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讲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

——以常德日报《讲述·流动的中国》专栏为例

葛辉文 《 新闻战线 》(

    变革的新时代,是新闻的富矿;个体的命运,是时代的缩影。常德日报推出《讲述·流动的中国》专栏,从独特的角度进入历史的横断面,触摸时代的脉搏;寻找人物典型,从真实的生活贴近他们的内心,呈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找准共同点和不同点,用新闻的影响力为特殊群体鼓与呼,充分体现了媒体的敏锐视角、专业态度及责任担当。

    小人物故事     专栏报道     媒体影响力

    常德日报《讲述·流动的中国》专栏立足湘西北一隅的常德,历时5年,寻找来自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流动人口,讲述这些在流动的大潮中小人物的真实故事,生动展示出改革大潮助推下城镇化进程中的种种变化,呈现给读者一个具有文化多元性的“流动的中国”,为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寻找答案。

    变革的新时代,是新闻的富矿;个体的命运,是时代的缩影。小人物故事的土壤是时代的大背景。常德日报推出这样一个为小人物写传的专栏,充分体现了媒体的敏锐视角、专业态度及责任担当,为如何讲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提供了借鉴。

    找准小切口,从独特的角度进入历史的横断面,触摸时代的脉搏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人口的流动性越大,社会越稳定。人口的流动,表面上看,是“动”,其实是一种“静”。也就是说“身”在动,“心”在静。有就业、有收入,就有欢乐,人就会安心,社会也就稳定了。人口的流动性大,说明开放度高、社会更加公平;经济发展、产业发达;经济、人文、居住等环境优良。从历史进化的角度看,交融、扬弃、共存是大趋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总是在坚持自我特质的同时,吸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而得以发展壮大。城镇化意味着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非农业为主;空间结构从分散转向相对集中;人口相对集中于某些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与外界的联系明显增强。城镇化的推进伴随着人口的流动,人口的流动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稳定起着积极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近几年已步入高速城镇化轨道。在城镇化进程中,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流动人口。有专家预言,到本世纪中叶,在城市人口中,60%为流动人口,将成为城市的主流。

    生活在中国中部一个欠发达地区的中等城市,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与其同呼吸、共命运?在“城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下,作为地市级媒体,常德日报注意到,流动人口已成为常德市城区一个庞大的群体,每年流动人口以4万人的数量在增加。于是,常德日报选取了流动人口这一在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从中寻找有代表性的人物,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讲述·流动的中国》专栏共推出了《北方大馍走四方》《弹匠左洪兵的幸福生活》《一杯小酒,胡清明撑起一个家》等百余篇报道。在这个专栏里,每一个流动人口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记者呈现的是他们最平常最自然的状态,选取的是其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捧读这些文章,仿佛听到了街巷深处飘来的吆喝叫卖声,闻到了随风而至的扑鼻浓香,尝到了令人垂涎的风味小吃,看到了一个个在生活场上南来北往、挣扎忙碌的身影。所有的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流动人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离乡背井,有一个共同的谋生技巧——诚实劳动。不仅在常德,在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他们无处不在。在落脚的城市,那难改的口音、那源于故土的性格,总是让他们在人群中突兀地标示出异乡人的身份。

    专栏里的报道看似反映的是个体的自由迁徙,实际上何尝不是社会变革的生动缩影,更直观地体现出了传统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转型幅度。而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原汁原味的再现,更是以流动人口的真实经历刻画出历史进程的一个横断面,读者一方面真切感受到当今多元化的谋生方式,另一方面也为更多同时代的人开启了人生规划的实用思路。就长远意义而言,一系列报道还会让未来的人们以观看纪录片的视角,看清现今国家大政方针对大众生存模式的深刻改变,一个素以户籍管理严格、人口流动不易著称的大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形态,促使不同地域的人得以流动和交融,这势必带来经济、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的融合和改变。从另一层意义上讲,这组报道能够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城市集全这么多的流动人口样本,本身就是社会繁荣的明证。由此可见,这个专栏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写作价值,因其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至少在“口述历史”的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从而实现了其以新闻报道向其他学科作出显著贡献的深层目标。

    寻找典型,从真实的生活贴近他们的内心,呈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讲述·流动的中国》专栏源于2008年的特大冰灾。当时,冰灾给常德市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诸多不便,很多家庭水管冻裂,早餐店关门停业。而这时,在大街小巷,人们总是能听到北方口音的“老面馒头,北方大馍”的叫卖声,成了冰灾中温暖市民的声音。当时,记者心中的感动油然而生——“我要写写他们”。在采访中发现,不仅卖“老面馒头,北方大馍”的是外地人,卖烧饼、瓦罐汤的也都是外地人,这些流动人口在城区凭着自己的诚实劳动生存下来,以异乡人的身份承受了更多的世态炎凉。面对流动人口这样一个容易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伤害的特殊群体,记者带着真切自然的人性关怀走近他们、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是平等和自由的,没有命题假设,也没有刻意而为。专栏不仅仅讲述了流动人口的艰辛,更主要的是这些个体如何生活、如何感觉、如何在悲欢中体味生命的博大。这些小人物传,其实不是个体,而是普遍的、永恒的、真实的生命。

    好的新闻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做作。为了真实记录这些小人物寻常日子的喜怒哀乐,记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甚至还深入他们的家庭和劳作场所,走访其亲人和同事。为了打消摆摊经营者的疑惑,记者蹲下身来帮忙吆喝;为了了解一个曾经的公司女白领为何会爱上盲人按摩师,记者拉着老公去照顾盲人按摩师的生意;为了了解各行各业的行业特性,记者学做馒头、做烧饼、做拉面、炒瓜子……

    在采写《贵州烤饼背后的酸甜苦辣》时,3次体验式采访,记者真真切切感受到、并在笔下呈现出一张小小烤饼背后的酸甜苦辣。

    一次是和采访对象一起去桥南市场进原料。一起挤公交,走街串巷,买菜买油,并化身劳动力。这拉近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记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了解做烤饼的食材是否安全可靠,更体会到了采访对象的辛苦。

    一次是和采访对象一起做饼。看似简单的烤饼,真正动手去做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团在手上不听使唤,饼没有做成,10个指头却粘走了一个饼的一少半面。这次体验让记者看到一家四口的默契与和谐,体会到了一个流动家庭的天伦之乐。

    一次是记者骑着自行车和未成年的小姑娘叶涛一起去学校附近卖饼。卖饼,收钱,清点那些皱巴巴的毛票,辛勤付出的喜悦和忧愁全写在脸上,夸奖和轻视的目光都全盘接受。记者深切体会到了流动人口为了生计起早贪黑,整天奔波的艰辛。

    通过一次次的体验,记者收获的是信任,有了信任也就有了真实的素材,笔下的讲述就有了厚重感。

    天津小伙韩晓辉、宁夏女子江丽芳、 漳州人陈火照、青海大妈严玉英、云南大叔王立国、西藏汉子索朗次仁、贵州人吴学兰、安徽夫妻唐安良李选英、浙江青年金明彪、台湾同胞叶刘玉堂、广西夫妻万勇威廖月福、江苏女子谈勤飞、西安男子于佳、澳门同胞梁建峰、 海南女子唐凤、辽宁汉子孙成、陕西夫妻杨仲民朱涛林、山西小伙柳延江、宁夏女子江丽芳……这些从全国各省市来到常德谋生创业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名字,但很少被人叫起;有自己的生活,但很少被人关注;有自己的故乡,却很少被家乡念起。而在这个专栏里,他们是自己的主人,真实地存在、努力地劳作、认真地生活。在报道里,记者让主人公走到台前,说他们的话,讲他们的事。没有粉饰,没有做作,自然鲜活的讲述,让读者感同身受。

    在专栏里,我们看到了生命更多的色彩,看到了对生命更多的尊重。底层与贫困,往往相链接,但人生只要有一种叫温暖的东西,即使身在底层,面对贫困,也会有一种恬适存在。这种活法的生命意义,需要更加接近生存真实的眼光去发现,去认同。当记者有能力去发现和认同时,她的文字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温度,有了质感,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讲述·流动的中国》从采访到写作,一直传递着“亲民”的信息。平民化的采访和写作风格,让常德日报更具亲和力,也更能凸显其党报的权威性。用新闻眼光寻找与发现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生活中执着的坚守与追求,予人启迪。

    展现共同点和不同点,用新闻的影响力为特殊群体鼓与呼

    《讲述·流动的中国》专栏首篇报道《北方大馍走四方》见诸报端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篇通讯具有很强的正面导向作用,除了典型突出、语言生动、情节感人外,至少还说明这样4个问题:

    一是机遇到处都有,创业不要挑剔。一个北方农民,怀揣各家各户都会的做馒头手艺,走南闯北,终于闯出一片天地,主人公李敏的创业史,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二是只要持之以恒,创业一定成功。李敏带着仅有的200元钱,与父亲走出家门,起早贪黑,走街串巷,经过8年的打拼,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目前,他在湖南开设了65家馒头工厂,仅常德一家的年产值就达100多万元。

    三是证明常德的创业环境好。创业8年,李敏于2005年在常德落脚,以常德为基地,向全省各县市扩张,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

    四是流动人口虽然不是本地人,但用付出和努力证明了自己。他们对常德经济和生活是有贡献的,值得我们尊重。

    这个专栏采写对象多,勾画出了人间百态中的特殊群像;涉及范围广,揭示了时代大潮下观念革命的深刻影响。跟随记者的脚步,听着记者的讲述,一个个寻常的面孔以特写的镜头闯入读者的眼帘,每一个故事,呈现的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生活轨迹。质朴的文风,悉心的记录,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令文字散发出浓浓的烟火气,而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极好地确立了平实而亲切的风格。读过之后,让行走于市井之中的广大读者,再看到每一个以诚实的劳动谋取生计的异乡人时,有了更为悦纳的情怀。

    万勇威、廖月福夫妇,一个湖北人、一个广西人,两口子在这座城市里开着一家小店,无亲无故,生意一直很清淡。自从把刊发了他们故事的报纸张贴在店里后,光顾的人多了,生意也变好了。最让他们惊喜的是,一位失去联系多年的亲人居然在网上看到了这篇文章,通过记者找到了他们。对万勇威、廖月福们来说,媒体的关注,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而媒体的影响力,能让一个普通的小人物感受到幽微的光和热,让他们在一座城市里多了一份认同感和安全感,善莫大焉!

    《讲述·流动的中国》的主人公,大都来自农村,远离自己的家乡,生活在举目无亲的城市,有着强烈的漂泊感,他们想要获得成功要比当地人付出更多的勤奋和努力。随着专栏报道见报,让流动人口这个群体凸显出来,读者对这些生活在常德的异乡人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同时,他们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在采访弹匠左洪兵的幸福生活时,记者开始关注:他们的孩子呢,在哪里受教育?他们的父母呢,谁照顾?加工棉絮,这么多粉尘、飞絮,健康有保障吗?他们的房子呢,能享受到廉租房的政策吗?……

    让人欣慰的是,《讲述·流动的中国》对流动人口创业经历和生活状态的展现,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常德市当时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专门找记者了解情况,并要求相关部门对生活在常德的流动人口租住房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常德市调整公租房政策时,不仅考虑到了流动人口,还向流动人口重点倾斜。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条例,对重点区域的流动人口子女给予特别关照。政府的这一系列行动,极大地温暖了异乡人的心,也让其对媒体的呼吁充满感激。

    (作者系常德日报传媒集团主任记者)

    责任编辑:郭潇颖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十一 解“渴”
如何规避正面报道引发的负面效应
传媒服务力:推动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
讲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
提高电视证券节目收视率和影响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