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问题报道”的表达与深化

● 郜国毅 《 新闻战线 》(

    地方新闻中常见的问题报道,主要反映现实生活中不尽如人意、有悖常理的社会问题。有的对社会不良现象、丑恶行为进行曝光,开展舆论监督;有的聚焦社情民意,反映百姓诉求;有的对突发交通、火灾以及自然灾害等意外事故进行报道,等等。与党报相比,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晚报、都市报与读者的互动性更强,反映群众心声、干预社会生活的问题报道也更多。把问题报道做好,做得精彩,并非在稿件处理中添油加醋,更不是胡编乱造。而是在尊重记者原稿、忠于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采取文字处理、结构调整、主题提炼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缩小问题报道对人们心理、情绪的消极影响,达到揭露问题、针砭时弊的目的;或从中传导出积极、阳光的信息,引起人们的反思,给人警示和希望。

    善用点睛之笔,不做“标题党”

    一个好的标题能使问题报道传神、传情,夺人眼球,所谓“好题一半文”、“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美国汤姆斯基金会编写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生动形象的表述:“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永远无法强迫它喝水。当你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标题制作对于新闻编辑之重要,可见一斑。

    近年来,各地媒体纷纷走向融合发展之路,新闻同质化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受众追求快读、悦读,新闻标题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当各类媒体上大量信息扑面而来时,受众的眼球最先落在哪里,往往是新闻标题“导航”的结果。而在问题报道的标题制作中,如果一味追求“眼球效应”,很容易沦为“标题党”。一度时期在网络新闻中,各种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新闻标题泛滥,引起受众的反感和厌恶。其实,在一些晚报都市报上,早就有了“标题党”的影子。江南晚报上曾有篇报道引起一场风波,原稿标题为《一发廊打工妹投诉:老板要她“接客”》;编辑为求得弹眼落睛、吸引读者的效果,将标题改为《老板要求19岁的她“卖肉”》。在同一语境下,“接客”与“卖肉”词义相同,但“卖肉”的视觉效果无疑更加醒目、更为刺激。报道见报当日,发廊就被当地公安派出所责令关门。面对经济、声誉双重压力,店老板认为报道失实,跑到报社讨说法,闹了一个星期还不肯罢休,在社会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发廊老板与报社“叫板”的底气从何而来?参与调解的民警分析,发廊老板就是在这篇报道的标题上抓住了把柄。从新闻采写角度看,外来妹向报社投诉,是她的权利;记者调查采访是职责所在,报道内容也是客观的。但在双方当事者各执一词的情况下,见报的新闻标题却把投诉人的说法变成了报社的观点,这等于对还没结论的事情下了定论。如此,报社必须承担举证责任,否则就是失实报道。由此可见,编辑善用画龙点睛之笔,首先要在标题的准确性下工夫,必须遵循新闻客观性、真实性原则。在问题报道中,编辑还应多一份职业敏感,多一份责任和担当,用敏锐的眼光从报道中发现正能量的东西,巧妙运用肩题、副题、链接等手法表达出来。这样读者获取的就不仅仅是负能量的信息,还有积极的力量和信心。

    精心组合稿件,提升报道主题

    在江南晚报本地新闻中,《报个料》《说案件》等版面,都拥有大批读者,有的还是名牌栏目。这些新闻线索大多来源于读者的投诉或报料,其中不少为鸡鸣狗盗、鸡飞狗跳、鸡毛蒜皮之事,以问题报道居多。这些无足轻重的“三鸡”新闻怎样打造成名牌栏目?关键在于编辑思路中有一个明确定位,即精心组合稿件,充分调动版面语言,提升报道主题。

    报纸的版面语言,是对稿件、标题、图片、图表以及字体大小等组版元素的选择运用,从中有意识地表达编辑意图和态度,并通过读者的视觉感受传递新闻导向,引领舆情。这在问题报道中尤其重要。一度曾有读者向市里反映,江南晚报上案件多、纠纷多、投诉多,对社会有负面影响。这一投诉在报社内部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晚报要做主流媒体,主张封杀“三鸡”稿;有些人认为建设和谐社区,鸡毛蒜皮无小事,事事乎关民生,这些是地方晚报不可或缺的报道题材。经过一番大争论、大讨论,大家逐渐形成了共识:这就是晚报应区别于本地日报、商报的特色,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因此在当年的改版中,社会新闻、社区新闻、民生新闻报道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类问题报道亦有增无减。

    与成就报道相比,问题报道在文字编辑、版面安排上更让编辑费思量,有意识地把相关的问题报道与表扬稿、成就稿等正面报道稿件组合在一起,通过对比、冲突,深化报道思想,增强传播效果,是江南晚报《报个料》《说案件》新闻编辑最常用的版面语言表达方式。从读者的关注度考虑,一些问题报道常常在晚报上占据头条位置,但在做版时往往不作突出处理。而与其选配的正面报道,可能篇幅短小,但经过编辑加框、配图等处理,却显得较为醒目。这种特殊的版面语言,于无形之中传达了编辑的态度和情感,不着一字,具有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日常积压在编辑库里的,多是问题报道稿件。这时可采用稿件集纳方式,把一组主题相同或相近的问题报道整合起来,通过控制标题字号、篇幅大小等版面处理,弱化问题报道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去年11月24日凌晨,无锡地区突然出现反常天气,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又下冰雹又起雾。多名记者从不同侧面作了报道,分别反映了雷击屋顶、工棚倒地、树木断裂等灾害和交通受堵等问题。为避免连篇累牍“轰炸式”报道带来的副作用,编辑把6篇报道整合为一篇稿件,做了一个通版。这样做既体现了报道深度,满足了读者的知情权,又避免了炒作之嫌。

    提前介入采编,参与报道策划

    平常人们看新闻,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同一起突发事件,不同媒体采访报道的主题明显不同,传播效果也大不一样。原因就在于报道的视觉不同。比如,当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有的报道侧重描述第一现场的情况,忠实地还原故事的起因、过程和后果,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有的在事件中发现和挖掘人性的闪光点,侧重报道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还有的仅把突发事件当作新闻由头,通过对事故发生原因的剖析与思考,对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提出建设性的见解。

    这是因为问题报道的内容是客观的,是真实的存在,可从什么角度来讲故事又具有主观性和倾向性。作为责任编辑,要想从问题报道里“编”出好故事,必须注重采编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不能做事后诸葛亮。特别是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问题报道及其后续报道、系列报道等,不能等记者采访完毕、写出稿件来才提出编辑意见和建议,而应提前介入采编活动,主动参与报道策划。

    对问题报道加强采编策划,不仅有利于报道工作在深度上挖掘、形式上创新,甚至可以引领事态的发展方向,使问题报道传递出更多积极向善的力量。2011年4月在江南晚报的一次编前会上,一条问题报道的线索引起大家关注:无锡礼舍村出现菜贱伤农情况,一批外来种植户因为花菜卖不出价钱而面临严重亏本,有的任由蔬菜烂在地里,有的打算离开无锡另谋生路。如果孤立地看,这就是一条普通新闻,但当时国内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类似情况。受年前蔬菜价格大涨的刺激,不少菜农盲目扩大了种植面积,而开春之后风调雨顺,天气暖和,蔬菜长得旺,最终导致大批种植户卖菜难。在这个大背景下,做好这一新闻报道将产生不一样的社会影响。在记者采访之前,地方新闻编辑便主动介入,就采编思路,甚至连版面、版式安排的设想,一一与记者沟通交流,并一起策划了《“礼舍花菜销售难”再探究》连续报道。一连20多天,先后有7名文字、摄影记者和3名责编参与这一连续报道,相关的文字图片自始至终按照策划方案在地方新闻版上推出来。从《本报呼吁:帮帮这些菜农》开始,到《网上菜场免费为礼舍菜农送货》,最后《礼舍菜农终于喘了一口气》,一共发了10多篇报道,不仅报道了菜农的困境、困惑,还通过新闻报道帮助菜农打开了销路,实现了丰产丰收。更重要的是,在报道中全面剖析这起卖菜难风波的深刻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为广大菜农了解市场规律、把握市场脉搏上了生动的一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在当年好新闻评比中,这一连续报道获得了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南晚报)

    责任编辑:祝晓虎

让新闻平易近人
以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内涵呈现优势
《夕阳红》:“黄金时代”的记录者
党报评论:搭造一间温暖的屋子
传播本土文化,提升地方广播的吸引力
“问题报道”的表达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