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回来四月走。”
这是近些年雷锋的尴尬处境,也是个别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现实反映。时代不需要“雷锋”了吗?当然不是。雷锋之所以“缺位”,是因为新闻媒体和相关部门宣传内容“缺位”所致。
2013年,《沈阳日报》推出大型年度策划《实地见证·雷锋正能量 全国寻访25任雷锋班班长》(下简称《实地见证·雷锋正能量》),在辽沈地区乃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多家门户网站设专题予以关注,江苏文艺出版社主动邀约出书,《人民日报》刊发《25任“雷锋班”班长感动千万读者》予以报道,《三项学习教育通讯》向全国新闻战线推广其采访写作经验。这组新闻报道受到读者、网友欢迎,证明人们依然喜爱雷锋,但讨厌官方和媒体缺地气、少人气的说教。保持雷锋的生命力就要在报道内容、方式上努力创新“上位”,使雷锋及其精神真正拥有时代认同感。
作为这次新闻实践的策划执行者、参与者,有以下几点感悟:
报道内容上:扎根大地,把雷锋“请”回人间
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
将雷锋摆上供台,已经成为当前一个负面的“常态化”。
学习雷锋的活动也好,宣传雷锋精神的报道也好,均犹如浮萍。无论是电视、网络还是报纸,从来不缺学雷锋的文章,可很少具有感染力。这既有记者采访不深入、不细致的原因,也有个别单位和个人重形式而轻内涵、表面敷衍而内心抵触的原因。雷锋多数时候被概念化、形式化。摆在“神坛”上的雷锋能与老百姓共鸣吗?现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这需要新闻媒体和从业者从自身来反思。最紧要的是要在内容上有所选择。新闻作品没有感染力,就是一堆没有用的文字。最感人的是“关注人的命运”的文章,最好看的是有故事、有情感的文章,最有影响的是触动心灵、敢说真话的文章。
《实地见证·雷锋正能量》就是这样的文章。
首任“雷锋班”班长张兴吉说:“哭着生活,啥病都来了。你能幸福吗?”第19任班长李有宝说:“作为孩子,孝顺父母一定要抓紧时间。即使自己的理想与父母的期望有距离,也不要因为年轻气盛而疏远了这份亲情,父母已经老去,他们没有那么多光阴等待我们的证明。”这样的人生阅历与感悟真实可信、情真意切,听着入耳、读着入心。
扎根大地,才能闻到泥土的芳香;讲好故事,才能赢得读者的共鸣。所以,具体到学雷锋新闻宣传的常态化上,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经营好作品,让“学雷锋”新闻真正具有故事性和亲民性,能去撩动读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报道形式上:习惯“虐心”,从百姓视角深耕新闻
新闻“内容为王”,可形式也不可缺。
像《实地见证·雷锋正能量》这样的报道并不好做,毕竟关于雷锋的报道太多了。
我们明确了讲好故事的“灵魂、真实、朴实、细节、沉淀”十字要件。太多的“铁人典型”似乎没有亲情爱情、遗忘家庭亲友,是个只付出不求回报的“机器人”。现实中,压根儿就没有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我们必须透过表面,还原真实。每次采访都不是“一遍成”,长途跋涉面对面采访后,还要不断打电话补充、核实。然后“虐心”写稿,每一篇文章都需要数天甚至更长时间,翻来覆去修改、推敲。最后,还要通过“道德回音”、“沈阳回忆”与市民、读者互动……
执行过程对每一位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虐心”的经历,希望拿出来的都是走心的作品。“虐心”的背后,突破自己才是其最原始的动力。25篇“班长故事”,内容、形式及版式期期都“不一样”,有的完全自述,有的写实记录,有的温婉讲述。对每一位撰写者来说,最难的不是如何写出作品,而是“不重复自己”。而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不重复、不似曾相识,就是一种新闻激情、一种新闻素养。
我国著名报人徐铸成说:“新闻记者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要把精心采访得来的素材精心‘烹制’后再献给读者。”写第21任“雷锋班”班长李桂臣的《一封封家书“睿智启蒙”》就有股“烹制”的味道,每部分都以李父家书开头,让“父亲家书”与“班长成长”互为印证,最终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份“睿智启蒙”的家教。
报道方向上:让雷锋成为公益精神的符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元素。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让雷锋成为无处不在的公益符号。
在公益行动中有“雷锋”声音
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益的内容与行动,都应以雷锋的名义发出声音,成为主导力。从近年新闻报道看,在一些重大公益行动中,少有“雷锋”声音。像在四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几乎看不到“雷锋”的影子。还有2013年辽宁抚顺抗洪抢险时,也没听到有关雷锋班的报道。事后,笔者从记者提供的一张照片上看到“雷锋班”第五任班长杨东顺、第23任班长薛步瑞、第25任班长毕万昌在救灾现场的身影。为什么不宣传?这样的内容应该以雷锋的名义突出宣传。
灾难面前,任何人都不缺乏同情与爱心,都不缺乏共鸣与互动。在这样的时刻,“雷锋”应该振臂高呼。可惜,无论政府还是媒体都没抓住这样的机会。而实际上,那些可亲可敬的志愿者们是什么?他们就是一个个活雷锋。所以,雷锋精神的传承者与倡导者们不应该沉浸在孤芳自赏中,新闻工作者也不应该沉浸在轰轰烈烈的形式宣传中,而是要身体力行,参与到公益行动中,并在关键时刻旗帜鲜明地发出雷锋的声音。
建立“雷锋基金”引导慈善济困
记者了解到了一个情况:“雷锋班”有个“雷锋基金”,有社会捐款,也有官兵捐款,数额不大,主要用于一些扶贫助学活动。当时,我想到了“壹基金”、“嫣然天使基金”这样的民间公益基金会,也想到了受郭美美事件影响而饱受质疑的红十字会……
为什么没有一个全国性以雷锋命名的公益基金?雷锋,如此一个富有感召力、影响力的资源,为什么没在慈善公益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由“雷锋基金”来倡导公益、扶危助困、抗震救灾,注定大有可为,甚至可能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
以雷锋名义主导志愿者行动
当前,我们国家志愿者文化的土壤还比较贫瘠。
以沈阳为例,志愿者尽管号称百万,但大多随意,今天参加活动,明天就失踪了;这次报名,下次就没人了——他们被称为“僵尸志愿者”。3月5日学习雷锋纪念日这天,曾有养老院老人一天被洗好几次头的新闻出现。这些都是重形式而没有“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义工服务活动的切入点”的结果,这也说明我们还没有形成一种志愿者文化,也没有一个足以激发热情的社会志愿者诚信与激励机制。正因为没有文化与机制,我们才觉得“雷锋”应该有所为。国家可以以雷锋的名义,来主导志愿者服务行动,并以法律、法规形式予以激励推行,强化社会的认同感。
(作者系沈阳日报社社会新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