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悠悠古韵茶飘香

——访万里茶路起点下梅村

本报记者 赵 珊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0月12日   第 12 版)

  下梅村里的万里茶路壁画

  坐落在武夷山市东部,距离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5公里,有一个名为“下梅”的闽北小村庄。您可别小瞧它,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大名鼎鼎的“万里茶路”的起点,至今保留着武夷山境内唯一的清代茶市古街。昔日繁忙的商贸景象如今虽早已逝去,但文化旅游的兴起让下梅重回人们的视野。

  我来到下梅村村口,一块石碑上赫然刻着“晋商万里茶路起点”八个大字。想到曾经远销俄罗斯、欧洲、东南亚的茶叶就是从脚下这片土地启程,踏上遥远路途,东方神奇树叶香飘万里,心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走进下梅村,川流不息的当溪穿村而过,两岸的古民居夹河相对,沿溪水两侧是长长的美人靠,我倚身凝视缓缓的溪水,《崇安县志》记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竹筏三百艘,转运不绝”。凝思之时,那繁华壮观的茶叶市场仿佛浮现于眼前。

  据当地人介绍,晋商从清代起在武夷山购买茶山,从事茶叶生产,并和下梅当地茶商联合经营,设茶庄、茶焙坊、茶库,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乌龙茶、砖茶,通过水路汇运至崇安县城,再用车马将茶运至江西河口,再改为水运至汉口,达襄樊,一路辗转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穿晋城,长治,经太原、大同、至张家口,再换骆驼到达俄罗斯的恰克图。后来,下梅茶商又经福州、广州口岸,把茶叶运到东南亚,有的还销往欧洲。这条长达近一万多里的“万里茶路”,因茶而起、因茶而兴、因茶而荣,是继“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古商道。

  此刻我行走在下梅村中,溪水潺潺,尽管已不见昔日舟来楫往的喧嚣,但遗存的文物古迹,如水运景隆码头遗址、茶市街和清代茶商民居建筑等仍散发着悠悠古韵,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当年茶叶贸易的繁荣带来下梅的富裕,茶商纷纷在此大兴土木。目前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有邹氏大夫第、邹氏家祠、程氏隐士居、西水别业、邹氏花楼、方氏参军第、达理巷、陈氏儒学正堂、镇国庙、天一井等30余处。古民居布局考究,东阁西厢,楼台歇屋,一应俱全,外部以高大的烽火墙护舍,砖雕、木雕、石雕、彩绘,技艺精湛,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建筑学教授辛克靖曾说:“这里砖雕工艺的水平胜过西递,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筑文化精品。”

  在下梅,茶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如今,下梅的村民大多依然从事着和茶叶相关的行业,种茶、销茶、经营茶坊、茶舍。有的年轻人还参加培训,成为下梅村文化旅游的导游,向游客讲起家乡的茶故事真是情真意切。近年来,政府也加大了对下梅村人文景观保护,景点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到下梅的游客人数逐年上升,下梅古村已成为武夷山主景区外最为热点的景区之一。

  游下梅,犹如泡一壶大红袍,需要慢慢品,万里茶路的沧桑,更增添了这杯茶香的醇厚和甘甜……

“江阴强盗”(行天下)
市井文化当激浊扬清(旅游漫笔)
图片报道
工行苏州分行支持文旅行业
悠悠古韵茶飘香
河南建郑州大都市旅游圈
中国海洋产业博览会关注旅游
责编:赵 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