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副刊随笔,以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并有真知灼见、有哲理思辩、有情致趣味等特点,受到读者欢迎。散打随笔,嬉笑怒骂,自由洒脱,写法很“野”,但根本目的,还是倡导社会的真善美。
关键词:随笔 方言 幽默
当下国内的报纸副刊中,以“我”为主的随笔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以“我”现身说事的笔记、杂文体裁也日益繁盛。社区、邻里、宠物、美食、旅游、行车、校园、读书、美容、情感等各种题材,都可以“随”意娓娓道来。
南方都市报 《城市笔记》刊有大量随笔,作者多为草根和平民人士。内容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以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点滴遭遇和经历,真实反映了时代给予个体的烙印。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就像一桌丰盛佳肴,杂是它的特色,题材上多为描述个人日常生活和经历,轻松风趣,读来是一种享受。北京晚报副刊《闲事》,通过一些有趣的社会故事或人际关系中的奇人奇事,反映另类人性的现实困惑,其中对儿童成长、教育的启迪十分明显。
笔者供职的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于2017年初开启《老茶客》专版,刊登了许多具有巴蜀方言特色的趣闻掌故,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在全国副刊中有异军突起之势。
严肃题材 轻松表达
这些年,作为报社副刊编辑,我一直在尝试一种“散打随笔”的写作,也频繁著文发表在国内主流报刊上,仅2015年、2016年就刊发了60多篇,还在一些报刊开设了专栏,如北京晚报《贵哥花搅》、华西都市报 《平平发招》、丹东日报《西南飞鸿》、《莫愁》杂志《行走》、《晚霞》杂志《贵哥说事》等。
成都是一个著名的休闲城市,成都乃至四川人的风趣幽默如麻辣鲜香的火锅一样,口口相传。街头巷尾、茶肆酒馆到处都可以听到让人会心一笑的“段子”。这也是我尝试散打随笔所依赖的文化土壤。尽管可能属于副刊中不够主流的“野路子”,但我的散打随笔已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仅2015、2016年度,就有十多件作品获得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副刊类)。
必须说明,散打随笔的文风特别讲究“度”的问题——既要写得妙趣横生,让人看了悟出些道理,又不能流于肤浅的滑稽搞笑。老舍就曾提醒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论斤卖的地步,讨厌是必不可免的。”
社会责任感是副刊随笔作者不可或缺的品质。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出于旅游开发、攀附名人、“祈福避邪”等原因,随意改动所在地方的名称,为此,我写了一篇《地名是文化,不是“小姑娘”》:“我们生长生活之地的名字,是记录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本应对她怀有仪式般的尊重,不能轻率改来改去,就像你不能把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改成《软妹子小鲜肉森林约爱》,把鲁本斯《银河的起源》改成《胖女人在喂奶》。此文刊发于中国文化报2015年7月3日《美文/副刊》版,后获得2015年度四川省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和2015年度四川新闻奖二等奖。
2015年初,我在丽江邂逅了“茶马王故居博物馆”馆主老王,聊了大半天。回蓉后,结合丽江旅游开发热潮中,外地人大量租用当地民居,使古老建筑风味被“透支”的窘相,用轻松风趣的笔调,写了《茶马王第五代传人:坚守280年纳西古建筑活化石》,刊发在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3日《文化遗产》版。此文获2015年度四川新闻奖一等奖(副刊类)。
近年来,许多人对见义勇为漠不关心,当家长的更是教育孩子要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写了《爱管“闲事”的孩子》,刊发于香港 《大公报》2016年8月23日《大公园》上:“陶陶是在他爸爸的耳光下‘茁壮’成长的。小家伙被扇耳光是因为他有个大毛病:爱管闲事……陶陶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个男人将手伸进一女人的包里。他仰起脑袋瓜儿猛摇爸爸的手:这算小偷吗!全车人都被这话吓得眼睛朝外……”很多读者说,这篇文章看似轻松其实读了难过。他们由此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家长都这么自私地管束自己孩子,那孩子长大后还是个男人、还有点血性吗?
好的散打随笔,嬉笑怒骂,自由洒脱,写法很“野”,但根本目的,还是倡导社会的真善美。
生动方言 助力讽刺
成都人说话风趣幽默,尤其是方言,往往在不经意的几句话中就透现人生智慧。我写的随笔《方言,一场语言的旅行》,运用大量方言语句,被川渝读者津津乐道:“成都老婆不一样,你回家晚了,进门,老婆她不骂,她穿着红色抹胸眼波如水地望着你,好像你下辈子都是她的月光爱人:‘回来啦?回来爪子嘛?耍噻,二楼那妹儿那么乖,你耍安逸了带回来一起住噻。’软语呢声中,你怀疑遇到五毒教主何铁手,被她纤纤玉手握着的淬毒铁钩干掉了——连续20天你只能像个粽子一样蜷缩在沙发上。”该文刊发在华西都市报2015年1月11日《宽窄巷》版,后获得2016年度四川省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
电视征婚中不乏炒作之人。这类人,基本上没能力靠人品和魅力吸引女孩,更多是想利用媒介达到出名的目的。题为《电视相亲,那些坑爹的表白》的随笔,刊发于北京晚报2015年12月8日37版专栏后。文中,我用了许多外地人也看得懂的方言讽刺出位者:“(征婚)达人被电视台记者簇拥着来到闹市。他看到一水蛇腰美女在参加舞蹈选秀,忽然飚上去跳肚皮舞,说是伴舞。美女脆蹦蹦儿呸他一口:哥子你牙齿焦黄假装内行,明明像个做卷帘门的,还冒充拉双眼皮儿的美容师。”
多年的编辑工作中,我发现,现在很多人写随笔只求“主题高深”,不接地气,也忽略了可读性,写出的东西淡如白开水,读者不怎么喜欢读。
漫画笔调 写活人物
漫画式描写法,是随笔里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法。特点有三:一是抓住能表现性格的外貌特征,简笔勾勒;二是夸张和比喻手法的运用;三是有画面感。我们所熟悉的鲁迅先生就是文学漫画大师,他善于抓住人物特征,用白描笔调勾勒出人物的画像,以表现其性格特征。
成都有个著名的娱记老杜,这个五十七八的男人应该是目前国内抓独家新闻最多的记者,他的“自私”和敬业达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对此,我著文道:“《阿飞正传》里说: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的,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我常想,这话套在老杜头上是最合适不过的——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明星大腕的瞎折腾,夜幕下,就永远有杜特工背着大黑包悄悄出动的脚步声,就像堂·诘珂德永远追逐着他心中的女神——菜农女儿杜西尼娅。”此文在羊城晚报刊发后,众多明星分享,转载率非常高。这也歪打正着反映了如今纸媒式微的情况下,一个娱乐记者的孤独坚守。
针对音乐选秀节目上“大咖”刻薄指责选手的现象,我在《不毒舌,不名流》一文中不客气地指出:“他们一边拿着不菲的出场费,一边把选秀者的脸面扯下来踩在地上;他们咄咄逼人地向选秀者传达这样的信息:舞台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我们的。”(2016年4月28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9版)
随笔不是小说,不可能过多将笔墨用在人物的细节刻画上,但适当运用漫画式描写等手法,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方面,鲁迅先生给我们提供了好范本。鲁迅善用白描笔调勾勒出人物的画像,以表现其性格特征。如《故乡》中,“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这一自私、油腔滑调的市侩形象呼之欲出。
(作者单位:华西都市报社)
责任编辑:冷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