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创意产业的生存秘诀

《人民周刊》记者 赵珊 《 人民周刊 》(

    闻鼙鼓而思良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伴随着“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人才需求,最核心的就是创造力的释放和解放。

    2015年,“互联网+”,“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词语成为年度产业发展新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这一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一种依靠个人或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正蓬勃发展且蹄疾步稳。

    为全球贡献近3000万个岗位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创意产业的理解分为三种:以美国为代表的“版权型”,以英国为代表的“创意性”,以中、韩为代表的“文化型”。在我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13个方面甚至更多的创意群体。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在中国国内提出一个很时髦的词叫“软实力”,就是指把文化推到世界去。在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作家和作曲家协会联合会以及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日前共同发布的调查报告,文化创意产业可为全球提供2950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雇佣全球1%的劳动人口,对于就业的贡献已经超过电信产业。这份名为《文化时代——首张文化创意产业全球地图》的报告,对亚太、欧洲、北美、拉美、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广告、视觉艺术、电影、电子游戏、建筑、书籍、音乐、报纸杂志、表演艺术、广播、电视等11个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进行了分析研究。相关数据显示,文化创意产业每年创造的产值可达2.25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此报告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就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指数佐证。

    由原创激发“差异”和“个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维度下,经济日趋一体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形成了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其他产业尤其高科技行业已经日益因全球化而趋同,但文化是别人所无法替代的。作为民族独特性的精神载体,它不仅是国家的根脉,是兴国之魂,而且支撑经济转型,引领经济发展。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各个民族的差异化尤其明显。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的中华民族,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

    然而如果没有关注自身的文化资源,没有对本土文化进行产业化发展,本土文化就会受到其他国家文化产业浪潮的冲击。

    中国近几年文化艺术市场蓬勃发展、公共展演场地如国家大剧院、798艺术区等也加大建设步伐,除在既有制造业的优势下寻找出路外,也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态和业态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标志着国家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文化创新的高度进行了整体布局。

    顾名思义,“创造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无论是电视影像这样的传统媒介产品,还是数码动漫等新兴产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良产品恰恰来源于人的丰富的创造力。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其本质就是一种“创意经济”,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人自身的创造力。由原创激发的“差异”和“个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和生命。

    闻鼙鼓而思良将。文化创意产业之路,意味着艰难的利益调整和路径创新,也伴随着“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人才需求。归根结底,“文化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最核心的就是人的创造力的释放和解放。任何文化遗产或资源并不能天然地成为产品或商品,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能成为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文化人、艺术家的创作能力可以说就是文化创造的“技术因素”;同时,他们的创造所需的社会氛围、制度条件也是这类“技术”的组成部分。

    “继承——发展——创新”这一渐进的过程表明,人们的“创意”或者“创造力”不仅仅指的是原创。“原创”,指某一新事物是前人和其他人没有的,完全是自己首创,譬如京剧、昆曲、武术就属于中国原创。不同于“原创”,“创新”则包含“继承”与“发展”在内。它的不同点是在别人首创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形成一个新的东西,给人一种与众不同更焕然一新的感受。比如电影《卧虎藏龙》,它采用西方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包装中国内核的故事,属于一个创新过程而不是原创。又如广州军区杂技团利用杂技的形式重排西方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老外看后惊叹不已,致使西方主流报纸《纽约时报》为此还特地做了一个一分三十秒的录像放于《纽约时报》的网站上,影响颇大。这样的形式虽然不是原创,但也属于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很好的创造力。目前,如何使这两种“创造力”并驾齐驱,是我们亟须思考的。

    勇于自新方能赢得制胜先机。文化创意产业,必将以历史的独特和现实的创新交汇,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烙下更鲜明的中国印记、写下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创意产业的生存秘诀
看汪涵的方言保护行动
《百家姓》里为何没“芈”
1937年“春运”票价3元2角
历史中的黄飞鸿:武功平庸
筷子最早或只限于夹肉菜
邹韬奋与他的三联
鲁迅是个“老孩子”
齐白石笔下的草虫
莎士比亚:戏剧如同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