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我国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明确指示。
要做好经济宣传,关键是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战略方针、新的制度条件、新的思想方法、新的工作理念。所谓新的战略方针,就是突出体现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新的制度条件,突出体现为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新的思想方法,突出体现为强烈的问题意识。新的工作理念,突出体现为不为压力所动的战略定力。
在系统理解和掌握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实质的基础上,做好对新常态内涵的宣传阐释,特别是通过深入报道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和创新成果,有助于客观展示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引导全社会认识经济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经济新常态,从而较好地发挥稳定预期、坚定信心的作用。为此,四川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初步探索。
聚焦新发展观,深刻阐释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特征
新常态,是引领中国经济的大逻辑。经济报道应大力宣传新常态下的新发展观——“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并以此作为衡量新常态下经济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尺。
宣传阐释经济新常态,必须聚焦新特征,帮助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常态。
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过去5年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由2010年的10.4%逐步下降到2014年的7.4%,今年上半年则是7%,如何看待这种增长速度的变化?有声音据此认为中国经济下滑了,要硬着陆。如果还是在跟过去改革开放30余年的增长速度比,在跟过去的发展阶段比,就难免对经济形势作出悲观的判断,这也说明我们的思维逻辑还停留在“旧常态”。
其实,中央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清醒而坚定。经济进入新常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内部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转变,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向新的增长点转变。为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准确理解把握新常态下的新特征,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策划推出了《新常态 新观察》专栏,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经济学家解读、深入一线探访实践情况等方式,贴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热点进行精准设问,借代表、委员以及权威专家学者之口进行专业解读,通过鲜活生动的新闻事实和准确翔实的经济数据,科学分析经济形势,解析阐释新常态,为新常态寻求生动新注解。
宣传阐释经济新常态,必须紧扣社会关切,发挥好稳定预期、增强信心的作用。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面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增长动力转换、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新矛盾新问题,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些人患上“换挡焦虑症”。在新常态的宣传中,主流媒体必须充分发挥“稳压器”“压舱石”的作用,宣传好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新亮点,宣传好经济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仍然很大的现状,宣传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坚定不移地唱响经济光明论。我们抓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寄语“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领头羊作用”的重要契机, 立足新常态下四川培育“新亮点”、施展“新作为”、奋力“打头阵”的生动实践,策划推出了《当好西部领头羊 新常态下新作为》专栏,既整体回顾、系统挖掘四川在新常态下主动作为取得的成效,又结合热点分析经济形势,展望发展前景,把省委、省政府的施政新理念、新政策传播得更加入脑入心。
宣传阐释经济新常态,必须科学理解内涵、精准界定外延,杜绝泛化、滥用、标签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个具有确定愿景、随实践不断发展变化的综合动态过程,并没有进入一种新的稳态。在新常态宣传中,我们必须准确理解把握新常态的内涵和外延,切实领会其精神实质,既不能泛化、标签化,在其他领域其他问题上随意贴标签,把包罗万象的经济报道内容都纳入新常态范畴;也要慎用概念,科学判断经济形势、准确解读经济政策、深入剖析焦点问题、有效引导舆论热点。比如,“稳增长”已成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政策取向,我们围绕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36条举措,先后策划推出了《稳增长 促发展》《稳增长 看亮点》《稳增长 看行动》《稳增长 冲刺2014》四大系列报道,为“稳增长”加油鼓劲。我们注意到,“稳增长”的系列“政策组合拳”作为经济调控手段,旨在稳定市场预期,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任何经济发展阶段都会根据需要而“对症下药”。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和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老路子走不通了,为了增长速度,还在继续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投资。这就需要我们在报道中,注意加大对“有利于长期发展政策目标,有利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稳增长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注意避免将“稳增长”的所有对策都笼统报道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政策举措,从而帮助人们正确把握政策取向,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本质特征。
聚焦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开展转型升级发展宣传
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经济学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由穷变富,需经历两次大的经济结构转型:第一次是从农业经济转型到工业经济,第二次是从工业经济转型到后工业经济。眼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可视为开始迈入从工业经济到后工业经济的转型。转型标志是工业部门就业人口占比和增加值下降,服务业部门就业人口占比和增加值上升。截至201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51.2%;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全年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着力开展转型升级发展的报道应当成为经济宣传的重中之重。开展转型升级发展宣传,既需要宣传好传统产业的潜力,更需要宣传好新兴产业的活力,着力培育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我们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着力推动“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的大动作,策划推出10集专题报道《走出去 听潮声——探寻十大“尖子产业”如何领跑》,派出记者奔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地采访,寻找他山之石、探寻自身路径,为推进四川经济结构调整、快速发展十大“尖子产业”提供有益借鉴。目前,我们正围绕四川“互联网+”战略实施计划,加大企业技改投入、生产工艺升级、产业链条延伸等方面的报道力度,充分挖掘传统产业的潜力;加大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报道力度,重点抓好研发设计、计划孵化、商务咨询、服务外包、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的报道,助推产业拓展市场空间。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新进展,深入报道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思路举措
做好经济新常态的宣传报道,必须紧扣全面深化改革这个主题,找准报道的抓手和着力点,集中展现各地、各部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新成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着力开展政府职能转变宣传。
经济转型带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的转移。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工业化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机器设备不够用,要靠投资和技术进步解决问题,关键词是GDP、投资、工业增加值、出口;后工业化社会,最大的矛盾是对彼此间的服务不满意,以及本该提供的服务没人提供。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社会上存在的抱怨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空气污染、居住等方面,所反映的恰恰是服务供求双方的矛盾。因此,有经济专家指出,政府在定位自己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时,职能转型的任务愈发迫切,需要从发展导向型政府向民生导向型政府过渡。为切实推动这一进程,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四川直面简政放权“痛点”和“难点”、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以动态性报道、解读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专栏中推出50余集系列报道,在全国全省两会期间推出《代表委员议国是——简政放权:有所为 有所不为》《手中少了权,市长怎么当》等专题报道,为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提供舆论支持。
着力开展创新驱动发展宣传。
创业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经济宣传的重要内容。我们以新闻、专题、纪录片、公益广告等多种节目形式,宣传创新企业、人物、成果和创新品牌,宣传有创新潜力的特色小微企业、科技型小智能企业和高新技术领军企业,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创业创新中去。我们围绕四川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践,以省政府出台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2条政策措施为导向,策划推出大型新闻行动《创业创新?潮涌巴蜀》,深入挖掘创业创新的成功案例,以宣传创新成果与宣传创业人物有机结合的方式,全景展示四川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创新驱动的实践;策划推出特别报道《奔跑吧创客》,通过对川企创新变革、草根创业故事的讲述,展示四川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营造“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目前,我们正依托四川“四大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实施、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等重点事件,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报道力度,发现塑造一批创业创新的企业和人物典型,为打造自主创新高地营造舆论环境。
着力开展对外开放合作宣传。
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是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增强产业整体实力的重要举措。开展经济新常态宣传,必须聚焦开放合作这个着力点。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四川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实践,开展大型新闻行动《丝路穿越?共舞长江》,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贸易投资等多个方面,展现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搭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的“四川进展”。围绕天府新区正式晋升为国家新区的重大机遇,精心推出大型新闻行动《360°新天府》(10集),以航拍和地面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全景展示天府新区建设进程和崭新面貌。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成渝城市群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等事件,抓住中国西部进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科博会、旅博会等重要国际性展会和攀西战略资源开发、电子信息、汽车产业等专题招商活动,扎实开展对外开放合作宣传,通过亮点纷呈的报道,提振发展信心,进一步提供产业发展的舆论支持。
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一个动态并不断优化的进程,走稳走好是根本的诉求,而说到底是为了让老百姓“有活干,有钱赚”,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近期,上半年的经济数据陆续发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四川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注重调整结构、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和质量效益,上半年经济增长8%,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而且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2/3,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6%,快于全省经济增速。目前,我们正在组织推出一批权威访谈和专题报道,准确解读各项经济数据,充分展示进入新常态的四川经济发展新亮点。毕竟,作为占中国西部经济总量1/4的四川,其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不仅证明了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回旋余地,有力佐证了中国经济光明论,而且有助于人们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引导人们理性看待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走势,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作者系四川广播电视台台长)
责任编辑:杨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