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于细微处见精神

——《锦绣纪》(海外版)创作谈

● 孙 欣 《 新闻战线 》(

    无论古往今来、无论东西南北,人们都热爱自然的神奇造化,都追求美好的情感和幸福的生活。开掘和表现人类共同的情感,将叙事架构从宣传思维转向故事思维,是一部纪录片能够被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政治背景的人们共同接受的“灵丹密钥”。

    欧洲人曾称中国为“丝国”。因为丝绸,他们对富庶、神秘的东方充满想象。如今,乘“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将镜头拉回原点,记录当代中国与蚕桑技艺、丝织艺术相关的人和事,借此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乘势而上,也是电视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此处“民族的”指称更多的当是民族的内容,而其形式一定要让世界看得明白、听得懂。对于国际传播来说,历史文化类的纪录片如果偏好宏大叙事往往会过于复杂高深。所以,国际表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由大化小,再以小见大。《锦绣纪》(海外版)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概而言之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深入讲好“这一个”故事

    创作伊始,我们就定了一个目标,要聚焦现实的“活力中国”,不只要讲述历史文化,更要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镜头记录梦想。

    《锦绣纪》(海外版)是三集同名纪录片用于外宣的精简版。节目由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联合摄制,2015年年初正式开拍,历时近两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更远赴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版有针对性地做了人物故事的浓缩,从人物出发,以故事切入,做到了两个涵盖:一是丝绸盛产区的地理覆盖,二是丝织品种和丝织人物的多样化呈现。

    丝绸是中国特产,它长期助力了传统中国的经济繁荣,自然也就形成了很多盛产丝绸的地区。我们从东部沿海自北向南再至西南,做了较完整的呈现,聚焦北京、山东昌邑和潍坊、江苏苏州、浙江杭州和桐乡、广东顺德、贵州黔东南,乃至西藏林芝地区。这样布局,目的是为了说明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丝绸生产大国,而地理分布也能从一个侧面带出丝绸历史的脉络。

    节目正片一开始讲述了贵州黔东南苗族老人耿老木制作“百鸟衣”的过程。苗族人让蚕直接把丝吐在木板上,揭下来就是一块丝绸,然后在丝绸上绣花,那些神秘的花纹据说记录了苗族人作为蚩尤的后代迁徙的过程。这段生动记录描述了丝绸的源头之一。蚩尤的后代养蚕而不缫丝,中原地区则保留着养蚕缫丝的千年传统。节目很快将镜头跳转至东部地区。4700多年前,浙江钱山漾的先民就用缫过的丝织出了最早的平纹织物——绢。如今,山东昌邑的魏耀林正用这样的绢帮助张氏父子完成百只风筝“百鸟朝凤”的心愿……就这样,节目将中国丝绸的溯源和发展埋藏在具体的人物和故事中,用今人说古人,更真实也更生动。

    以蚕丝为原料纺织出的织物多种多样,每个丝织艺人穷尽一生也只有可能将其中一种做到极致。节目涉及了纱、绢、杭罗、莨绸等织物,还讲述了风筝、汉服、时装、刺绣等具体运用,当然,我们关注和聚焦的还是这一片锦绣后有故事的人。节目以人物讲织物,用技艺显情谊:魏耀林对手工织绢的固守、张氏父子对绢制风筝的情有独钟、郑英和邵官兴对杭罗的推崇、梁子夫妇对莨绸神奇魅力的探寻以及余福臻和梁雪芳对刺绣艺术的极致追求和创新突破……

    唯有深入基层、亲临现场,才能收获真实,才能赢得真实传播。在中国盛产丝绸的广袤大地上,活跃着一批用生命与丝绸结缘的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区域、操持着不同的技艺,做着各自的探索,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和情感,其丰富性往往出人意料。他们是个体,也是一个群体,通过他们可以由微观见宏观、以生动见深刻。

    创新节目影像和叙事方式

    节目讲什么很重要,怎样讲也同样重要。讲好故事,其实是一门“发现的艺术”。《锦绣纪》(海外版)发现了一群以丝绸为生、以丝绸编织梦想的人,同时也用优质的影像发现了丝绸和技艺本身。

    节目全程使用4K高清数字摄像机拍摄,积累的素材量近40T。一缕蚕丝至轻至柔,一方织物千丝万缕,节目很多地方都用了百微镜头,甚至自制了超微镜头接环,而随着接环增多,镜头稳定难度提高,即使自制了沉甸甸的云台,拍摄时,一次呼吸仍会捎带镜头微颤,所以很多镜头都是摄影师屏住呼吸完成的。

    对蚕丝和丝织物很多人司空见惯,但在这个节目中,很多微观的呈现还是会带给你惊奇和惊喜。一根蚕丝的截面直径0.02毫米,肉眼很难看清,而其截面竟是两个三角形;特殊成分的淤泥和植物结合,能神奇催生织物新的质地和色泽;用来刺绣的丝线已是很细,但在微距镜头下竟是许多蚕丝绞成的一股;绣金鱼的尾巴,要将一根丝线抽出1/64;小蚕从细如菜子的卵壳里挣脱出来,原来历尽艰难……这些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影像,拍摄起来颇费周章。拍摄小蚕出卵壳,要彻夜守候。而第一次拍摄效果欠佳要再等一年,一个镜头,拍摄周期常常跨两年。

    要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打造国际化的影像品质”是必备的条件,中国的电视人正在努力缩短与国际的距离。这样的努力也体现在故事的讲述方式上。

    《锦绣纪》(海外版)片长40分钟,包含了6个大故事和4个小故事,涉及13个主要人物,节目采取碎片式的叙事策略,故事与故事相连,其间有连缀也有跳跃,有的大故事还套有小故事。如在讲述清华大学教授李薇寻找薄纱用于舞台表现的故事中,我们插入了西汉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的复织故事,既带出历史,更聚焦于古今对话和碰撞。

    人物故事的展开,大都增加设置了人与人的关系,注重用人物关系来推动故事。其间,编导会有一些不影响真实性的干预。如拍摄风筝艺人张氏父子时,儿子张建民原本并没有打算在当年父亲生日时帮父亲完成百只风筝“百鸟朝凤”的心愿,我们提议他将计划提前,与料想的一样,这件事触动了父亲张克杰情感的爆发。当手工丝绢风筝迎风放飞的时候,90岁的老人接过风筝线,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

    自由跳跃的碎片化的叙事使节目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节奏,能够有效抓住当代观众的注意力。当然,创作者也要注意不能使节目因此滑向琐碎和凌乱。《锦绣纪》将众多的人物和故事连缀在一起,用的是一根情感的线索,无论古往今来、无论东西南北,人们都热爱自然的神奇造化,都追求美好的情感和幸福的生活。开掘和表现人类共同的情感,将叙事架构从宣传思维转向故事思维,这是一部纪录片能够被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政治背景的人们共同接受的“灵丹密钥”。

    以工匠精神彰显中国精神

    人物、技艺、故事、情感,最终凸显的应是精神的内核,一部讲述蚕桑和丝织的纪录片,彰显工匠精神应是题中之意。

    魏耀林用丝绸厂机器化生产的盈利所得,维系着手工织绢脆弱的延续,甚至制绢用的刷子也成了他一心想要恢复制作的宝贝;马王堆素纱襌衣的复织用了13年,当代人为之绞尽脑汁、屡败屡战;邵官兴是如今唯一掌握杭罗全套织造工艺的人,保护和传承这份带着家族记忆、祖先温度的技艺是他生活的全部;梁子夫妇将自然的神奇造化与T台的时尚设计结合在一起,痴迷于传统的现代复兴;刺绣界的“猫王”余福臻将最好的时光和技艺献给了国家,退休后她要为子女绣一幅作品,留下妈妈的牵挂;从乡镇走出来的绣娘梁雪芳如今是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她的苏绣创新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这些不平凡的普通人,展现出来的不只是工匠精神,还有勤劳、智慧、善良、坚韧、创新和奉献等,他们用行动和梦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汇聚成真实可感的中国力量,增强了文化自信。他们的坚持、追求和梦想,也第一时间感动和鼓励了节目摄制组,以徐小卉导演为首的同仁们始终要求自己秉持电视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信仰追求,以对等的工匠精神去记录那些不知疲倦、令人尊敬的创造者们,不仅以艺术审美的眼光,也以科学求证的方法注重每一个细节。讲好中国故事,镜头中要有人,笔下要有人,心中更要有人。我想,节目创作者的真诚也是实现成功的国际传播的一个先决条件吧!

    (作者系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编导) 

    责任编辑:武艳珍

中国新闻奖评选若干问题的理性释诉
厚重独特:中国新闻奖的底色和基因
用“小切口”讲好“大故事”
文字的力量来源于思想
摆出最有力的事实
于细微处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