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新闻工作者,是舆论的尖兵前哨,在传播报道信息的同时,还担负着引导舆论,宣传发动群众,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当前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突显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问题并不可怕,因为世界正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能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们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以及相关报道领域有清晰的认知,积极思考,主动剖析矛盾、发现问题,进而推进问题的解决,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政治、业务素质及履职能力的考验。
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问题意识”
增进问题意识,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开动脑筋,勤于钻研,保持对研究问题、观察事物的兴趣,保持对世界变化、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克服迟钝、保守、懒惰、呆板等不良倾向,敢于打破思想框框和思维禁锢,勇于创新,才能敏感、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增强责任心。树立对党对人民事业负责的精神,树立忠诚履职的责任心,才不会碰到问题绕道走,对问题视而不见,才会主动去思考和探究问题,在碰到困难和阻力时,才有勇气冲破樊篱障碍,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弄个明白。特别是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常会遇到来自各方的阻挠压力,甚至是恫吓威胁,此时若没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担当精神以及仗义执言的浩然正气,是难以完成披露问题、揭示矛盾、抨击邪恶、伸张正义重任的。
加强学习。能否发现问题,与记者的知识储备、专业素养密切相关。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即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根底、群众路线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只要打好这“五个根底”,面对纷纭复杂的形势,才能有底气,才能明辨是非,不畏浮云遮望眼,进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发现和剖析问题。
深入调查研究。自觉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知晓群众是否真正幸福和满足。通过深入现场,吃透“两头”,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以及表象后深层次的复杂问题。随着通讯和传播手段的发达,现在记者下乡采访少了,很多记者喜欢在中心市区打转,或者就是通过电子邮件、语音聊天工具采访,拷贝的东西多了,有现场感的东西少了。而不到现场去,与事实总是隔了一层,难以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难以剖析问题的成因及症结所在。
坚持正确方法,激发“问题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自我否定中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提出疑问,敢于并善于发现新的矛盾,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而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坚持唯物辩证法,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研究方法,激发“问题意识”。
科学求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一些问题的辨识求证同样离不开实践和实验的印证。面对问题,不能人云亦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取实证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认识、解疑释惑。例如,社会上曾传言服用藿香正气水、使用漱口水会导致司机被测出“醉驾”,这一传言到底是真是假?东南早报的“早报实验室”特地联系交警检测机构,买来藿香正气水,让一些志愿者服用后进行试验。测试发现志愿者A喝下一支10ml的藿香正气后,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数值为440mg/100ml,这个数字是醉酒驾驶的5倍多。不过2分钟后,即降为23mg/100ml,但仍属于酒后驾驶。8分钟后,数值落回平均水平,13mg/100ml。10分钟后,数值重新变回0。早报据此报道《开车前东西不可乱吃 小心躺着也中枪“被酒驾”》,这样的报道真实可信,也提醒广大司机重视这一问题。
质疑求真。问题意识的产生,需要以实事求是精神为底蕴。不文过饰非,不做表面文章,不怕得罪人,不为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者当“托”,如此才能揭示问题,直指真相,防范和避免虚假新闻的出笼。开展舆论监督,须敢于质疑。面对官方的解释,应该质疑求真:是确实如此,还是在敷衍应付?记者必须穷追不舍、盯住不放。
联想探究。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诸多事物会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如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依此进行对事物的研究与探索,联想越广泛,思考越细致,问题意识将越强烈,发现问题也越深刻。例如泉州晚报曾刊发一张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的图片,称晋江年出口胡萝卜超过5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胡萝卜出口基地。图片见报后,总编辑林耀平在编前会时由此产生了一连串疑问:晋江以民营经济为主,村民少有种植胡萝卜的传统,为何这里会成为最大胡萝卜基地?为什么产业转移会转到晋江,而不转至其他地方?农民种植收益如何,是否形成产业?记者通过深层次调查,分析得出胡萝卜应该进行深加工,做胡萝卜汁或胡萝卜粉等产品,延长产业链才能真正提高附加值。就这样,从一幅图片引发联想,层层递进,最终催生了一组经济报道,报道在联想中得到了发掘和升华。
互动呼应。记者是读者的耳朵、眼睛和嘴巴,要替读者去听去看去问,要当读者的代言人,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因此媒体应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群众所关注的,正是媒体应该聚焦的。去年1月上旬,昆明长水机场因浓雾航班延误,导致近万旅客不得不在机场连夜等候,乘客通过微博等渠道向媒体投诉,表达不满。新华社驻昆明记者及时赶到机场采访,发现造成这一严重滞堵情况的原因,除了天气因素外还有信息沟通不畅、没有及时告知和疏散以及应急安抚措施落实不到位等主观原因。新华社随后发文《雾!误!悟?》,指出浓雾和雾霾并不可怕,对异常天气掉以轻心、漠然以对,没有应急准备才是出现严重失误的责任所在,并希望有关部门能吸取教训,借此有所醒悟。
讲求表述方式,凸显“问题意识”
好的内容应有相应相称的表现方式,才能达到最佳表达效果。问题报道也应如此。
使用设问的结构。主标题可以用疑问句来引发悬念,再在文中予以解答。文中的小标题可以同样用疑问句,或采取一问一答的设问句式。人民日报的问题报道经常采用这种设问式的文本结构,比如报道长春经园区建农村养老大院,让群众能居家养老的新闻时,报道三部分内容的小标题即用了三个设问,也替读者提出了疑问:一、“大院怎么建?”答案是:盘活闲置资源,资金多方化缘;二、“建起来怎么用?”答:老人走出门,服务送上门;三、“有啥难处吗?”答:欠账比较多,难题还不少。这三个问题详细解答后,整个事情的脉络走向,读者也就一目了然了。这种设问式的结构,也是很管用的写作方式,有行家对一些初学者说,如果不懂得写问题报道,就设身处地地替读者想一下,拟出他们最关心的三四个问题,把这些问题解答清楚,那么文章也就出来了。
选用对比手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同类或相近的事物可以通过比较产生反差,进而揭示问题的实质。比如,夏天到来,台州体育中心跳水游泳馆泳客爆满,最高峰有800多人,但与泳池相配套的厕所却并不显得挤,甚至少有人光顾,台州日报记者在现场观察测算后,刊发报道《泳池人满为患相邻厕所却冷冷清清,奥秘何在?》,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即有不少人在泳池中就地方便了。泳池人“多”、厕所人“少”的对照,让人看到了泳客的素质!
以评论点睛。问题报道以揭示弊端、指出缺陷、呈现不足为主旨,以求引起各方的重视,促进工作的整改、问题的解决。因此有必要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指出是非对错,体现导向和立场。而相对于客观的陈述,体现立场态度的最佳方式就是评论。可以通过编者按、编后语、短评、记者手记等评论体裁来表明观点,引导舆论,让人明白媒体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廓清迷雾,形成对问题的正确认识。比如前阶段,媒体曝光各地存在销售假鱼翅现象,一时间打声一片,鱼翅市场一落千丈。在人们为这种“打假”叫好时,人民日报的“生态论苑”栏目刊载评论《鱼翅打假 导向有误》,认为出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对公款消费的抵制,鱼翅市场恰应该打真留假、食假保真。保护鲨鱼,当从禁食鱼翅开始,应该公开提倡食用仿真鱼翅。这一观点如当头棒喝,对大多数人的错误认识及时起到了一种警醒和纠偏的作用,也体现了党媒的高度和导向。
(作者系泉州晚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郭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