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民生周刊 2024年07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云南省怒江州曾经的“溜索女孩”余燕恰:

“家乡一年一个样”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郭鹏 《 民生周刊 》( 2024年07月22日   第 04 版)

    “你知道吗,这段路,在10年前是要走上一整天的。”

    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到老家福贡县,近4个小时的车程,余燕恰多数时间在望向窗外,见到一些熟悉的场景,她会向《民生周刊》记者感慨沧桑巨变。

    余燕恰曾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的“溜索女孩”之一。2007年,一批媒体记者将镜头聚焦在这个依赖21对溜索过江的落后贫困县城。一个个飞索求学孩子的身影被印在报纸上、出现在电视中。后来,时年8岁的余燕恰被称为“溜索女孩”,人们在慨叹她的勇敢、执着的同时,也看到女孩家乡的贫困问题。

    余燕恰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恰逢周末,记者和余燕恰一起从州府六库乘车前往她的家乡—福贡县马吉乡布腊村。

    汽车行驶在怒江大峡谷深处的219国道上,坐在车里,怒江奔腾澎湃的声音时刻在耳边回响。怒江和两侧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如今游客眼中的壮丽奇观,当年却曾是阻挡当地孩子求学、老人就医、经济发展的天堑,很长时间里,在这里生活的人们进出大山只能靠溜索。

    当时,从未走出过村庄的余燕恰,天真地以为,全世界的人都要靠溜索出行。

    山里有路,江上有桥,天堑变通途

    这是2007年时电视台记者拍摄下的情景:怒江之畔,8岁的余燕恰熟练地拿起绳子系上滑轮,再把滑轮套在钢丝溜索上,最后将自己“装”进绳子。深吸气,拉紧索,目标200米的对岸……瘦小的身躯和一只书包便摇荡在江面之上。耳边,风浪呼啸;身下,江水汹涌。直至抵达对岸,女孩悬着的心才算彻底放下。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闭塞的大山里,生活着一批傈僳族群众,飞索跨江的余燕恰是当中一员。他们将吊脚楼修建于峭壁之中,索道是村民们跨越峡谷,外出求学、就医、务工、采购生活物资的唯一通道。

    彼时,福贡县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最高时达53.5%。而福贡县所在的云南省,贫困县数量居全国第一,高达88个。

    第一次滑溜索时,余燕恰才4岁,当时被妈妈紧紧搂在怀里,也没觉得害怕。后来,为了要去江对面的布腊小学念书,余燕恰必须掌握独自滑溜索的技能,每日在怒江上“飞来飞去”,成为日常。

    直到2007年夏天,“溜索女孩”的报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08年3月,社会各界筹款在布腊小学前的江边建起一座爱心桥,也是当时马吉乡的第一座人马吊桥,余燕恰还被选为第一个过桥的人。

    桥建好了,余燕恰再没有滑过溜索。她和乡亲们的生活也逐步改变。

    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摆脱贫困,成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

    那时,布腊村有桥了,但是怒江大峡谷在怒江州绵延300多公里,能过江的桥梁却屈指可数。

    交通运输部201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7个省份共有溜索290对,涉及建制村904个、自然村3927个、贫困人口65.76万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投入大量资金,在全国实施“溜索改桥”工程,共建设桥梁309座。

    怒江州交通运输局局长李金儒告诉《民生周刊》记者,2016年,怒江州溜索改桥工程全部完工,江面上的溜索,全部被桥梁取代。

    如今,怒江上的溜索,早已不再是通往彼岸的通行工具,而是游客体验的娱乐项目。

    随着出行方式的改变以及交通、教育领域的发展,余燕恰和同学们从村小转到乡里的完小就读。而那所村小,后来也被改造成设施齐全的幼儿园,“我们小时候,是没上过幼儿园的,现在的孩子真幸福”。

    余燕恰说,现在那座爱心人马吊桥已经很少有人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公里之外的一座汽车吊桥。现在每次回家,余燕恰乘坐的汽车,都是通过这座桥过江,“四好农村路”一直修到了家门口……

    脱贫攻坚,彻底摘掉了千百年来压在福贡各族人民头上的贫困帽子,给余燕恰的生活点亮了一盏明灯,赋予了她希望。

    通过勤读苦学,余燕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和专业。毕业后,她坚定地选择回到家乡从医,努力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回馈给家乡的父老乡亲。

    “变化一天一个样,一年一个样”

    桥有了,路通了,村民们过上幸福日子,不再只是梦想。

    但是要实现梦想,横亘在怒江大峡谷里的村民面前的,不只有怒江天堑。怒江州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三区三州”之一,贫困发生率居全国之首。

    余燕恰所在的马吉乡,村民们早些年以种植玉米为生,每年田里的产出仅够果腹。

    凭借优异的成绩,余燕恰从县中一路读到怒江州重点高中。离家远了,但是对家里的变化也看得更为清楚。“村里是一天一个样,一年一个样。”家乡的快速变化,让余燕恰难以置信。

    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曾经闭塞的怒江大峡谷日新月异。余燕恰说,每次放假回家,沿途所见的各种变化都让她欣喜。

    “道路入村、电网入户、房子翻新、5G网络、智能家电成了村村落落、家家户户的标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去年,我们村开了普通话培训班,现在很多老人都听得懂普通话,村子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2016年,余燕恰从学校回家,发现家里老房子变成了二层砖瓦房,她和姐姐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细问之下她才知道,2015年底,国家启动实施新时期易地搬迁扶贫工程,政策很快就惠及偏远的布腊村,贫困户不用掏钱就住进了新居,而且住得很开心、很满意。

    马吉乡每周一逢集。每次赶集,余燕恰的妈妈和二姐,都会开着家里的小轿车前往采购。

    包括肉、水果,还有生活物品,每次购物都要花销四五百元。余燕恰的妈妈告诉记者,现在家里吃喝,已经不成问题。

    让余燕恰一家人和村民们手头宽裕起来的,是长在山里的“致富果”—草果。

    草果是中药材,也是一种食用调料,适合在湿润气候生长。为了让村民脱贫致富,当地政府免费给村民提供草果苗,并引导村民科学种植。

    余燕恰的妈妈回忆说,当时扶贫干部劝说大家种草果,说是就算卖不出去,政府也会帮助解决。没了后顾之忧,村民们也就放下了思想包袱。随着种植的面积愈来愈大,福贡县也成立了草果烘干、加工厂。余燕恰的妈妈靠着十几亩草果,每年收入能过万元。“除了草果的收入,政府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帮扶资金和提供公益岗位。”

    截至2023年,怒江州草果种植规模达100多万亩,草果综合产值超过13亿元,受益群众达16.5万人,怒江大峡谷成了名副其实的“草果长廊”和“绿色香料谷”,将林下经济小产业做成了“大文章”。

    而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地方也都是靠着产业精准扶贫,让一个个落后的小山村,搭上致富的“快车”。

    2017年,余燕恰家脱贫。2020年,布腊村整村脱贫。

    “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18年,余燕恰以568分的成绩,考取了昆明医科大学检验技术专业,成为村里近10年来的第一位大学生。

    在国家助学金和各项补助的帮助下,余燕恰顺利完成了学业。然而就在毕业前,她作出了一个让老师和同学感到惊讶的决定:回家乡工作。

    本可以走出大山,余燕恰却又要回到大山。

    就业指导老师建议她多投几份简历,多到几个地方看看,余燕恰都坚定地说,只回家乡。在她看来,由于怒江州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外面的年轻人不想进来,导致怒江州医护人员紧缺。“所以就想着回来为家乡做些事情。”

    通过层层笔试和面试,她通过了怒江州人民医院的考核,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

    怒江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华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不同于省会和大城市的医院,由于人手有限,余燕恰每天所要面对的样本化验、为患者采血等工作更为繁杂。尽管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在同事眼中,余燕恰这位年轻人已经能独当一面。

    除了利用休息时间不断夯实专业理论知识,赶上医院有下社区、下乡镇的义诊活动,余燕恰也都会积极报名。

    对她而言,参加义诊服务不仅可以掌握更多医学知识,积累医疗操作工作经验,也是自己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近年来怒江州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快速发展,为青年人回乡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根本。只有解决好了人的问题,乡村才能真正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句话始终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余燕恰说。

    在余燕恰看来,无论是乡村振兴的大舞台,还是社会建设的新领域,青年一代要勇于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就能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就能在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中,书写青春的华章,贡献青春的力量。值得欣喜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和余燕恰一样的年轻人,回到怒江,和怒江人民一同架起一座乡村振兴的希望之桥。

    “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余燕恰信心满满。

    记者观察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车辆行驶在怒江大峡谷,会时不时看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少数民族民居,“镶嵌”在怒江两侧的高山上,成为亮丽的风景。

    这些民居,大多是我国此前启动实施的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成果。

    走进这些新民居组成的村寨,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幸福写在村民一张张温暖的笑脸上。

    怒江州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三区三州”之一,贫困发生率居全国之首。如今,这里已经摆脱贫困,产业兴旺,村民们收入持续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事业方面的保障力度持续加大,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高。

    怒江州的变化,是我国决战脱贫攻坚故事的一个缩影。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改革促脱贫攻坚,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创造了8年间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伟大奇迹,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2020年,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持续吹响。余燕恰对此倍感振奋,“我亲眼见证了家乡1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将来,家乡会越来越美,日子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