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莎士比亚:戏剧如同醉酒

张熠如 《 人民周刊 》(

    莎剧里遍布着跟酒有关的场景,酒不仅被用作隐喻,更是那整个时代的象征——它在英国有着深刻的弥漫性。

    莎剧里遍布着跟酒有关的场景,酒不仅被用作隐喻,更是那整个时代的象征——它在英国有着深刻的弥漫性。大量被酒香浸润的庆典存在于莎剧中,然而大多庆典都不是为了渲染鼎沸人声,相反,这些碰杯是垂死前犹有的一搏,昭示着正在逼近的危险:阴谋和苦难粉墨登场,我们要迎来暗无天日的时代。

    酒总混杂着黑暗与欲望——《哈姆雷特》里的酒即是死亡:在一场浮光掠影的最后,一杯毒酒结束了一切繁华。即使在《麦克白》和《暴风雨》最有趣的场景中,酒也灌入了冤屈与悼亡。门房在门外打趣“酒挑起情欲,又把它压下去”,麦克白在门内洗去双手上的罪恶。斯丹法诺和特林鸠罗在抱着酒桶痛饮时策划谋杀。每部剧几乎都会提到酒,但很多时候,它带来的都是不祥。

    酒与人性中的罪恶总纠缠在一起,而莎士比亚执念于描写这样的纠缠。最能体现酒带来的灾祸与悲哀的,大抵是《麦克白》,它的情节发展之迅速,让人想起奔涌的河流,而酒,就是使这大河激荡的狂风。在一开始,麦克白邀请国王赴宴,不明就里的国王甚至感激于麦克白的功绩和盛情。他被灌醉,他的侍卫被灌醉——暗杀开始了。倘若他们的理性未被美酒盖没,悲剧犹且不会这样烈烈燃烧起来。第二个醉酒场景出现在麦克白举办的庆典上,此时,国王已被暗杀,国王的心腹班柯也被麦克白派人刺死。在一片觥筹交错之间,麦克白忽然抽离于酒宴,对着别人都看不见的存在大呼小叫,全然表现出了真实的自己——他看见了班柯的鬼魂。心神落定后,麦克白把一切值得怀疑的东西都推脱到醉酒上,以让惧骇的众人安心。他对着宴席举杯:“不要对我惊诧,我的最尊贵的朋友们;我有一种怪病,认识我的人都知道那是不足为奇的。给我拿些酒来,倒得满满的。我为今天在座众人的快乐,还要为我们亲爱的缺席的朋友班柯尽此一杯;要是他也在这儿就好了!来,为大家、为他,请干杯,请各位为大家的健康干一杯。”就这样,麦克白撇清了自己谋杀的嫌疑。

    整部悲剧始于摄人魂魄的三个女巫,她们含糊不清的语言,使麦克白一步步走向癫狂。麦克白夫人的一顿痛饮则给了他行刺的勇气:“酒把他们醉倒了,却提起了我的勇气;浇熄了他们的馋焰,却燃起了我心头的烈火。”她不断催促麦克白刺死国王,而那时,只有男人才可以亲历血刃。麦克白夫人全程策划了谋杀,就已经涉足了男人世界中最黑暗的部分,她甚至能“在婴孩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他的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它的脑袋砸碎”。她和女巫一样,蕴蓄了无限的罪恶,从蹂躏与折磨中,汲取最大的快乐。

    点燃于酒所带来的邪恶与阴冷,《麦克白》成为永不泯灭的一出经典。麦克白是典型的悲剧人物——他是如此躁郁的存在。他的孤独、他的犹豫不决还有他狂暴时面部的扭曲,都让我们明白,他注定走向惨烈的结束,而不甘心的死亡就是他最好的结局。他壮丽而长存,他就是史诗性的英雄。他坠落的过程,就是整部戏剧的灵魂所在。我们在莎剧中看到一种力量——一位英雄可以在几杯酒下肚后,无可挽回地走向癫狂;一群黎庶可以聚首在酒馆,陷入一场无意识的集体狂欢;一个王朝可以历经百般繁华,又在倏忽间被握作齑粉。这是一种彻底的力量,驱使着生命。这就是命运的力量。

创意产业的生存秘诀
看汪涵的方言保护行动
《百家姓》里为何没“芈”
1937年“春运”票价3元2角
历史中的黄飞鸿:武功平庸
筷子最早或只限于夹肉菜
邹韬奋与他的三联
鲁迅是个“老孩子”
齐白石笔下的草虫
莎士比亚:戏剧如同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