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要国产化,更要有质量的国产化

本报记者 牟思南 胡清 成思思 路郑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12月15日   第 20 版)

  编者按

  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下称“联合研发中心”)成立于 2009 年 ,旨在提升国内核电设备成套供应能力,夯实核电安全质量基础,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成套核电设备品牌,有力促进我国核电设备自主化进程。

  五年来,联合研发中心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政策引导、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的协同效应,实现技术升级,形成中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生态圈;与此同时,将设备国产化、设备质量、核电安全融为一体,主动开展质量协同创新,严把产品质量关,探索出一条高品质的全产业链协同合作的“中国大装备”发展之路。

  

  12 月 3 日,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二届一次理事会暨质量协同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联合研发中心83 家成员单位代表共 200 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一重、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电重装、沈鼓集团等30余家设备企业签订了“华龙一号”核岛主设备、核级泵阀、核级电气、仪控设备等设备供货合同、联合研发协议。

  支持设备企业“走在路上”

  实践证明,紧密依托工程建设、发挥“政产学研用”协作机制是推动我国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利器。联合研发中心积极响应国家部委提出的“积极推进核电”政策,以中广核核电项目为依托,为各个企业间开展更紧密的技术合作提供平台,通过技术融合、配套研发以及经验反馈体系的建设,在加快国产化进程的同时,打造平等、互信、互利、高效的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团队。

  联合研发中心在推动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从岭澳一期国产化率不到30%增长到阳江项目5、6 号机组国产化率 85%;积极协助国内主要锻件制造商进行锻件评定,中国一重等企业已逐步形成核电关键锻件成套供货能力;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电重装等企业已全面掌握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汽轮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的成套制造能力;核级泵阀国产化率超过 80%;联合研发成功数字化仪控系统——“和睦”,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 DCS 供应和服务能力的国家。

  众所周知,设备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市场订单,联合研发中心成立五年来,依托中广核 20台建设机组逾 2000 亿总投资的巨大市场,带动了整个产业链 5400 多家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了以中国一重、中国二重和上海上重为产业龙头的大型铸锻件制造基地;以中国一重、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为产业龙头的核电主设备制造基地;以沈鼓、阿波罗、中核苏阀和江苏神通阀门为代表的核级泵阀制造基地。

  中国一重副总裁孙敏对此深有体会,中广核不断扩大与设备企业的合作范围,使我国核电国产化制造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中广核项目的陆续开花结果,各设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形成国内核电建设双赢的局面,并进一步形成良性循环。孙敏还透露,“即使在前期国内核电制造遇到巨大困难的时期,中广核也积极想办法、采取措施,给予各制造企业大力支持,使制造企业保持了‘在路上’的状态。”

  质量等于安全

  核电要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发展已是业界共识。在质量协同创新论坛上,与会专家、代表呼吁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的核安全文化,让“两个第一”、“四个凡事”的核安全文化落地生根、直入人心,主张设备企业要紧绷质量之弦,倡导建立国内最高安全标准的核电设备质量体系。

  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郭承站指出,质量是安全的前提,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安全,“对待质量问题,绝不能有半点疏漏、也不能留有半点隐患,更不能有半点侥幸。”即使面对事关经济效益的工程进度,在郭承站看来,质量仍是最大的经济性,“只有保证质量才能保证核电建设的进度,设备的设计制造、工程进度务必要让位于产品质量,务必认识到核安全就是最大的经济效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总工程师隋永滨在谈到设备质量时也称,“拒绝一切投机取巧,拒绝一切敷衍了事,拒绝一切不按照核电的规章制度办事的行为。”

  毋庸置疑,无论是核电“走出去”、还是核电站运行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质量。核质保体系和核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只有将核安全法规、文件和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涉核人员的行动上,落实到产品实物质量上,企业“一把手”认真履行产品质量第一负责人职责,定期开展质量教育、严格质量考核、落实质量责任制,才能确实保证质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核安全文化的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联合研发中心在质量协同创新上不遗余力,在产业链主动积极开展质量标杆班组评选与共建、核安全文化宣贯与专业知识培训、联合质保监查等,有效地推进了设备企业质保体系的完善,从而确保“推进质量协同,联手共建产业链质保模式”的成功,也为产业链的各方产品质量与质量管理能力满足合同要求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核电主设备质量是核电安全的基础,为了促进主设备制造质量的稳步提升,联合研发中心积极推进质量协同机制建设,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主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建立稳定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在不断总结、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极大地促进和保证了核电设备研发制造的质量。”孙敏在介绍中国一重与中广核质量协同创新工作时说。

要国产化,更要有质量的国产化
依托项目带动新产品研发
质量协同夯实核电安全基础
完善监管确保核设备质量
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共赢
“华龙一号”自主技术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