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透过李子柒在海外走红现象,摄影人可以深入思考和探讨,如何通过视觉影像这一大众文化传播方式,向世界展现美丽和谐、文化丰厚的中国形象,放大文化对外传播的正面效果。
2019年岁末,四川“90后”女孩李子柒走红。她的单条视频作品动辄收获上百万乃至上千万浏览量,激发了一批海外人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并因此爱上了中国。
截至2019年12月,李子柒共发视频104条,已拥有746万粉丝;英国广播公司(BBC)发布10750条视频,只有559万粉丝;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发布146882条视频,是李子柒的1400倍,粉丝数仅与李子柒相当。
李子柒的视频大多取材于中国乡村生活,无外乎衣食住行、风土人情,没有渲染、只是白描,不用溢美、只有影像。这种简单记录工艺流程或讲述某个人物故事的演绎方式,洋溢着浓郁的烟火味儿和恬静的田园气息,让人可感可亲,在返璞归真中达到情感共鸣,传递出“中国好、生活美”的正能量,实现了传播的最佳效果。
由李子柒在海外走红现象,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和探讨,如何通过视觉影像这一大众文化传播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向世界呈现美丽和谐、文化丰厚的中国形象,放大对外传播的正面效果。
传播中国自然之美
细看李子柒的视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在自然的环境之中,向人们展示的种种日常。她发布的视频是自己农村生活的画面,和大家分享的是她制作的美食。但是通过镜头,呈现了中国特有的自然景观,在美景之中,与人们分享着她的生活情趣。她的作品不需要翻译就受到国外网友追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在传播中国自然之美的同时,传递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李子柒的作品,描述了中国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让人们在喧闹的现代生活中,追求到心灵的片刻安宁,仿佛1500多年前陶渊明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愿景的现代版,因此圈粉无数。通过视频,人们能品味出李子柒与奶奶之间的深厚情感,品味出中国乡村生活、饮食服饰所折射出的中国文化的悠久传承,品味出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从传播学角度而言,这种近似白描的大众文化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手段创新,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形象新起来,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积极意义。
透过李子柒现象,我们可以联想到,这种用传递自然之美来塑造中国形象的方式,同样可以运用于摄影。李子柒的每个视频都制作精良,画面、构图、色调都精心构建出温馨有爱的感觉。中国地域辽阔,物产富饶,风景优美,这些都是摄影的表现对象,一张或一组美图,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成为对外传播的有力载体。
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向海外播发的大量新闻照片中,中国风光照片一直有着较高的采用率。一幅幅艺术性强、构图精美的照片,无声地向世界传播着中国自然之美,讲述着精彩的中国故事。2019年国庆前夕,新华社以“四季华夏之美”为题,向海外播发了一组中国风光新闻照片,很快就被英国《每日电讯报》、埃及《埃及公报》、南非《开普敦时报》、印度《教徒报》等8家国外主流媒体整版刊登,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在对外传播中,我们应特别注重挖掘中国的自然景观。摄影师应善于发现自然之美,发现各地区风景的特点,以此为背景,展现新时代中国人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提升作品的感染力,扩大中国摄影作品在境内外的影响力。
传播中国文化之美
关注度反映吸引力,好选题决定影响力。李子柒视频能够吸引海内外人们关注的目光,说明其对题材的选取方向是成功的。
中国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始终是贯穿李子柒选题的主线。为拍“兰州牛肉面”一集,她向老师傅求教,历时近两个月终于以“二细”(拉面的宽度)的标准完成了视频录制,全网播放量超过5000万。她以这种方式告诉世界,“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近14亿人口、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这里有大漠戈壁的雄浑壮烈,也有小桥流水的恬静安逸;有现代都市的霓虹闪烁,也有静谧山村的袅袅炊烟;有北上广深的熙熙攘攘,也有江南水乡的岁月静好……这些富有历史底蕴又充满时代气息的中国景观,正是摄影人的灵感源泉与创作上的富矿。
多年来,一大批摄影人孜孜以求,用照片讲述中国故事,用影像传播中华文化。如拍摄传统的武术、戏剧、中医、书法等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当年摄影家黄文拍摄的《学京剧的孩子》,正是将镜头定格于中国的国粹——京剧。黄文用独到的摄影语言,表现出京剧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关注到这群孩子的生存环境,提醒我们在外来文化冲击下,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学京剧的孩子》讲述的虽然是中国故事,但外国人看得懂、记得住、感兴趣。究其原因,首先是选题有独特性、有文化意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其次是内容适合摄影表现。影像和国粹珠联璧合,成功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文化之美。
世界各国人民虽然语言不通、习俗各异,但面对一个有表现力的画面,往往会产生同样的情感共鸣。正是因为人类有着相似的心灵,文化的传播及交流才有可能。我们不必担心优秀的摄影作品不被人理解,而刻意迎合境外人的审美,应像李子柒那样,展现优质的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散发出自身的魅力,吸引境外受众。
传播中国百姓之美
在李子柒的视频里,除了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外,还有一种普通人的情感之美。李子柒和奶奶生活在农村,院子里种满了瓜果蔬菜,家里养着小狗小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国内网友更多是把李子柒当成一名励志者来看待。她童年时父母离异,与奶奶相依为命,却精通手工、农活,把日子过得充实精彩。而外国网友则通过李子柒做茶、造纸、织蚕丝被等场景,惊讶地发现在一个中国女孩子身上,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创造力和对美好生活的真挚追求。
李子柒的故事是中国普通百姓的故事,而普通百姓的故事往往更真实,也更能打动人心、产生情感共鸣。人民摄影报一直秉持“人民摄影为人民”的办报理念,经常刊登关注普通人生活、传播百姓生活之美的照片。比如2017年8月14日刊登的《若有来生 我要给老爸当父亲》摄影组照,讲述了大巴山深处一位年迈的父亲,长年照顾瘫痪儿子的故事。整组图片有父亲对儿子默默的守护,也有儿子对父亲深深的依恋,还有全家人不等不靠努力脱贫的经历。正是靠细节取胜,以情动人,才“润物细无声”地反映出百姓之美的主题。2019年11月20日刊登的《“500克”婴儿的成长之路》摄影报道,也是将故事定格在早产儿的成长历程上,以影像的力量传递出“小人物”的人性之美,让人感叹生命的伟大,极富人情味。
不少摄影人也常到基层、到现场,拍的场景也是百姓生活,但往往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用的是“他者”的视角,始终与真正的百姓生活、百姓情感隔着一层。李子柒的视频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作为普通百姓的她,是真正的画面主体、故事主角,受众有时甚至意识不到摄影者的存在,仿佛全然走进了她的生活,感受着普通人的情感和趣味。
法国著名摄影家克里斯蒂安·考尤勒说过:“你觉得哪一个瞬间是最打动你,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最能表现你和被摄者关系的方法,你就用这种方法拍下去。你不要考虑哪位名家是如何拍的,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总有一天,你的这些感受就会变成一种成功的东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国人民对中国美景、中国文化、中国人民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摄影人应该透过李子柒现象,找到传播中国之美的最佳路径,讲好新时代精彩中国故事,让更多民族和国家的人走进中国、读懂中国、爱我中国。
(作者系人民摄影报社社长、总编辑)
责任编辑:徐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