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凸显报告文学的史志品格

——《大风歌》创作谈

李 舫 张 健 《 新闻战线 》(

    报告文学的使命并非简单地复述历史,而是观照当下、影响未来。史传作品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既能对单纯的历史事实予以适度的理论归纳与情感升华,又可以使急风密雨的叙事节奏为之一缓,给读者透气空间的同时也带来思考与启迪。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受中宣部委托,人民日报派出记者,深入采访叶挺独立团的英雄事迹。

    叶挺独立团是我党实际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是升起八一军旗的队伍,是最先推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地方,是人民军队中当之无愧的一支劲旅,其历史之悠久、传统之厚重、功勋之卓著、牺牲之巨大,都值得深入挖掘与书写。梳理叶挺独立团的发展轨迹,彰扬叶挺独立团的英雄精神,亦有利于传承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血脉基因,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号召提供历史借鉴。

    (一)

    为了写好《大风歌——追寻叶挺独立团的精神血脉》这篇报告文学,作者奔赴叶挺独立团的驻地进行采访。在营房里,与士兵促膝交谈;在训练场上,看战士们挥汗如雨;在文物陈列室里,瞻仰烈士用过的枪支、穿过的战衣和“铁军”军徽、先辈照片;在军史档案馆里,查阅与梳理这支队伍的历史事迹与番号衍变,抚摸这支部队的征战地图,近距离感受英雄部队的精神气息。

    面对征战地图,作者被深深地震撼了——在祖国雄鸡形状的版图上,凡是叶挺独立团浴血战斗过的地方,都用红色的箭头做了标记,而这样的红色标记,竟然密布于整张地图之上!细细端详地图,可以看到:向东,远抵江苏省的白驹镇;向南,远抵海南省的榆林港;向西,远抵云南省的元谋县;向北,远抵黑龙江的哈尔滨,在这么广阔的空间里,都留下了这支英雄部队的足迹。其中,很多地方的箭头还回环往复。从这张图就可以想象,革命年代战士们纵横万水千山、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征战场景。

    抵达叶挺独立团的时候,恰逢部队换防,所有的物品与资料都是刚刚搬至新址,史料馆当然也一样——那些珍贵的史料文物,被暂时安置在一个大礼堂式的房间里,等待重新整理与归类。衷心感谢部队同志的支持与配合,他们从大包大包的史料中,一一找出了最有价值的物品,为我们详细讲解。烈士牺牲时穿着的血衣,上面的弹孔依然带着发暗的血迹;战士们战斗时用过的枪支、喝水时用过的水壶,锈迹斑驳,却似乎仍可感受到战士的体温。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也被找了出来,这些照片仿佛一根彩线,将叶挺独立团的历史故事珍珠一般串联起来,让人对这支部队的发展轨迹有了最为直观的了解。在这些物品中间,作者看到了那面鼎鼎大名的“铁军”盾牌。这面高1米、宽0.5米的沉甸甸的铁盾牌,浓缩了民众对这支部队的期望与嘉许。它是1927年1月,汉阳兵工厂受民众委托专门制作并赠送给部队的,一直由叶挺独立团保管。

    尤其令人难忘的,是经过辗转联系,找到了叶挺独立团的一名老战士——已经94岁高龄的单印章先生。1950年3月渡海战役时,单印章任379团(即叶挺独立团)副政委,他亲历了这场战役,并在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参加渡海作战的指战员们,大部分是北方人,不识水性,不要说渡海作战,很多人连大海都是第一次见……一些战士对海上作战没有把握,这些人打陆战一个个嗷嗷叫,但要到海面上去,感到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

    解决的方法,是全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组织“要不要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大讨论。到了后来,战士们纷纷写血书,热情高涨,决心很大。单印章也写了一封遗嘱,给已经确立恋爱关系的女朋友,告诉她“我打仗不怕死,但过去总觉得不一定死,而现在百分之九十可能会死,结婚的事情,我就不想了”。 

    从单老的回忆中,从翻阅的史料里,作者得知,这是一场异常惨烈而又取得辉煌成绩的战斗。在装备远逊于敌人的情况下,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敢打必胜,以钢铁般的意志与不怕牺牲的精神,创造了“木船打军舰”的军事奇迹,毛泽东为之评价说:“这是人民海军的首次英勇战绩,应予学习和表扬。”

    可惜,这样的老战士,如今健在的已经不多了,但在叶挺独立团一位位新战士的身上,依旧可以感受到这支部队的蓬勃气息。

    这是一群八零后、九零后的小伙子,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孙晓航是2连的排长,他介绍说,1935年5月29日是飞夺泸定桥的日子,2连是飞夺泸定桥的主攻部队,这一天也因此被定为2连的连庆日。同时,2连还有“四个第一”:第一批“支部建在连上”的试点单位,第一个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单位,第一个建立列宁俱乐部的单位,第一个成立士兵委员会的单位。孙晓航告诉作者,直到今天,连队每年都要评选“新时期22勇士”,以纪念先烈,鼓励后人。

    4连是鼎鼎有名的“刘老庄连”。在这个连采访的时候,意外遇见一名刘老庄籍的年轻战士。这位名叫陈志翔的90后小伙子,刚从训练场上下来,满头满脸都是汗珠。他很腼腆,但一谈到自己的连队,却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刘老庄连把“忠勇无畏,血战到底”的英雄精神看作是“连魂”。而江苏淮阴刘老庄一带的老百姓,至今仍然心心念念这个连队,每年3月18日——刘老庄阻击战爆发的日子,都要举行烈士公祭活动,当地党委、政府还会派人到连队来慰问,刘老庄的后生要当兵,必定是奔着刘老庄连而来,他们都把成为刘老庄连的一员看作无上的光荣……

    (二)

    通过实地采访,收集到一大摞的素材与史料。但是,面对“浩瀚”的材料,一种写作的困难感油然而生。无疑,这是一篇肯定式、颂扬式的报告文学作品。一般来说,带有批判性质、反映社会问题的报告文学作品容易引发读者关注,而歌颂和赞美体的报告文学作品要写出彩、要引起公众的关注,难度就要大得多。这或许与人们对枯燥乏味的“表扬稿”早已麻木、产生审美厌倦有关。

    具体到这篇报告文学的写作,摆在面前的有三个突出的困难:素材处理的困难,艺术加工的困难,凸显史志品格的困难。

    首先是素材处理的困难,这源自于史料的纷繁复杂。叶挺独立团是一支历史悠久的部队,在其发展过程中,番号不断衍变,组成力量也常常发生变化。梳理之后,作者发现,从1924年11月组建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叶挺独立团的前身),到采访时为止,这支部队竟然经历了26次之多的番号衍变!

    在厘清了发展脉络这个基本问题之后,就面临材料取舍的问题。前期实地采访加上书籍、文献、史志、回忆录等,可以说,创作之初积累的材料数十倍于最终的文章内容。在有限篇幅里,如何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剪裁结构,谋篇布局?如何撷取最有价值的材料,凸显叶挺独立团最根本的精神气质?

    几番讨论之后,作者决定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分别抽取最有代表意义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作为书写重点,然后串点成线,勾勒整体面貌。比如,在国民革命时期,这支部队一路北伐,打了很多硬仗,但是不可能一一备叙,而攻占武昌城后,群众赠送“铁军”牌是这一阶段的最大亮点,反映了其在军中与民间的声望,也为这支部队“命了名”——赫赫有名的“铁军”称号即来源于此,所以,这一事件是当仁不让的叙述重点。又比如,抗日战争时期,这支部队战功赫赫,包括参与蜚声中外的“平型关大捷”。但是,与其一直以来披坚执锐、敢打敢冲的辉煌战绩相对照,这一阶段他们还经历了一场异常惨烈的“刘老庄阻击战”。这场战役牺牲巨大,人们却从中看到了这支部队的钢筋铁骨与英雄风范,看到了人民军队的视死如归与永不屈服,其爆发的感染力量、蕴含的启示价值,都是极其珍贵的。即便事隔几十年,当读到这一部分史料时,作者亦为之垂泪。这是抗战时期战斗虽多,“刘老庄阻击战”却不可漏掉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是艺术加工的困难。说到底,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联姻的产儿,身上流淌着新闻与文学双重的血液与基因。报告文学不能忽略文学性与艺术性。尤其是一篇肯定式、颂扬式的报告文学,要避免让读者产生枯燥乏味的“广告作品”与“表扬稿”的印象,必须在人物的塑造、故事的叙述、语言的风格、细节的刻画等诸多艺术层面加以琢磨,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条件下,借助文学的方法与技巧,将一堆枯燥的素材转化成一篇可读性强的文章。

    可以说,在写作这篇报告文学的时候,作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作品的文学性与艺术性做了不懈追求,在江山景物的描绘、历史背景的勾勒、叙事节奏的把控、事件细节的捕捉、人物形象的刻画,甚至诗词文赋的征引上,都有意远离了单调的故事记录,而揉入了更多的文学色彩。很多地方,作者都采取了主体介入式的写作方式,赋予文字以浓烈的情感含量,以求“以情感人”,也期望借此把革命先烈的精神气质传递给当下的读者,让他们从心底产生认同与共鸣。

    第三是如何凸显报告文学的史志品格。从广义来说,报告文学是一种历史书写,带有史志特征。而革命历史题材本来就风雷激荡、荡气回肠,更应该也更适合于追求史传特色与史志品格,从史的坐标、史的角度来把握书写对象,写出风韵风采、也写出深度厚度。

    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叶挺独立团本身就有厚重深邃的历史,是一本精彩纷呈的大书。这样伟岸的写作对象,无形中要求写作者,入之以真诚的情感,出之以严肃的笔墨,不忽视历史的任何一处“肌理”与“褶皱”,真切描绘出其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辉煌历程。

    当然,报告文学的使命并非简单地复述历史,而是观照当下、影响未来。所以,在文中一些关键的叙事节点上,插入了思考与评论。这样的评论数量并不多,却是凸显史志品格的一种有效途径。史传作品的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既能对单纯的历史事实予以适度的理论归纳与情感升华,又可以使急风密雨的叙事节奏为之一缓,给读者以透气空间的同时,也带给读者以思考与启迪。

    比如,文中写南昌起义之后,部队陷入困境,千里辗转,疲惫不堪,一些意志薄弱者与投机取巧者纷纷离开了队伍。行文至此,作者插入了一段议论:“世事就是这样,在胜利顺畅的情况下,做英雄是容易的,因为牺牲较小,前景可期;而在失败退却的情况下,做英雄就难得多了,因为牺牲很大,前景还无法预料。所以,越是艰难困顿的局面,越考验一个人的信念与勇气,也只有经受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能成就大业的英雄。”

    可以说,这段议论是对历史规律的尝试性总结与归纳。革命战争本来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在这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不抱怨、不气馁、不妥协、不放弃,最终从失败走向成功。叶挺独立团也同样符合这样的历史规律——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英雄部队,英雄部队都是在一次次血与火的锤炼中锻造出来的。

    史志品格还体现在对历史真实的追求上,而对真实性的追求又往往落地于对细节的捕捉上。《大风歌》之所以没有写成呆板的战绩报告,可能是因为作者注意到了以翔实细致的采访支撑起作品的细节叙述,从而使宏大主题的书写变得可触可感,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文学优势。

    写作过程中,报社多位领导、同事给予指导与建议,文章数易其稿后才趋于成型。因为涉及错综复杂的革命战争历史,加之时代久远、人事更迭,作者又将文章先后送呈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解放军出版社等单位的军史专家与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党史专家,请求把关指正,以便尽可能准确、真实地描述这支英雄部队的历史面貌。

    (三)

    《大风歌》发表后,受到多位党史、军史专家的赞誉与肯定,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也予以高度评价。《新华文摘》2017年第20期全文转载。惠州日报2017年7月21日以整版篇幅转载。《铁军》杂志予以分期连载。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中国纪实文学年度佳作(2017)》一书中,将《大风歌》全文收录。

    同时,中央文献研究室官网、中央党校“中国干部学习网”、党建网、人民网、海外网、中共北京市委《前线》网、上海党史、福建党史、陕西党建、浙江党史、红网等众多门户网站与网络论坛纷纷转载,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网友踊跃留言,网友白效良评价说:“壮哉!铁军雄风犹在,永远激励我中华儿女前进。”网友季中勇留言说:“英雄主义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可歌可泣可赞!”网友老岩留言说:“文章不啻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翔实缜密,震撼心灵!”

    《大风歌》开启了更多当代读者了解叶挺独立团、了解人民军队的一个窗口。从一支小小的部队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发展与壮大的缩影,正是无数支像叶挺独立团一样优秀的队伍,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最终铸就了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威武之师。

    对于这样的部队,很多读者也许会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她能够所向披靡?

    作者也曾不止一次地向叶挺独立团的战士们提起过,每一位将士都回答得斩钉截铁:军魂!

    这种“军魂”,如果用简要的话来概括,就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不怕牺牲、作风优良”。短短十六个字,却是无数革命前辈筚路蓝缕、苦苦探索得来的历史经验,是无数英烈志士前仆后继,用鲜血与生命浇灌出来的精神之花,也是这支部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克敌制胜的传家法宝。弘扬这样一种军魂,铭记历史,激励来兹,以求早日建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世界一流军队,正是作者写作这篇报告文学的初心所在。

    (作者李舫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张健系人民日报文艺部综合室主任)

    责任编辑:冷  梅

导向正确 融合创新 专业引领 规则探索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什么样的网络作品能获得中国新闻奖
构建多元立体高效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软制度”塑造职业价值共识与规范共识
用声音记录时代强音
提升“四力” 砥砺前行
关注前沿问题,恪守研究规范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守正创新
构建新时代的主流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