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助力脱贫攻坚 彰显使命担当

● 王冬梅 《 新闻战线 》(

    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充分发挥“媒体助政”的重要作用,运用多种新闻表现手法,及时报道成效、挖掘典型、发现亮点、推广经验,既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驻村帮扶,又提炼升华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果,更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遵循。

    从差异化入手,从时度效着力

    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整合旗下媒体,发挥不同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从差异化入手,从时度效着力,创新报道手段,丰富报道内容,拓宽脱贫攻坚宣传路径,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营造了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果。

    平顶山日报强势推出脱贫攻坚专栏,准确解读党和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政策要求,生动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脱贫攻坚的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脱贫攻坚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同步推送到网上,提升宣传报道的整体效果。

    一版推出专栏《打赢脱贫翻身仗·强化督促检查 加快转型发展》,运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图表等多种报道形式开展宣传,文字报道与视觉报道比翼齐飞、动态报道与深度报道相互配合,使脱贫攻坚报道更加生动活泼。截至2017年10月底,共推出近150期,发稿近300篇。除报道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外,还展现了优秀第一书记的风采。《河南报刊审读》第8期中,题为《展现第一书记的时代风采——〈平顶山日报〉迎接党的十九大报道亮点评析》的审读员文章,充分肯定了平顶山日报在脱贫攻坚报道中聚焦第一书记的做法。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平顶山日报把《砥砺奋进的五年》《长话短说》《脱贫攻坚政策知识》《砥砺奋进的五年?扶贫一线展风采》《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乡村行》《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记者蹲点》等小专栏融入其中,丰富了内容和形式,起到了更好的舆论引导作用。还注重发挥评论的旗帜引领作用,根据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不同阶段的要求及时配发评论,深刻阐释脱贫攻坚的政策部署、目标任务、方法举措,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形成了宣传报道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互联网时代,移动化给放大传统媒体声音创造了新的契机。在脱贫攻坚的宣传报道中,网站、手机报、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结合各自平台的特点,运用图文、视频、H5等传播手段,更精确更及时地宣传脱贫攻坚工作,并使其覆盖更多的群体。河南手机报平顶山版推出脱贫攻坚专刊,平顶山传媒客户端开设脱贫攻坚专栏,宣传脱贫攻坚的政策要求。晚报的新浪官方微博也设置相关栏目,利用微博内容短小精辟、形式活泼的特点,发布精准扶贫方面的内容,积极与用户互动。

    全媒体推送,使脱贫攻坚报道全面而深入,为全市脱贫攻坚全面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市委市政府的发展中心大局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彰显了党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使命以及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身”入有深度,作品有温度 

    “不是在采访,就一定在采访的路上”,这既是所有新闻人的工作状态,也是平报人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采访报道的真实写照。集团统一策划,集中调度,选派业务能力强的记者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贫困村群众交流情感,体察农情,记录脱贫攻坚的时代律动,采写刊发了一大批鲜活的脱贫攻坚一线的新闻,推出了一批事迹感人、精神可嘉的先进典型人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是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走转改”的成功尝试。

    2016年11月8日第17个中国记者节,集团精心策划,组织记者赴10个贫困村深入采访,用文字讲述脱贫故事,用镜头见证贫困村的变迁,用真诚传播温暖的爱心。当天平顶山传媒客户端率先集中刊发图文、视频报道:永远在路上|记者节,我们在扶贫现场,第二天平顶山日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重磅推出《记者节 行走在脱贫攻坚路上》。记者通过对贫困村的实地探访,一方面讲述了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和脱贫故事,另一方面展现了脱贫攻坚领路人和脱贫致富先进个人的风采。2017年11月8日第18个中国记者节,正值全国上下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热潮,集团组织记者深入贫困村采访,记录十九大精神的宣讲情况和脱贫攻坚的进程。11月9日,平顶山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发报道——《宣讲十九大 全力促脱贫——记者节乡村采访记》。两次记者节采访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都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即时推出,形式活泼,现场感强;第二天,平顶山日报集中刊发,每篇报道都配有记者现场采访时的图片,整个报道图文并茂,有声势,有气势。这两次记者节报道策划大气严谨、视角独特新颖、内容朴实生动、呈现丰富多元,彰显了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融合传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把开展脱贫攻坚报道作为践行“走转改”的大练兵,记者们沉下去,深入贫困村挖掘采写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新闻,既有对贫困村的实地探访,又有脱贫典型的剪影;既有驻村工作队员的心声,又有社会各界帮扶贫困村的故事,巧选角度,以小见大。平顶山日报还选取了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贫困村,进行一个月的蹲点采访。两位记者吃住在村,采写了多篇反映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所思所想的稿件,并同驻村第一书记一起想办法为村里解决问题,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搭建公益平台,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

    在围绕中心、做好宣传之外,如何为脱贫攻坚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呢?经过考虑,决定借助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发挥报纸和新媒体的优势,搭建精准扶贫公益平台,推广贫困地区农产品,既是渲染气氛,更是凝聚社会力量,畅通社会各界援助渠道,打通脱贫的“最后一公里”。2017年6月开始,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和新媒体矩阵免费发布时令农副产品信息,依托中国报商联盟和河南省报业冷链宅配联盟,运用同城物流配送队伍,开展“网上订购、网下配送”,并通过读者俱乐部组织读者开展“献爱心?体验采摘”活动,吸引社会广泛参与,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销售时令农副产品。

    大年沟血桃是扶贫公益平台发布的第一个农产品信息。大年沟村是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县熊背乡9个贫困村之一,全村贫困户32户。血桃是大年沟村的特产,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口感甘甜,营养丰富,因其果肉血红,故称血桃。但苦于“养在深闺无人识”,销路不畅,村民的“钱袋子”仍然没有鼓起来。为引导贫困户尽快脱贫,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明确了产业脱贫之路,大力发展血桃种植。村里成立了血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183户农户参加。血桃熟了,如何销售实现利益最大化,成了摆在扶贫工作队面前的问题。6月20日,视觉摄影部主任李志勇来到大年沟村拍摄专题图片,当天下午平顶山传媒客户端以图片、视频的方式推出了报道。接着,平顶山微报、掌上鹰城、河南手机报平顶山版等新媒体平台和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陆续刊发了这一消息。随后,日报、晚报在一版连续免费发布销售广告,新媒体各平台以图片、视频的不同形式发布。在前期平台宣传火爆售卖的基础上,集团发行部组织读者到大年沟村开展采摘活动。社会各界踊跃采购、品尝,加入“献爱心、助脱贫”行列,大年沟血桃很快售罄,销售收入近300万元。

    有了大年沟血桃的销售经验,6月27日发布了叶县刘文祥村油桃,7月4日发布了鲁山县背孜村的灵芝,7月18日发布了叶县刘文祥村的黑李……这些举措不但解决了当地贫困户的销售难题,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扩大了媒体在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系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冷  梅

新时代需要这支“轻骑兵”
助力脱贫攻坚 彰显使命担当
新时代做好民主党派宣传的几点思考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疆对外传播
融媒体时代:一场技术与力量的变革
脱贫攻坚报道,精准策划与精确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