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评论 “抵达” 使命必达

● 方青云 王春雷 《 新闻战线 》(

    摘要:品牌立起来、传播融起来、平台强起来。金华日报的评论探索,建立在党报生存发展整体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之上,通过重构内容生产、创新路径业态、锻造团队主场,提高了新闻推送的抵达率,提升了报网互动的获得感。

    如果说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等报道形式是新闻的十八般兵器,评论有如火箭,小块头大能量,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利器——“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在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升级的新环境下,明辨是非、澄清谬误至关重要,党报评论要旗帜鲜明亮剑发声,更好地发挥“定音鼓”“风向标”“压舱石”作用,传播正能量、服务老百姓。2016年,金华日报开设《金报时评》专栏,并创立了金报时评组,在重构评论内容生产方式上进行流程再造,重视评论“抵达”。

    重构内容生产,地市党报评论品牌“立”起来

    2018年,金华日报参评浙江新闻奖的两件评论点燃“双响炮”——双双获奖,其中《好山好水不是谁家“自留地”》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鞭打“蜗牛”,方显“快牛”本色》获浙江新闻奖三等奖。这是金华日报重构内容生产、打造地市党报评论品牌实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3年打磨,《金报时评》这一评论主打品牌立了起来。

    当前,地市党报的“老”评论普遍遇上了新问题:一是评论同质化,网络互通、信息共享,评论写手就全国性热门话题侃侃而谈,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论点、论据、论证都不新鲜,有的是“克隆产品”,有的是“过期产品”;二是评论“水土不服”,主题先行、生搬硬套,举例语焉不详,“有关部门”“有的干部”“一位市民”,泛泛而谈、空话连篇,掉入假大空的窠臼;三是评论说教化,“拿来主义”照本宣科,说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言之无物、面目可憎。

    融媒体背景下,假话、大话、空话是无法吸引读者、受众的,真情动人方能引发共鸣,小处着手方能人人可为,实话实干方能赢得民心。如何重构评论的内容生产?金华日报的做法是对症下药根治评论之“病”——摒弃“假大空”,拥抱“短新实”:作者不唯“名家”但求“咱家”,内容不放“空炮”但求“实锤”,评论不做“水缸”但求“干货”。

    同质化、空洞化、说教化怎么破?答案是优化顶层设计。具体来说,《金报时评》的内容生产方式是“三点成一线”——把准着眼点、切入点、落脚点,打造时评一线品牌。

    着眼点是舆论守正,以真动人

    3年多来,《金报时评》先后刊发评论300余篇,推出了一批激浊扬清、守正创新的好作品。访真情、说真话,在新时代金华改革创新的大势中,注重正确处理舆论导向和读者共鸣的关系,达成舆论引导的最佳效应,赢得金华改革开放最大公约数,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

    切入点是内容创新,以小见大

    《金报时评》在内容生产上把关,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有高度、精准度,更有对广大读者、受众服务引导的温度、到位度——始终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讲好“金华话”,守牢“中音区”。评论内容生产的“小”,一是体量小,单篇评论字数短的300字,长的不超过1000字,让读者、受众喜闻乐“读”;二是切口小,关注小人物、小事件,展现大视角、大情怀,让读者、受众产生共鸣。

    落脚点是八婺热土,以实为本

    实事求是,是评论之本。《金报时评》彰显金华日报“权威性”“本地化”“时代感”的办报定位。关注金华创业创新第一线的人和事,高质量时评、高频次发稿。植根金华,评论写手须走透城乡,以“脚力”勤快深入、以“眼力”广大精微、以“脑力”深思熟虑、以“笔力”表达呈现,生产优质精神食粮。

    创新路径业态,地市党报评论传播“融”起来

    融媒体时代,地市党报除了实现内容生产上的本地化、原创化,还须在评论的“流通”领域求得突破。地市党报评论传播融起来,必须创新路径业态。

    报网带动,实现新老引擎的交接

    “弃报从网”,在几年前曾被部分纸质媒体视为壮士断腕、转型升级的一条捷径。①梦想丰满、现实骨感,“弃报”后成功在网络空间找到生存发展新支点的纸媒为数甚少。实践证明,在新兴媒体尚未打造成型,新的用户群体、盈利模式产生之前,“一手抓报纸改革,一手抓新媒体融合”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才是突围良策。

    金华日报的报网融合实践,前半程是纸媒主业担当“根据地”,先行带动网络兴业;后半程是网络兴业找到发展“新大陆”,促成纸媒主业升级转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8年5月初,集成热点滚动、传播路径、版面对比、全网线索搜集等8大模块,运用大数据,为新闻传播提供指挥、直播、互动平台的“金报融媒云”投入使用;2019年7月30日,策划、采访、编辑、发布、传播、评价全链条融合中枢——金报融媒体中心正式运行,成为金报集团新的媒体融合统一指挥调度平台。纸媒主业的深耕精作,成为“向云出发”的动力源。依托互联网技术,地市党报评论由原来单一的版面文字呈现,转化为同时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传播。通过业态创新,评论传播多极路径得以全方位贯通。

    报屏联动,实现互动传播的多极抵达

    融媒体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的传播业态已经成为新的常态。评论是新闻媒体的灵魂和旗帜,地市党报要在“小屏时代”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就必须高效实现报屏联动。金报集团打造“报+网+端+微+屏”媒体融合矩阵,最大的增长点也在报屏联动上。

    2019年7月25日,浙江政务微信榜单发布,金华日报全媒体中心负责运营、维护的“金华发布”,在“浙江政务微信影响力榜单”中位列第一。7月30日,在广州举行的2019年全国党报网站高峰论坛上,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了《2019年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金华日报入围党报各渠道传播力“纸报”TOP20。两项排名,记录了金华日报在报屏联动、交互支撑上取得的进展,这其中,原创评论的力量不容小觑。

    《金报时评》的“报+网+端+微+屏”融合发布已有3年多时间,但创新路径业态,还需要深化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单一传统报纸评论向立体互联网评论的转变;二是由单向灌输式评论传播向多极互动型评论传播的转变。

    融媒体背景下,地市党报评论使命必达。可以预见,无论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成为立体互联网评论传播行家里手的、成为多极互动评论传播高手的,一定是融合媒体的先行先试者。

    锻造团队主场,地市党报平台“强”起来

    当前,媒体融合正进入“下半场”:国家、省、市、县各级融媒体发展已由内容、渠道、产品融合的局部革新,转向平台、生态、系统融合的“自我革命”。全新融媒体打造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没有成例可循、唯有上下求索。适者生存,这一自我革命带来的不仅是行业结构的大变局,更是业界人心的大震荡。②时政评论是党报重器和旗帜,媒体融合,评论当先。金华日报评论的融媒体转型始于2015年,5年来有7件评论作品获浙江新闻奖。锻造团队主场,地市党报评论平台强起来,在队伍培养、新闻创优方面,金华日报均有收获。

    抢占“制高点”

    以2016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优秀作品一等奖“‘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系列报道”为例,这组报道集纳的稿件总数达到500篇之多,其代表作是在金华日报头版头条等显著位置连续刊发的《认清大逻辑 扛起新使命》《找准快车道 跑出加速度》等5篇时政评论。

    2018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委关于“八八战略”实施15年情况报告上作出重要指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金华日报重磅策划推出的“走向富强·40个金华人的春天故事”系列报道,获得2018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策划创新一等奖。其开篇之作就是评论《从春天走向春天》。

    构建“大本营”

    地市党报评论要形成主场优势,必须有固定的“发声平台”,构建好评论的“大本营”。金华日报在继续打磨《见地》《理论》等评论专版和《满塘走笔》等评论专栏外,在要闻版新设《金报时评》专栏,根据评论稿件分量,每周在头版或者要闻二版刊发两篇以上热点时评。

    这些快评、短评坚守舆论引导的“中音区”,不蹭热度,不博眼球,不与自媒体比发声速度的“快”,而是着力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正本清源、激浊扬清,在把握大趋势上实现快人一步、胜人一筹。

    2018年9月3日上午,金华市委书记陈龙探访文明创建志愿者的执勤情况,在市区双龙南街李渔路路口,与65岁交通劝导志愿者卢宝存对谈,聊起行人闯红灯、电动车违规载人、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不文明行为。金华日报推出了“街访视频+金报时评”的报道;评论《人生不能输在斑马线上》次日在金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网互动、报屏联动引发读者和受众的热议。

    2018年以来,金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全民总动员。文明城市创建过程看似是“一阵子”的事,做文明市民却是一辈子的事。守护城市文明要形成长效,须久久为功。近两年来,金华日报发挥评论力量,以多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到位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和时评凝聚共识、引导舆论。

    2019年,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8年度测评结果,金华市在113个地级提名城市中以96.47的高分名列第一,在全体市民共同努力下,“文明创建荣誉战”首战告捷。这其中,有金华日报优质评论的引导之力。

    培养“主力军”

    《金报时评》专栏创设之初,从稿源情况看,通讯员年龄段主要集中在 “60后”“70后”, “80后”“90后”评论写手较为稀缺。从2016年开始,金华日报成立了金报时评组,构建评论员梯队,倡导记者践行“四力”,在蹲点调查、核实情况的前提下写“一线评论”。记者的笔力,与其脚力、眼力和脑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四力”融会贯通、相互激荡,做到事实与见识、理性与情感、题材与表达并重,评论必然成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力作、佳作。③

    金报时评组是金报集团的时评“特战小队”。社长、总编辑挂帅,组长、组员以点将制征召,从2018年开始进行实体化运作。人选上,时评组首批7名组员来自金华日报5个采编部门;选题上,结合金华热点、宣传重点,金报时评组不定期进行政策吹风、选题沟通;供稿上,每周两名组员轮值,确保单周两篇的供稿基数;考核上,奖优罚懒,金报时评组组员每月评论供稿不得少于两篇,单篇时评见报稿计考核分200分供稿基数,每少一篇扣减考核分100分。

    立足于培养金报时政评论的中坚力量,通过平台创设、制度激励,金华日报在采编人员中育才、选优,培养一批擅长时评的中青年采编骨干。从运作成效上看,培养评论主力军的实践已经有所收获:3年多来,《金报时评》专栏刊发针砭时弊、畅快直言、注重互动、破题解疑的时评总数超过320篇,主力写手多为“70后”“80后”,“90后”时评写手也在成长中,人才梯队初步成形。

    评论团队力量的迸发,也使得《金报时评》质量、数量双双丰收。金华日报时评作品连续3年获浙江新闻奖;2019年7月以来,《金报时评》专栏连续多周单周刊发数在5篇以上,数量呈现“井喷”的基础,是主力写手评论采写、供稿能力的提高。组员楼盼,时评月刊发量连续3个月在4篇以上。

    在增强“四力”的舆论场、大赛场中,评论不能缺席,评论必须出彩。地市党报评论使命必达,要练时评写作的基本功,要破质量提升的“天花板”。

    融媒体背景下,国内外传媒业呈现平台专业化、分众化、垂直化、立体化的混合特征。金华日报评论品牌立起来、传播融起来、平台强起来的探索,建立在党报生存发展整体生态系统的转型升级之上。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以身载道、践之于行,评论“抵达”,使命必达。

    本文系2019年度浙江省金华市社科联重点课题结题成果

    (作者方青云系金华日报社总编辑,王春雷系金华日报时评组组长)

    责任编辑:郭潇颖

    注释:

    ①联想女生:《传统媒体记者“弃报从网”是喜是悲?》,联想社区

    https://club.lenovo.com.cn/thread-4818022-1-1.html

    ②李淼:《媒体融合“下半场”,怎么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9月11日,第3版。

    ③陈伟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系列报道、新闻摄影评析》,《新闻战线》2018年第11期。

增强新闻力 提高艺术性 拓展空间感
评论 “抵达” 使命必达
军师·导师·琴师
因时应势,奏响舆论宣传强音
为推广大众文艺新模式提供舆论助力
美食纪录片对中小城市形象建构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