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民生周刊 2024年07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人社局就业服务局副局长于砚华:

用心用情夯实“民生之本”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于海军 马海涛 《 民生周刊 》( 2024年07月22日   第 04 版)

    在吉林省白城市,企业想招工、百姓找工作,往往会去洮北区人力资源市场找“华姐”于砚华。在这座当地最火的人力资源市场里,党的二十大代表于砚华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就业红娘”。

    在洮北区就业服务一线,于砚华一干就是30余年。现任白城市洮北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就业服务局副局长、公共就业服务实训指导中心主任,她和同事们一起打造出了一个繁荣活跃的全省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当前,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于砚华说,“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不懈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贡献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夯实就业这个‘民生之本’。”

    “小市场”成为服务百姓就业的“大舞台”

    7月10日一早,“90后”创业者韩兵来到洮北区人力资源市场,将一沓资料交到于砚华手中。韩兵成立的公司主营数据标注业务,作为创新型企业负责人,韩兵时常找于砚华咨询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迷茫”的时候,总能在于砚华这里找到解题方法。

    “这些年,白城的人才政策越来越有吸引力。大学毕业后,抱着对未来的憧憬,我决定回白城老家创业。企业初创期方向感不是很好,我就找‘华姐’,AI数据领域的发展前景,得到了她的肯定。”韩兵说,经过于砚华精心规划,悉心指导,加上政策扶持,企业才会步步为营走到今天。

    “如果说没有人力资源市场,没有像‘华姐’这样的知心人、细心人、‘热心肠’去鼓励,去帮助,去引领这些年轻人,他们是没有勇气迈出创业第一步的。”韩兵说。

    今年4月,吉电能谷(白城)储能投资有限公司着急用工,由于招聘门槛较高,短期内难以满足需求。时间紧,任务重,于砚华得知情况后,立即帮企业联系用工事宜,一个月内,组织了两场大型专场招聘会。人员岗位精准匹配,结果超出了企业预期。在企业眼中,无论碰到多么紧急的情况,只要找到于砚华,最终都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瑞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金占谈起于砚华,总忘不了自己在就业服务局工作时的一件事,“一位求职者一天来找于砚华五六次,总觉得目前的工作不合适,华姐每次都能和第一次一样,耐心帮忙,直到对方满意为止。”刘金占说,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于砚华对待工作的责任心令他折服。

    “红娘”,顾名思义,牵线搭桥,就业服务人员所做的正是为企业与求职者架桥铺路。

    从业30余年,于砚华坚持和求职人员面对面,与用工企业肩并肩。她一对一推荐就业岗位,进行职业指导;她一对一为企业招聘人才,开展集中培训。她实地跟踪上岗人员,实地走访用工单位。一年300—400场招聘会,让“小市场”成为服务百姓就业的“大舞台”。

    在于砚华同事的手机里,保存着这样一张照片:于砚华站在小凳子上,一手拿着扩音器一手举着二维码,上百位求职者围着她争先扫码、咨询……这是2019年3月洮北区人力资源市场一次招聘会上的场景。在熙熙攘攘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厅,踩着小凳子能更好地服务供求双方,于硕华一站多年,成为众多求职者的温暖记忆。

    “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们就不会停步”

    于砚华“牵线”成功率高。在她看来,如果服务到位,就不愁就业成功率。

    对于求职者,于砚华和同事们认真了解每一个人的就业需求,精准掌握他们的个人情况,有的放矢地推荐就业岗位;对于用工单位,于砚华认真分析每一户企业发展状况和招聘需求,将最适合的人才推荐给企业。

    达到人员岗位匹配,需要就业服务工作者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精准把脉,这着实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于砚华常说,就业服务工作要不断适应新时代要求,创新就业服务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于砚华所在的洮北区就业局,不断探索新模式、新途径,采取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方式,实现了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同样火爆,手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多平台、多点位百花齐放,让白城人都喜欢来洮北区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

    于砚华的手机里,有70多个求职微信群,涵盖3万多名求职者。6个企业微信群,里面有1000多家企业。

    “叮,叮……!”坐车时、走路时,于砚华的手机经常时不时传来提示音。为随时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求职与招聘等问题,于砚华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只要有需求,随时都能联系到她。

    在白城市洮北区,就业市场的求职者获得感、满意度相当高。

    于砚华对就业工作的干劲,鼓舞着周围同事和求职者。“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华姐真正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刘金占说。

    “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们就不会停步。”于砚华说,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如果换来了一次成功,解决的不仅是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问题,更是社会和谐稳定问题。

    服务好企业,就要研判预判,超前介入。于砚华和同事们每年深入当地发改部门,了解当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引入的项目和企业,并按照引入时间提前做好人力资源储备,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0年来,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吸引了不少外地企业来白城投资建厂,人力资源环境的变化不仅提升了当地的营商环境,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于砚华说,就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关系到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拿什么让老百姓认可?就得拿出真心实意的服务。

    基层就业工作内容千头万绪,但都离不开为民服务这条主线。这些年,于砚华从一名普通就业工作者到全国人社服务标兵。洮北区人力资源市场多年来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同行业学习的标杆,洮北区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成为全国标准化服务标准制定地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强调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于砚华表示,自己和同事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继续探究就业服务的新思路,思考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新方法,继续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就业工作,当好就业“服务员”。

    记者观察

    持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有效应对各种压力挑战,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时代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始终聚焦就业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变化,打出了一系列稳就业组合拳,就业服务设施、服务环境、服务方式持续优化。

    以吉林省为例,近年来,吉林省人社厅以实施“想就业找人社、缺人才找人社”创新服务提升工程为抓手,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抓落实、促提升、保就业,推出“96885吉人在线”公共快捷服务平台,在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上频频出招,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体系日趋丰富完善。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就业服务工作者不断打造服务精品,各省、市、区落实政策不打折扣;各地就业服务机构不断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积极融合新职业、新行业。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总人口203.2万人。市、区各级政府大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入大项目大企业,为广大群众创造了大批就业岗位,让更多人才留下来建设家乡。洮北区为促进新就业形态广泛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建立了零工市场,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让就业服务“毛细血管”遍布群众身边,实现群众“想就业有驿站,快就业有服务圈”。如今,洮北区人力资源市场年均促进3万余人就业。

    就业服务理念不断加深、拓展、外延,贴心服务、暖心服务、延时服务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落地见效,百姓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新征程上,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增强工作合力,我们定能持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