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不但可行而且势在必行,而中国目前正需要一部严厉的百分百全面禁烟的控烟立法。
5月31日是第29个世界无烟草日,也是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一周年的日子。
日前,北京爱卫会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条例》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条例》实施后公共场所、中小学校周边的无烟环境情况明显好于实施前,93.83%的公众支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93.67%的公众对《条例》持支持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无烟环境的各项指标实施后均明显好于实施前,最好的是医院,改善最明显的是网吧酒吧,最差的是公共交通车站。
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84.2%的被访者知晓《条例》;92.3%的被访者知晓吸入二手烟会导致肺癌;33.5%的被访者表示如果在禁烟场所发现有人吸烟会进行劝阻;56.4%的被访者认为《条例》作用比较大或很大,56.2%的被访者认为北京市室内场所全面禁烟的目标会实现。
《条例》实施后较实施前,北京市公共场所室内无烟环境情况明显好转,无烟环境最好的是医院,改善幅度最大的是网吧酒吧,网吧酒吧的吸烟人数比重由90%下降到14.29%,烟蒂数量由96%下降到32.86%。
中小学周边100米范围内烟草销售点数量、店内烟销售情况均较实施前下降,其中烟草销售点数量下降28.7个百分点,在周边未发现烟草广告。
公众对《条例》知晓率和控烟满意度明显提高,较实施前分别提升了43.73和41.24个百分点。93.83%的公众支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93.67%的公众对《条例》持支持态度,女性支持度高于男性,非吸烟者高于吸烟者,15~29岁年龄段高于其他年龄段。
但相比之下,只有11.2%的被访者知道北京市控烟投诉举报电话是12320。
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召开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周年调查结果发布会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潘洁兰博士表示:“北京控烟一周年调查结果表明《条例》得到了很好地执行,九成以上的公众支持《条例》和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说明绝大部分人不愿暴露在二手烟雾中,这是我们控烟工作的最大基础。我们需要记住现在全国控烟条例的争议与两年前北京控烟条例出台时的争议是一样的,今天的成果证明当时的争议是不必要的,中国控烟立法需要坚持,这一切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支修益教授指出:“通过暗访调查可以看出北京控烟取得了良好成果,遗憾的是国家《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却迟迟不能出台。众所周知,吸烟与肺癌关系紧密,2015年肺癌新发病患者73.3万,死亡的患者高达61万,而70%以上的患者确诊时为晚期肺癌,失去了最佳治疗的机会,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平均费用已经超过11万。希望烟草部门本着对人民健康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规范烟盒包装和禁止烟草广告等诸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推广全国控烟应加强领导干部带头作用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周年,虽然仍有一些不如意的情况,但整体情况已明显好转,这也表明了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不但可行而且势在必行,而中国目前正需要一部严厉的百分百全面禁烟的控烟立法。
据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介绍,我国已有18个城市制定了地方性的无烟环境法规。北京的地方法规是公认最接近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法规。它完全符合该公约第八条要求——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及适当的其他公共场所必须全面禁烟。
支修益表达了对于北京市控烟效果的充分肯定,他称,可以看到北京市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数明显下降,市民群众对于我们法规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明显上升,比例都在90%以上。以前大家对于“史上最严控烟令”能不能执行,效果会如何的质疑也有了结果。事实证明“史上最严控烟令”是可行的,既没有影响烟民的情绪,也没有影响餐馆的收入。反过来,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管理人员,想要抽烟就要去楼梯间,和普通员工一起去围着烟灰缸,“同呼吸共吸烟”,间接地使很多人有了戒烟的意识,明确有戒烟需求的比例从22%提高到40%。
支修益表示,北京市的控烟经验很好,可以借鉴,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不抽烟的人不受二手烟的危害。提高烟草价格,设置烟草包装危害警示标志,这些做法都是必要且可行的,但是如何推动全国范围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仍不是一帆风顺 。
他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控烟的焦点聚焦在是否可以设置室内吸烟区上。如果在室内设置吸烟区,那么效果就跟没有设置一样。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及适当的其他公共场所都应全面禁止,一旦出现缺角,那么我们所做的这么多控烟的努力就会成为国际上的笑话。
“北京之前就有过类似情况,《条例》即将实施,有领导干部提出个人的办公场所能否吸烟。如果这个提议通过了,那法律不就变成了只是针对老百姓而设定的吗?”支修益告诉记者,“我们已经知道了烟草对于癌症的影响,我国85%的慢性病死亡病例,包括肺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都跟吸烟密切相关。国家培养选拔一个干部不容易,难道就要这样放任烟草危害他们的健康?”支修益说,国际预测到2025年,我国将有超过200万人死于上述这些慢性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2月已经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公共文化场馆、公共交通工具等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在其他有禁止吸烟标识的公共场所要带头不吸烟。同时,要积极做好禁烟控烟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督促公共场所经营者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及时劝阻和制止他人违规在公共场所吸烟。
支修益指出,针对这份通知,很多省市只是转发,并没有采取实际措施,所以很有必要在这个时候重申通知精神。“很多时候控烟的落实情况最终取决于‘一把手’。如果一个省、市、地区的‘一把手’抽烟,那么这个地方的控烟工作肯定受影响;如果一个院长、行长、局长或者校长是烟民,在办公会上都吸烟,他还能认真传达精神、采取措施吗?”支修益认为,可以从现在我国的年轻干部培养机制上着手,在各级党校的培训课程中,将控烟的相关法律加入到必修课中去,并请相关的控烟专家、临床专家进行讲授,控烟效果就会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