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述评等的总称。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就是:鲜明的政治性、强烈的新闻性、广泛的群众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时评彰显报纸个性,触及社会脉穴,是纸媒得以“立言”的根本。
都市报时评的现状和特点
21世纪的前十年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期,也是新闻时评的蓬勃兴盛期。评论作为纸媒的“灵魂”和“旗帜”,以2002年《南方都市报》开设“时事评论版”为标杆,都市报时评开始了又一次时评复兴高潮,成为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引人注目的现象。不论全国性新闻报刊还是地方报纸、党报还是都市报,都纷纷开设评论专栏甚至评论专版,评论撰写队伍逐步涵盖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评论关注的话题更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话题切入视角也更多向“民生”“民情”倾斜、评论的话语方式体现出明显的“平民化”倾向……毋庸置疑,时评越来越发展成一种民众表达、民众言说的实用文体,它的再次复兴定当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都市报时评的现状特点呈现为专版化、题材作者广泛化、人文色彩浓郁等。存在主要问题为重视度不够、作品水平不高、题材单调等。对此我们应采取加大时评的重视和力度,强化写作队伍,本地化与异地化兼顾,加强舆论监督等方法与措施。这对促进都市报时评的发展具有长足的现实意义。
专版化。我国的报纸历来有重视评论的传统,可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报纸评论通常只是以专栏的形式存在,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今日谈》,《文汇报》的《虚实谈》,《新民晚报》的《评论·随笔》,《京华时报》的《声音》等。近年来,随着新闻采集和传输方式的现代化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独家新闻已经越来越少,与此同时,人们又面临着洪水般汹涌而至的海量信息,亟须给予梳理厘清与引导,而这些正是都市报时评的用武之地。因此,一些都市报的时评开始打破“栏”的界限,推出了新闻言论专版。如《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北京青年报》《江南时报》等众多报纸都开辟了每周一次或每周五次的评论专版。
广泛化。首先是题材广泛。时事、科技、政法、文化、人文地理等,各领域重大题材都囊括在内,特别是面对读者所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疑点等问题,都市报时评都进行了激浊扬清、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与阐释。伴随意识形态的自由度的增强,以往视为敏感“雷区” 的话题也不断进入议论话题,从而为都市报时评注入了新的内涵。
其次是作者面广。以往,时评队伍少而精,非一般业内人士所能问津。而今,参与都市报时评的人越来越多,涵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和不同社会群体。其中有学者、专家等精英阶层;更有公务员、职工等市民阶层;有本报评论员、特约评论员,也有读者自身。
再次是观点的开放化。时代的变迁、传播技术的发展表明,越来越多的受众需要对我们周围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发言,而建立这样一个发言和交流的平台,不仅能够满足广大受众实现自己接近权的迫切欲望,而且更是传统媒体面对新兴媒体激烈争夺受众,奋起反击的有力对策。不少都市报改变以往报纸评论唱“独角戏”、“论而不争”的冷清局面,主动吸纳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使时评栏目或版面成为意见丰富、观点多元、思想活跃的开放性论坛。如《京华时报》的《声音》,《南方周末》的《众议》,《南方都市报》的《观点碰撞》等等。
人文色彩浓郁。所谓都市报时评的人文性,即时评要在选题、立论上凸显人文关怀,更注重从人性、人文的角度来关注热点人物、评说热点话题,聚焦转型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内心情感和人性挣扎,多选取与他们的生活、利益相关的问题加以评论,通过为弱势群体代言,来引发广大读者的情感共振与心灵共鸣。
都市报时评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都市报都开设了时评版、组建时评部,但多数是盲目跟风,缺乏对时评的思想认识,更无高屋建瓴的战略高度,导致多数时评深度不够,水准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投入不足。绝大多数媒体虽设置了时评版,但与对其他新闻的投入相比是九牛一毛。原因是对纸媒的生存之本,以及全媒体惨烈竞争下的生存危机认识不足。一些办报者认为,新闻的职责是报道事实性信息,不是传播意见性信息,发表新闻评论或会影响报道的客观性,影响新闻的公正性,因此主张少发评论、淡化议论,而把对新闻事件、事实的评论空间留给读者,让读者去作评论。
题材单调。在评述性新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现实环境的约束、从业者从业理念等诸多原因,逐渐有一批媒体偏离了“新闻评论”的预期轨道,在“新闻评论娱乐化”的方向上渐行渐远。都市报是市民的报纸,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民生在都市报时评中表达得并不充分,对于重大政治事件、经济事件议论相对薄弱,而对体育、娱乐、社会等事件关注渲染较多。长此以往,将会失去报纸的镜鉴引导功能,不利于报纸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题材过于集中于市民的日常生活,显得浅表化,而题材单调会使读者失去新鲜感,使时评成为“易跳读”的内容之一。
当前,一些都市报为了更好地扩大新闻的影响力,片面追求时效性,出现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现象,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评析,发泄的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叫好”或“痛骂”的情绪,缺乏自己深入的理性思考,更不要说独到的视角或见解了,不时有空话套话散见报端,因而出现了“淡炒冷饭”的现象。
网络评论的冲击。新兴互联网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瞬时性、广泛性、交互性、便捷性等特点,对传统新闻传播带来巨大冲击,正在改变着人们已经熟悉的新闻传播方式。网络传播信息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的作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它把传统的媒介传播新闻信息从传者到受者的单向传播演变为同一种公共传播资源,可以为任何上网的人所利用。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受众与传者角色的消融瞬间即可完成。因此比纸媒更快捷、更灵活、更加无所不在。
人才缺乏。都市报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新闻人才,而培养这些新闻人才又是按照“小报”的要求在培养,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即使他们中的佼佼者操持起来依然显得捉襟见肘。都市报“快餐化特征”没有为长足发展准备足够的人才。同时,由于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也使整个社会缺乏思想独立、见解深刻的人才。记得伊拉克战争期间,我们有些军事评论员曾经洋相百出,让国人无地自容。即便是评球这样的技术活,我们的人才储备与发达国家比起来也显得力不从心。而最近的马航失联事件更折射出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挖掘资讯及评论能力的差距。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能否抢在多媒体最后决战关头培养出足够的高素质时评人才,是都市报生死攸关的重中之重。
充斥都市报的注水时评大倒读者胃口,也败坏着中国报业的时评形象。与其滥竽充数,不如少而精,逐步树立报纸的时评权威性。《成都商报》最初就注意到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每天推出时评版,而是厚积薄发,从几年前的每周一版,逐步发展到现在的每周2~3版,逐步树立了“岷江评论”的品牌,每期评论版刊出,每每成为新浪网评论专栏《第一高度》的首页文章。
都市报时评的创新策略
如何强化时评写作,切实提高质量呢?一是要善于抓问题,做到有感而发。时评作者要有新闻敏感,要独具慧眼,见微知著,透过生活表象,感应时代脉搏,发现和抓住更深层次的问题,善于抓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与此同时,要做到小中见大,有感而发。时评作者应把目光更多投向百姓关心的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和问题上,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事实中引出深刻的道理来。要深入浅出,在感情上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是内容涉猎要广泛,不能止于就事论事。时评的作用是阐述时代的新声,弘扬社会正能量,其涉猎的评论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应该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可以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评说,也可以对一个时期内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评论,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突发事件等等。三是要亲近和蔼,不要动辄训人。时评的目的是要达到劝人向善的效果,因此在文章写作上应该体现出与人为善,心中装着受众,语气贴近受众,重视新闻传播的人性化,尊重受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权益。四是要创新形式,不能千篇一律。时评写作要取时评之素材,写杂文之华章,在笔法上寓理于事,寓理于情,或比喻夸张,或飞跃联想,或巧插笑话,或活用典故以达到内容上的充实和技巧上的通达。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兼顾本地与异地。都市报时评要关注议题对象的地域范围问题,即时评的本地化和异地化问题。目前,媒介正由大众传播时代走向窄播时代,细分市场已成为流行趋势。一些全国性大报正努力创办各种专业性报纸和地方版以使报纸更具有针对性,都市报更应该好好抓住地域性、针对性强这一优势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然而,有的都市报为了避免麻烦,大多对本地新闻不敢发表批评性的时评,但如果一味地隔岸观火,本地读者也就不会买账。为此应处理好本地与异地的关系,做到二者兼顾。
表达应冷静适度。新闻时评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还容易擦枪走火,因此,新闻评论写作时应提倡冷静思考,即所谓“心肠要热,头脑要冷”,要让事实说话,让逻辑说话。
加强舆论监督。打造言论版,形成言论的规模效应,方能较好地实现时评的舆论监督作用,从而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加强时评的舆论监督作用亦可推动言论版的发展,进而提高都市报的影响力。反之,都市报影响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其舆论监督的效果。要使时评成为一种有力的舆论监督形式,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评论主题和内容应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作者单位: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