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融合报道,县级媒体大有可为

——昆山日报社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孙亚美 《 新闻战线 》(

    昆山日报社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打通报、网、端、微四个平台,重构策采编发流程,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不断巩固壮大,呈现出全方位、大规模、深层次的媒体融合态势。目前,报、网、端、微、屏、播“六位一体”的融媒体架构初步形成,有声有色、有声有势的融合报道,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融合转型     流程再造     采编架构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尽管身处最基层,在机制、渠道、平台等方面面临许多挑战,但作为“全国第一县”的主流媒体,昆山日报社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于工作中,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以有声有色、有声有势的融合报道新成效,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昆山日报社不断调整优化工作机制,打通报、网、微、端四个平台,重构策划、采访、编辑、刊发流程,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相互借势,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不断巩固壮大,呈现出全方位、大规模、深层次的媒体融合态势。目前,报(昆山日报)、网(今日昆山网)、微(“第一昆山”和“昆山发布”微信公众号)、端(网易客户端昆山频道)、屏(室内外电子大屏)、播(网易昆山网络直播)“六位一体”的融媒体架构初步形成。

    紧扣重大主题,融合报道增强“四力”

    党媒要主导意识形态、掌握话语权,必须紧扣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重大主题,主动发声,以融合报道增强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2018年以来,昆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启动实施18项3年提升工程,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赛、融入上海合作发展推进会、昆山“五区一线”规划招商推介会、昆山产业科创中心建设推进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围绕这些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昆山日报社编委会坚持提前策划,报网微同步开设专题专栏,配强融合报道团队,通过消息、评论、综述、图片等多种新闻手段,充分发挥报纸、微信、网络等平台优势,以稿件、图表、短视频、H5等表现形式,抢抓第一时间、突出第一落点,将党委政府的声音和惠民利民政策及时传达给全体市民。2018年9月28日,昆山市委市政府在深圳举行“五区一线”规划招商推介会,为了及时将这一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传播出去,昆山日报社编委会在做好详细策划的同时,派出由采访、摄影、视频、直播人员组成的强大阵容,跟随昆山市党政代表团赴深圳采访。采访中,各平台人员根据策划要求,相互配合,及时将这一重大信息通过报社各平台传播到五湖四海,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紧扣重大主题、引领社会舆论,关键在于找准时机、及时发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贯穿昆山全境的苏州地铁S1线规划审批情况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8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作出批复,同意建设6号线、7号线、8号线及S1线等4个项目。获悉线索后,报社编委会在及时安排记者去有关部门采访的同时,要求微信小编快速收集相关资料,第一时间制作,及时在“第一昆山”公众号上推送该条信息,随后,今日昆山网、网易昆山频道、昆山日报、室内外电子大屏及时跟进,有序发布。短短几个小时,微信阅读量快速达到10万+,报纸、网站等平台发布的信息也受到好评,成为昆山日报主动发声、融合报道的范例。

    重塑采编架构,进一步提高执行力

    融合发展,“融”是基础,“合”是目标。为此,昆山日报社首先从架构设计着手,将原来的各部室进行有机整合,设置了新闻采访、编辑出版、新媒体、产业经营和行政管理“五大中心”,明确由副总编辑兼任各中心总监,进一步提高了指挥效率和执行力。其次,从平台搭建和制度设计上推进,修订考核激励办法,建立媒体融合联络群,明确报社编委为媒体融合中心主任,对内打通采编发,对外打出组合拳,将融合发展从思想观念落实到报、网、屏各终端。

    采编架构重塑后,执行力和效率大大提升,但融合发布的产品能否被读者、受众所认可,才是关键。昆山日报社严格按照“精品生产”的要求,鼓励全媒体记者创优品、出精品,并制定出台了奖励办法,从制度的改革创新上为媒体融合、传播力提升提供保障。

    同时,报社注重培养全体人员的互联网思维、新媒体运营理念和媒体品牌意识,形成“用户第一”“移动优先”“技术领先”的共识,在用户体验上从“我发你收”转为“你点我发”,在媒体发声上从“各自散打”转为“一个重拳发声”,在发展思路上从“你是你、我是我”转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进而转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目前,昆山日报社的报纸发行量近5万份,今日昆山网日点击阅读量近10万人次,“第一昆山”微信公众号拥有粉丝45万余人,网易客户端昆山频道的日点击量近10万人次……昆山日报社6大融媒体平台日均信息覆盖人群逾百万人次。通过重塑采编架构,不断拓展新的平台,巩固与读者用户的连接互动,昆山日报作为区域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实施流程再造,释放无限生产力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只有从“相加”变为“相融”,通过机制优化、流程再造释放生产力,才能真正增强融媒体平台的竞争力。近年来,昆山日报社从推进产品融合、渠道融合,到推动平台融合、生态融合,一直在爬坡过坎、改革创新。

    县级媒体的层级,决定了体制机制改革的难度。因此,大刀阔斧抓融合抓转型,不仅很难实现预期目标,也很可能走入贪大求全的盲区。昆山日报社认识到,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绝不是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依托传统媒体中生产优质内容的主体力量,赋予其新要求、新能力,将“主力军”转移至互联网“主阵地”上。

    在不断的改革探索中,昆山日报社初步建立“1+2+N”一体化融合工作机制。在采编力量上,将采访记者作为所有融媒体平台的“第一梯队”,由新闻采访中心记者通过融合联络群提供线索和稿件,在总值班室建立“中央厨房”。总编办值班主任将入库稿件初审把关后,流转到新媒体小编处制作微信等新媒体产品,晚上夜班报纸编辑再精编上版。一支采编队伍同时服务报纸和新媒体两个产品形态,采编人员从单一的纸媒人变成了复合型全媒人,区域主流媒体在互联网主战场的影响力凸显。

    (作者单位:昆山日报)

    责任编辑:杨芳秀

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双看不见的 “新闻手”
走向改革史深处 寻找新闻人足迹
从“传声筒”向“扩音器”转变
飞得更高更远的一定是“大雁”
融合报道,县级媒体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