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重大,主题鲜明,新闻性、思想性强,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引领社会舆论” ,这不仅是对获奖作品的经验总结,也代表着当前和今后的方向。可以说,能够入围中国新闻奖的作品,都具有把握时代脉动、发现时代浪潮、唱响时代主旋律的特性。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已落下帷幕。与以往一样,广播作品主要在消息、专题、评论、系列(连续)报道、访谈、现场直播、新闻编排等七个项目上进行角逐。中国新闻奖作为代表新闻媒体最高业务水准的奖项,能够在终评中脱颖而出的作品,都具有能够体现主流价值观、正确诠释时代主题、立意高远且富有表现力的特点,是当下国内广播新闻创新创优的可借鉴之作。
作品特色分析
中国记协在总结中国新闻奖多年评奖经验时,提出的第一条业务标准就是——“题材重大,主题鲜明,新闻性、思想性强,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引领社会舆论”。这不仅是对过去获奖作品的经验总结,也代表着当前和今后的方向。可以说,能够入围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从主题上讲,都具有把握时代脉动、发现时代浪潮、唱响时代主旋律的特性。
重大报道立意深远
党的十九大是2017年极为重要的报道任务,如何报道好总书记的活动更是重中之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消息《拥抱新时代,担当新使命——习近平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审议侧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整个会议期间参加的所有活动中唯一一篇侧记,记者从3个小时的音频中精选出大段总书记与代表的对话,如总书记问当地的火腿是什么牌子、白酒卖多少钱等,主题鲜活,内容丰满,让听众感受到了国家领袖亲民、幽默的一面,也凸显了国家领导人对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视。
铭记历史才能珍惜当下,珍视和平。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专题《世界记忆遗产的南京回响》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特写《归途》都是纪念南京大屠杀的广播作品。
《世界记忆遗产的南京回响》的报道对象,是全球线上线下同步发行的《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在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当天播出。该作品采用多种声音表现手段讲述档案原件,并在其中加入了延伸阅读、价值剖析,作者将“南京记忆”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进行回顾,提出:南京大屠杀档案中那些文字、照片和影像记录,是人类的共同记忆,世界和平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归途》记录的则是一名广西农村“慰安妇”之子的生活,讲述了他在特定时期的命运,细腻刻画出了罗善学孤独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矛盾而不乏力量的生存姿态以及人性美。记者在作品中细腻刻画了人性的矛盾、挣扎与闪光点。该作品告诉人们,战争带来的伤害远不止于“逝者去”,还有无穷无尽的“生者痛”。作品通过展现战争受害者的人生悲欢和对美好家园的渴望及追寻,在悼念死难者、捍卫历史真相的同时呼吁世界和平,传递守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该专题在南京大屠杀80年纪念日当天在国际台海外分台、网站、China Plus客户端等多平台推送,反响强烈。
主题报道推陈出新
主题性报道是当前媒体新闻报道的重点与难点,从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作品看,主题报道的推陈出新,一要善于发掘新题材,二要选择新故事,三要采用新表达。
脱贫攻坚是贯穿2017年全年的一项全国性重点工作。各级主流新闻媒体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以扶贫为主题的不在少数。如何能在众多的扶贫报道中脱颖而出?有的凭实力、有的用巧力。如贵州广播电视台的系列报道《决战贫困——莽莽黔山脱贫攻坚纪行》,报道组历时两个月,派出八路记者走村入户,采访上百人次,精心策划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八个采访点,从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交通扶贫、电商扶贫、搬迁扶贫等八个方面全面呈现出贵州扶贫开发取得的成绩。该组报道旨在说明脱贫攻坚的“贵州路径”怎么走、“贵州模式”怎么创、“贵州经验”是什么,为全国脱贫攻坚探索了经验。该报道主题重大、采访扎实、故事性强、画面丰富,既有全局高度,又有历史深度,体现了思想性与可听性的和谐融合。
同样是关注扶贫攻坚,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连续报道《谁帮他们打开心结》,则从记者驻村蹲点期间发生的一起大学生自杀事件谈起,记者通过深入跟踪报道,全面记录了驻村干部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工作过程,同时,也剖析了悲剧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揭示了一些农村之所以贫困,不仅仅源于物质的匮乏,还与村民的精神、心理有关,从而提出了扶贫同样需要心理扶贫的观点。作品立意深远、角度新颖,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现实针对性。
战略问题前瞻关注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但现阶段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因此,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内容也是当前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届获奖作品中多篇均与此相关。
60多年前,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在世界上首次采用樟子松固定流沙,避免了沙漠逼近沈阳。60多年后,彰武县的治沙工作怎样了?辽宁广播电视台系列报道《大漠风流》的记者历时两个多月,采访了100多人次,从年过八旬的第一代造林人,到新一代的“海归”科研工作者,再到沙产业的创新、创业人,用声音描绘出该地纵贯60多年的生态治理画卷。作品不但展现了当地几代治沙人如何从与沙漠对抗到与沙漠和谐相处,将荒凉的沙地变为绿水青山的艰苦工作,更深入探讨了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如何探寻生存发展之路、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如何加强治理与保护、在寻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如何兼顾长远的生态效益等深刻问题。这对辽宁,对很多北方省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生态环境恶劣需要关注,生态环境转好出现的新问题同样值得关注。2017年冬,有志愿者利用鄱阳湖周边藕田为越冬白鹤“建食堂”,不仅解决了白鹤觅食栖息问题,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鸟。“藕遇白鹤”引发热议。但在一片喝彩声中,江西台记者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对热点问题进行了冷思考,意识到越冬候鸟的增多是鄱阳湖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标志,但也存在“人鸟争食”的深层矛盾,带来了生态保护的新问题和潜在压力。评论《“藕遇白鹤”是喜是忧》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候鸟保护的市场运作和长远机制新思路,不仅对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对全国生态保护工作也具有鲜明的参考价值。
国策民生有机结合
2017年恰逢恢复高考40年。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让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也为我国在新时期的飞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致敬恢复高考40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致敬中国40年改革发展成就。2017年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率先推出系列报道《那年我高考》,集中采访了著名画家罗中立、著名作家刘震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等11位高考亲历者,作品采用“人物主述+朴素旁白”的样式,通过亲历者们对“天下第一考”饱含深情的回望和朴实自然的故事讲述,深情回忆了自己与高考相关的亲情、友情、爱情和恩情,主持人的旁白娓娓道来,起着串联个人记忆与时代变迁、唤醒集体记忆、复活社会风貌的作用。整组报道采用大量代表性音响和音乐,呈现出丰富立体的声音画卷,用音响记录和挖掘了恢复高考对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品通过个体命运与家国变迁的结合,突出了高考承载的个人梦想与中国梦并肩前行的关系。该组报道在央广的多个平台上播出,引起极大社会反响。该组报道也开启了主流媒体纪念恢复高考40年报道的先河,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在纪念高考节目中引用了《那年我高考》的报道素材。
无独有偶,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专题《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也是对恢复高考40年的致敬之作。该报道以新、老高三两位嘉宾直接对话的形式讲述40年间高考的变革以及对考生个人人生和社会的改变。该报道采用现实与回忆穿插的架构,除请来典型代表人物直接对话外,还串以高考40年的“大事记”配乐旁白,增强了报道的历史性和新闻的厚重性,更有代入感和新闻纪录片的特别质感。作者在节目中精心制作了串联片花,通过主持人旁白,将40年间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创新的大事件一并勾连,增强了节目的思想性,因而在同类报道中脱颖而出。
民生话题以情动人
上海市自2015年启动“五违四必”专项整治,仅违法建筑就拆除1.45亿平方米。上海广播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老城拆违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体性事件,非常不易。记者采访发现,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制定了“一户一策”,街道干部为帮助居民想方设法,先做好改善工作再拆除违法建筑,使拆违得以顺利推进并受到居民的欢迎。记者采访了老城居民、街道干部,用有限的篇幅细致地介绍了整治前后的变化,同时配以记者手记,提出要刚性执法、柔性操作,不但是政府部门为民办实事的生动体现,也是上海干部认真践行习总书记对上海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重要指示的体现。广播评论《带着感情去拆违》之所以能在沪上众多媒体的环境综合整治报道中脱颖而出,就在于作者既能用广播独有的声音评论的形式展开内容,又帮助政府部门及时提炼和总结了拆违新方法,充分体现了媒体的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此后,北京疏解各类批发市场的工作拉开序幕。2017年,北京规模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天意市场闭市,成为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的标志性成果。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在闭市当天下午赶到现场,一边观察市场变化,一边主动与商户和消费者沟通,同时还设法找到了市场方和西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其后,记者连夜制做节目,运用生动的广播语言,通过商户甩卖、市民抢购、现场播放歌曲《难忘今宵》、市民拍照留念等细节描写,展现了闭市前市场各方的态度,把闭市的消息写得情景交融、有情有义,既充分体现了疏解整治的现实成果,又为人们描绘了市场转型升级后未来发展的蓝图。节目通过多个平台播出后,凝聚了社会各方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共识,营造了北京正在开展的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正能量的传播。
深入一线捕捉“活鱼”
新闻工作者践行“走转改”,需要到一线去,记者不但要心中有“事”,还要眼中有“人”。所谓心中有“事”,即记者要能够深入领会当前的大政方针,准确把握当前的政治方向、捕捉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亮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生活新风尚。眼中有“人”,就是能够用具体生动的细节、富于表现力的声音元素形象地展现新闻事件、新闻现象中的人,并通过个性化的故事,使报道中的人物个体和群体更加立体丰满,能够让听众产生共鸣。
2017年2月,“最多跑一次”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最多跑一次”改革成为省委、省政府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改变政府作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主战场。浙江广电集团系列报道《“最多跑一次”的浙江探索》围绕“涉企项目简化后审批效率如何”“百姓满意度如何”“信息共享后效果如何”等企业和百姓最为关注的三方面问题,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办事企业、百姓、政府工作人员近百人。记者在现场捕捉到了办事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自己多跑腿,百姓少跑腿”的生动细节,用接地气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音响,讲述浙江各地在“最多跑一次”工作上的推进轨迹,发现“一窗办理”、流程简化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
再如前面提到的《大漠风流》,作者在采制过程中让当事人讲故事,用“当地居民口中治沙的‘疯子’”“科研人员比喻的‘裸体的沙粒’”“病死树前治沙人的哭泣”等生动、丰富的音响来刻画细节,让听众很容易被吸引、感动。播出后,不但唤起了当地干部群众对坚韧不拔治沙精神的回顾,也坚定了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更有不少听众留言说想带着老人和孩子到彰武去转一转,看看那块“大漠风流”碑,听听一代代治沙人的故事,摸摸从几十米深的沙地里长出的已经60多岁的樟子松。
存在问题分析
我们在本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奖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对消息和评论这些基本新闻体裁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由于多种原因,消息在实际工作中被弱化的问题由来已久,直接影响到了创优和选优。上届中国新闻奖曾经提出过,“评委普遍认为,消息类作品薄弱,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不多。即便两篇一等奖获奖消息,美中也有遗憾。”
本届广播类作品,同样存在这一问题。一些入围终评但未能获奖作品出现的问题甚至有些“初级”,如消息缺乏新闻要素或新闻由头,尽管主题很好,声音元素也很丰富,但新闻性欠缺。还有的消息因为缺乏提炼找不到重点而消解了新闻价值;某篇讲故宫首次为农民举办追思会的报道,重点在于追思会的对象曾向故宫捐赠过19件文物,而作者没有强调他的文物捐献者身份,却强调其农民身份,发生了错位。
二是一些记者基本功不够扎实,在好主题的挖掘上出现了缺憾。如某篇关于医生变“医托”的报道,是系列报道组唯一的监督类报道,反映的医生多点执业乱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报道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美中不足的是,虽然记者在一周之内三次采访相关涉事医院,希望通过这组报道帮助相关部门推动落实医生多点执业这项惠民政策,但三篇报道都未采访可以推动该政策的“相关部门”——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缺乏了射箭的靶子,深度和效果就打了一些折扣。如果采访更全面深入一些,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三是对于一些新现象、新问题的探讨焦点不实、观点游离、缺乏深度。入围作品中多篇关于共享经济或共享单车的报道,或是作者对共享经济尚无足够了解就匆匆做论,或是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过多反而冲淡了主题,总之虽然表现方式还算丰富,但立论和行文总让人感觉并未找到症结,流于表面、隔靴搔痒。某篇对校园贷的评论更是如此,虽然作者发现了问题,却未能深入分析,更遑论解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可能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和问题,如何对这些新事物进行报道和深度挖掘,值得记者们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引导。
当下,广播电台用声音给听众讲中国故事,就是要用动听、好听的方式讲那些有思想性、新闻性、贴近性和思辨性的故事。记者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够发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中的新方向、新特点,还要有善于思考的头脑,能够为听众通俗易懂地分析和阐释各种新生事物背后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社会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评委)
责任编辑:武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