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为全球化创造了超越时空约束的物质手段,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都突破了时间秩序与空间结构的限制。英语成为世界各民族交流中不可替代的语言,它不仅成为沟通的桥梁,更为以英语为载体的英美文化的垄断性传播和输出提供了便利,冲击了各民族原有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甚至是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英美文化的传播与话语权的获得有着深层的原因,既有文化理论的思想积淀也有全球化不均衡结构性力量的推动。
文化进化理论是英美文化强势传播的思想基础
文化的传承、传递、演变、扩布可以通过进化、播化和涵化等方式,跨文化交流既可以是文化进化,也可以是文化播化或者文化涵化。①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先进的文化就会对相对落后的文化形成吸引力,后者就会自发地、慢慢地向前者学习、靠拢,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进化行为;当一种文化在另一文化中广泛流传和扩散就形成文化的播化行为;而两种势均力敌的文化互相碰撞、互相交锋直至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产生了文化的涵化。
一般情况下,往往都是这三种方式交织在一起或者某一种方式起主导作用。文化接触可以是暴力性的,如战争的方式,强势文化向另一种或几种文化灌输自己的语言文字、世界观、生活社会习俗等;也可以是温和性的,如不同文化的经贸、艺术、服饰、饮食等互相接触学习。伴随其强大的经济、物质手段,英美文化在与其他文化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将三种方式交织在一起,更多的是软中带硬的进化与播化。
20世纪中期,以莱斯利·阿尔文·怀特(Leslie Alvin White)为代表的新文化进化论学派继承发展了古典进化论学者的思想,认为文化的进化是以能源的获取为标志,文化按照依靠自身能源,即自身体力的阶段;把太阳能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能量资源的阶段;核能阶段的路线进化。文化进化论在西方、东方的学术界影响广泛而久远,至今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文化的进步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可参照的技术指标,但这种思想无疑给不同种族的文化打上了“落后与先进”的标签,不仅成为种族主义进行侵略的借口,也给跨文化交流的不平等奠定了理论基础。英美的强势文化在面对其他弱势文化时,显示出强大的霸权,牢牢掌握着话语权和支配权,弱势的文化只能被动地接受其观念和影响,交流的双方没有流动的空间,长时间“一边倒”的文化传播,甚至造成本民族文化的示微、变异。塞缪尔·亨廷顿从美国价值观优越论的立场出发,将西方的社会和文化模式视为全球普遍化的模式,认为西方文明和价值体系是高级的,其他的则是低级的,其出路和归宿将是与西方文明和价值体系认同。”②他漠视其他文化的言论遭到了很多学者的批判,但冷战结束后的文化竞争、软实力较量,仍然体现了西方的强硬姿态和优势地位,他的言论为推行西方的文化霸权在理论上做了充分的论证,在实践上找到了理由和普及的渠道,一定程度上帮助英美文化成为了世界舞台的主角。
全球化失衡的结构性力量是英美文化取得话语权的直接原因
全球化是一个结构化过程,个人、商业公司、政治组织积极重新安排与重组政治权力,重构发生在全球范围。世界竞技场上活跃着两种主要的力量:一种是“硬实力(Hard Power)”,一种是“软实力(Soft Power)”。硬实力是一种强制的力量,由经济和军事实力支持。软实力是一种合作式的积极力量,通过吸引、劝说等促使他人改变思想、信仰、价值观和行为。传播散布是一种软实力,思想政治的演练和操作更微妙、更精致,比如:外国援助、国际间的外交、新媒介、体育运动、娱乐、博物馆展览和学术交流等。事实上,美国仍占据全球的超级主导力量,世界军费中的一半几乎由美国负责,其跨国企业是经济上影响巨大、政治上强有力的组织,是经济硬实力的表现。③最重要的是全球媒体的软实力,实施、传播软实力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将 “全球化”作为积极进步的一种普遍思想打包“出售”,而对资本主义对立面的东西以消极的词汇来标识和架构。大的媒体公司,比如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影响巨大,它通过跨国有线、卫星网络、互联网来生产和分配信息。在超过30个国家建立广播局,24小时连续的新闻播报覆盖了全世界数十亿听众。CNN不仅报道新闻,而且选择视觉的意象,并决定什么应该强调,什么应该抑制。现代电子和数字技术等无所不在的能力,创造出一个新的媒体环境,对于人们怎样看自己和自己文化在世界中的位置起到重要作用。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无文化边界的媒体环境中,西方国家持续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传播西方的价值观、时尚及风俗习惯,同时还传播着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汉语文化在这种环境中很难输出,得不到全球的重视,其后果就是国外的文化大量涌入我国,缺少了文化输出,所谓的文化交流就变成了文化引进和文化侵略。④
英美文化的传播应引起民族文化的反思自觉
全球化在将多元文化推向同质、单一的同时,也唤起了各民族保护本土文化的热情,也就是说在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人们把自己看做是地球村中的一员,但同时绝不放弃地区、国家、民族的归属感。林顿认为,所有社会都想方设法地永久保持其自身的文化,但通常都是无意识的……只有当一个社会意识到除了它自身的文化外还有其他文化,而且自身文化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才会出现永久保持文化方面“有意识有组织地努力”。⑤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自身文化的先行结构,无法绝对自由地存在于这个世界,先于我们而存在的价值原则、道德规范、知识结构和语言是我们不能否定的制约,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积淀和系统化,同时也是我们认识和阐释现实的前提。直到如今,我们仍在以文化群体的本质特征为标准,来划定某些人是否归属于某一文化群体……一个人必须“拥有”文化,就像他必须“拥有”一个固定居所一样。⑥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的转变过程,全球化不是“西方化”更不是“美国化”,它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一种穿越国界的过程。对西方文化,要有清醒的认识,客观冷静地分析、汲取其中优秀的内涵。如果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就会被破坏与动摇。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会树立威信,伴随着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侵蚀,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就会慢慢被西方鼓吹的梦想所取代。文化自觉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⑦文化自觉需要生活在本民族文化中的人对自身的文化了解、热爱,并能通过反思自省,自觉地走有自己特色的文化道路,这种行为不能仅仅是文化精英的专利,还应该是社会大众的心理愿望和集体无意识。需要每一个人都自觉自愿地喜欢自己的文化,并且内化为自己的文化归属感,不需要激进的造势运动,其文化效果的力度与向度应该在悄然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这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价值判断,关系坚定自己民族文化道路的决心,而且决定着中国文化未来的方向以及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文化结构和认同。
(作者系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讲师)
注释:
①陈先元:《跨文化交流的动因、趋向和形态》,《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②方世南:《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多元并存与双向建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
③ [美]罗伯特·C·尤林著, 何国强译:《理解文化—从人类学和社会理论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
④寇海珊、苟丽梅:《浅析跨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⑤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⑥[美]迈克尔·赫兹菲尔德著, 刘珩、石毅、李昌银译:《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实践》,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
⑦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