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要彰显影响力和传播力,就必须守正创新,在文本写作时,应坚守问题意识,注意挖掘题材的时代性与典型性,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实现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表达。
电视评论的现状与困境
毋庸置疑,我们已经置身于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时代,媒介的技术进步,前所未有地改变了新闻的生产组织方式(如中央厨房)、新闻传播方式(如平台传播、精准分发)、舆论场的态势(如主流舆论场、网络舆论场、社群和民间舆论场的分化)和媒体经营的业态(如平台聚集和共生)等媒体的生态。①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新闻舆论场引领风骚的电视评论,曾涌现出诸如《观察与思考》《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妇孺皆知的优秀电视评论栏目,“20世纪90年代受到业界和受众关注最多的新闻评论形式”②,却在这种新的媒介语境和媒介生态中遭遇了空前的挑战。一方面,融媒体时代,移动多屏的全空间大众传播逐渐取代电视媒体的客厅大众传播而成为受众喜爱的新传播方式,以客厅文化作为主要传播语境的电视评论,其影响力和收视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另一方面,在产业化的驱动下,不少电视媒体一味追求收视率,竞相上马各种综艺娱乐类节目,曾经被视为电视媒体“灵魂”与“旗帜”的电视新闻评论,开始遭到不同程度的冷落乃至抛弃。
电视新闻评论的这一现状与困境,逐渐波及近年来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从参评数量到获奖结果都堪忧。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符合要求的参评作品更是下滑到只有9件的个位数,为中国新闻奖设置以来参评数量最低。”③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组的参评数量依然维持在9件这一历史低位,现状让人无法乐观。更令人忧心的是,这9件参评的电视新闻评论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如某东南沿海卫视大台报送的作品,尽管制作精良,在手段上注意零距离交流,多渠道联动,大小屏融合,但是,却混淆了谈话类节目和电视新闻评论的边界,将明显属于谈话类的社教节目,作为电视新闻评论作品报送。
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中,电视新闻评论如何守正创新,业已成为众多电视新闻媒体人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守正创新’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不变与变的辩证规律。守正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是第一位的,解决的是去哪里的问题。创新是动力、是能力、是守正的实现路径,解决的是怎么去的问题。”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力图通过对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获奖优秀作品的解读,分析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之路。
文本写作的问题意识
新闻工作者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文本写作和传播就必须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这里,所谓“时”,是指新闻舆论传播的时机、时效和时宜;所谓“度”,是指新闻舆论传播的角度、态度和力度;所谓“效”,是指新闻舆论传播的效果、效应和效益。时度效是新时代检验新闻舆论传播影响力的衡量标尺,自然也是大数据、智能化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电视评论文本写作和传播守正创新的方向所在。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制作的《十九大观察》第一期,在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当天就推出,无论是主持人董倩还是观察员白岩松,都突出了本期节目所报道的是“今天上午党的十九大拉开帷幕”这一时间节点。众所周知,新闻是时间的易碎品,新闻评论要发挥其应有的传播效应,同样也应注重时效性。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电视评论由于涉及采访、撰写、摄像、剪辑等流程,与报纸、广播等其他媒介介质相比,制作较为复杂,因此电视评论播出时,时间上往往滞后。而《十九大观察》第一期,当天重大事件的电视新闻评论,当天播出。这种只争朝夕的操作,恰恰克服了传统电视评论时效性差的不足,极大地满足了融媒体时代公众对及时性评论传播的需求。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的本质在于人类主体必须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与保障,而且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路径与归宿。因此,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守正创新的关键所在,就在于其写作必须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一个好的电视评论,其时、度、效的核心标准,就在于通过对问题的及时发现,有角度、有态度、有力度地解答,最终实现引导受众探究这一问题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十九大观察》第一期中,白岩松恰恰就是通过境外记者人数与境内记者人数的横向对比以及十九大境外记者人数与十六大境外记者人数的纵向对比,敏锐地指出,发生这一改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背后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因为此时的中国,不再是一个亚洲的中国,而是整个世界的中国。”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制作的《减产为何却增收?》节目,播出的时间点选择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可谓意味深长。年终盘点,通过对过去一年的经验总结,展望来年的发展大计,可以说是这篇电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所在。当然,这篇电视评论之所以赢得评委的好评,在于其标题和文本写作都烙印着鲜明的问题意识。该电视评论破题就指出,2017年,“黑龙江省结束了连续13年粮食增产的记录,减产近4亿5千万公斤。”对于习惯了国内媒体增产报道的受众来说,这则评论似乎应该带有强烈的批评性;但是,峰回路转,评论却转而指出另外一个事实,“今年,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望突破8%,是近三年来增幅最快的一年。”粮食减产,而农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这种强烈的对比,其问题关键在哪里呢?该篇电视评论通过详细的调查,在文本写作时以“为何要减少?”“怎样增加?”“减少和增加等于什么?”这样三个带有强烈疑问色彩的小标题,抽丝剥茧式地指出,黑龙江近年来减去的是“低效、低质”的玉米面积等,增加的是“适销对路的绿色、有机优质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供给”。最后,评论认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的黑龙江省近年来粮食生产的这种新格局,意义重大,因为这一新的现象,雄辩地说明我国的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提供更多高质量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满足人们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的需求转变”,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制作的《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如何走?》,指出科技成果转化被称作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是科技创新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带领团队,经过艰辛探索,研究出了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被媒体称为最有可能拯救大气臭氧层的人”。但是,这项在2017年赢得5亿元专利使用权而走完“最后一公里”的重大成果,却耗费了整整7年的时间。因此,面对毕玉遂教授的成功,该电视新闻评论体现出了冷静与理性,揭示出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不容回避的问题:“毕教授的成果被成功保护起来,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这是在7年推广无望的情况下,相关领导给国务院写了一封信才最终幸运地得到解决。同样幸运的是,“7年时间没有被对手赶超,没有被同行破译。”因此,该电视新闻评论提出疑问,“下一个同样级别的发明出来了,我们怎么办?还要等7年吗?还要靠给上级领导写信吗?”在这个意义上,只有“用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来推动科技创新、保护科技创新、激励科技创新”,才有可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议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融媒体技术的创新表达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人人都拥有麦克风,舆论场众声喧哗,对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构成了竞争与挑战;但是,也意味着电视新闻评论只有不断与其他媒体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才有可能在当前复杂舆论场域中发挥自身的竞争力和传播力。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参评作品《十九大观察》第一期,白岩松既是上会记者,又是节目观察员。这种角色的多重性,接轨当前国际一流媒体新闻评论的制作方式,夹叙夹议,灵活自由。与此同时,节目采取短片和演播室相结合的叙事方式,重点板块《关键词》聚焦于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短片关注新时代、新目标、新方略。演播室则探讨新时代的新思想和新征程,对十九大报告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解读。此外,节目短片制作精良,融合了采访、图片、PPT等多种元素,评论报道手段立体丰富。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参评作品《减产为何却增收?》,以思辨的高度揭示了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降下来、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的根本原因,剖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农业带来的重大变化。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参评作品《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如何走?》,记者以敏锐的观察力挖掘山东理工大学一项科技成果5亿元天价转让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纵观两件电视新闻评论作品,题材和评论风格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注意挖掘时代性与典型性,作品立论鲜明,用事实说话,充分运用融媒体“中央厨房”虚拟图示、现场连线等手段,很好地实现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守正创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范志忠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评委;严勤系杭州日报集团杭州网董事长、总编辑)
责任编辑:陈 野
注释:
①梅宁华、支庭荣主编:《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
②袁丽媛、王灿发:《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新闻评论的回顾、反思与启示》,《新闻爱好者》2018年第6期。
③许建俊:《媒体融合:电视评论需扩大供给》,《南方电视学刊》2017年第8期。
④慎海雄:《以守正促创新以创新强守正》,《求是》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