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核越硬,故事的切入点越要“软”。记者精心选择通讯作为“讲故事”的载体,将“历史”和“人物”这两个重要元素设置为文章的呼应点,高度聚焦“人与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将“告别”和“新生”作为连缀细节、情感等元素的叙事主线,用现在照亮未来,赋予整个故事充满希望的延伸感。
对于新闻,比的不是谁发得早,而是谁发得好。这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信奉的原则,他写下了《百年孤独》这样的鸿篇巨制,也是一名长于观察的记者。无可否认,不论是在他们那个时代,还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新闻行业的本质要求从未改变:一是创造力,一是深刻性,同时还要将这两点巧妙融入讲故事的技巧当中。
2017年11月,经过层层筛选,山西日报《别了,白家庄矿》一文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一等奖。回首文章采写过程,在宏大时代背景下,党报记者用“小切口”讲“大故事”的创新之路清晰可辨。
积累是前提条件
2016年以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工作,其中,工业领域“三去一降一补”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各省市主要工作内容。有关方面的新闻报道不胜枚举,但是在新闻题材的多种角度中,找到“小切口”,讲好“大故事”,则是见功力的事情。
《别了,白家庄矿》一文出彩之处在于立足当下、饱含希望、寓意深远,体现了记者深厚的行业报道经验和知识积累。文章聚焦煤炭行业“去产能”这一大话题,回顾山西几十年的采煤史,将一年之内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这一重大事件带给山西的巨大影响,融时代变化、山西贡献、矿工深情于2000字的通讯中,写作风格独特、叙事技巧娴熟。
2016年10月,山西年度煤炭去产能提前圆满收官。关闭煤矿25座,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第一。山西煤炭去产能在全国力度最大、贡献最多,直接扭转了全国的煤炭供求关系。
煤的问题一直是山西最大的省情,煤炭牵一发而动全身。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一直是山西对国家的责任,自始至终,初心不改。山西积极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去产能”过程中,体现出使命、责任与担当。这是该通讯的主要写作基调,而这种基调则来源于记者多年对全省宏观经济和煤炭行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2016年,结合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山西日报推出《经济工作着力点述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年间》《新常态下的山西煤炭走势分析》《大力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栏目,以消息、述评、评论等多种形式深刻剖析当前经济形势,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及时反映全省经济工作动态。《去产能下的山西担当》《市场倒逼下的山西路径》《去产能做好“加减法”》《高端化和精细化的“突围”》《山西煤炭如何涅槃》等一批优质稿件的出炉正是记者们在此类新闻话题上的反复积累和精炼加工。
当年的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后,记者并没有满足于仅完成报社布置的“大稿子”,仍几上矿山寻寻觅觅。为什么呢?在与行业管理部门人员的交流中,在对煤矿企业相关负责人的采访中,在和煤矿工人不断的接触中,记者有感于山西煤矿工人几十年的付出和贡献,有感于去产能安置职工任务的艰巨和不易,想讲一个与众不同的、大事件之中的“人”的新闻故事,想表达一种“情感”。功夫不负有心人,记者敏锐地捕捉到在去产能大潮中关闭的一座80年老矿中的两对矿工父子,他们正是“典型煤矿的典型代表”。
新闻核心在“人”
新闻内核越硬,故事的切入点越要“软”。
一直以来,工业经济领域的报道是新闻报道方面的难点,难在核硬、面广、数据多、专业性强以及叙事角度有限、共鸣群体范围小等。党报推出的重头稿件虽然内容充实、结构丰满、承载意义重大,但是往往面面俱到、点到为止,不能在情感方面引起读者群体的广泛共鸣,传播效果不佳。
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现。好的新闻叙事能在有限的篇幅中既表现出对新闻加工的创造力,又能通过刻画人性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山西在全国率先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一个宏大的新闻背景。在这个背景之下,发生的归根到底是人的故事。关闭煤矿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人往哪里去,是其中的核心问题。
写作中,记者精心选择通讯作为讲故事的载体,将“历史”和“人物”这两个重要元素设置为文章的呼应点,高度聚焦“人与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将“告别”和“新生”作为连缀细节、情感等元素的叙事主线,将四个人动态的瞬间用具象的描绘定格下来,使文章呈现出叙事元素的多样性以及一定的情感张力,并回答了“人往哪里去”这个核心问题。文章的最后,用“现在”照亮“未来”,赋予整个故事一种充满希望的延伸感。
要素设置至关重要
范长江参加过南昌起义,是第一位报道红军的国统区记者,抗战中他是活跃在各战区的战地记者。周恩来同志在给他的信中写道:“听到你饱载着前线上英勇的战讯,并带着光荣的伤痕归来,不仅使人兴奋,而且使人感念。”范长江之所以写出令周恩来同志都为之感念的新闻作品,正是因为他是一名真正出现在战场上的新闻“战士”,他对于新闻细节的描写能给人带来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
为了写好《别了,白家庄矿》这篇通讯,记者多次整理、翻阅、研读前期采访过的内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煤矿办公大楼的办公室,在封闭了的矿井前,在温暖热闹的矿工家里,在电话里,记者多次接触并采访新闻主人公,实地观察白家庄矿的主副矿井,用脚步丈量矿工们从家里到矿井的路程,认真倾听新闻主人公每一句话语,用眼睛、用耳朵、用笔墨、用心灵记录下大量令人感动的细节,还原了几代煤矿工人的生活生产场景。
美国记者富兰克林曾获普利策新闻奖,他认为“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因为主题和故事性质的原因,《别了,白家庄矿》一文并没有强调戏剧性和兴奋感,但开篇从具体时间和细微情节入手,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拉近了读者和故事主人公之间的距离,展现出新闻故事的质感。
为了增强故事的现场感、连贯性和完整性,记者尽量淡化自身存在感,通篇采用细节描述加人物引语的写作手法,用镜头般的白描为读者还原一座历经80年风雨洗礼的煤矿及其具有代表性的矿工形象,歌颂了煤矿工人对家乡、对煤矿的热爱。
文章中,记者还刻意保持了一种语言表达上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文中三次出现“别了,白家庄矿”,起到了四个作用:一是呼应文章主题;二是分隔不同故事叙事区;三是层层递进,推动情感上的堆叠和释放;四是通过相同文字的重复,构建了文章的节奏感,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不同的优秀新闻通讯叙事风格不尽相同,但都会在人物故事的包裹之下,展现出主题核心风貌,既打动人心,又引发思考。因此,在找到了“小切口”这个讲故事的法宝之后,党报记者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新闻思想的要求,在体裁、内容、方法等方面,持恒心、下功夫、勤思考、多积累,寻找创新的切入点,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丁伟跃系山西日报总编辑,张临山系山西日报工交部副主任,冷雪系山西日报工交部记者)
责任编辑:武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