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6月02日 星期五

老行当里的文化味

□ 江泽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6月02日   第 07 版)

  行当一词讲究技艺,听来格局偏小,是旧时平民赖以谋生的媒介。但深一层说,每个行当都是时代的产物,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的政治、经济和人文等特色。

  近30年来,社会变化天翻地覆。江南曾风靡几代的众多热门行当凋零殆尽,更有甚者已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江南老行当》(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一部忆古怀旧但又展露时代烙印的随笔集。作者王喜根将记忆中的老行当写成了160篇千字文,每一篇于字里行间显露出不可抑制的画面感,同时都配上黑白线条图,与文章古朴、敦实的语言相得益彰。

  时代的步伐永远向前,等待不是它的做派。书中很多行当我压根不曾听过,比如簖蟹。说穿了就是捕蟹,只不过用的渔具是竹片编成的栅栏。

  老行当消失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科学进步,比如随着医院这项基础设施的完善,接生婆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完成使命,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的是因为机器革新,比如自从冰箱进入寻常人家,卖冰棒的拍打声和吆喝声也销声匿迹。有的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除了穷山沟里,哪儿还有货郎的影子呢,早就被电子商务挤走了。有的是因为思想进步,恋爱、婚姻都讲自由,相亲活动众多,谁还敢以做媒为生呢?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工业文明带来的经济大繁荣。

  老味道算是幸运的,只要真的美味,就能留存在舌尖上。草炉烧饼、豆腐脑和五香烂蚕豆等乡间小吃一晃身,竟成了异彩纷呈的潮流食品,甚至进入一些格调颇高的餐馆,但也可能丢了几分纯正的老味道。殊不知,有些美食就适合待在窄小、油腻的苍蝇馆子里。市井之味嘛,凭的就是真手艺。

  刻章、制壶、刺绣这些老行当当庆幸自己被当作艺术得以传承。诚如《浇糖人》中那个古稀老人的赞叹:“糖不值钱,值钱的就是这个手艺。”不得不提一下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视匠人精神:对专业专注,精益求精。当然,追求极致永远是一桩苦事。

  光阴流转,有些事物终将无迹可寻。经常读到怀旧文章,作者通过文学形式,把童年记忆中或亲身经历或长者讲述过的老行当记录下来。这并不是迂腐、矫情,而是我们的骨子里涌动着一种敬畏文化的情怀。本书不仅是一位亲历者的人生回忆,俨然还是一部江南老行当的断代小史,所录虽是切片式回忆,但大多再难重现。

  原以为读该书会带几分伤愁,其实却不然,王喜根唱的并不是低沉的挽歌,而是一支浓醇的赞歌。

  他在自序中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靠人传承下来的,从业的人日益减少,那就要断绝了。我辈虽不能亲手延续它,却能用笔记录它的魅力,将之变为后人记忆中的财富。

  其实,《浇糖人》中的那个古稀老人还有一句感叹:“……不吃,光看也是个享受!”

“一带一路”好书荐
“红学”是门大学问(名家读名著·王蒙谈《红楼梦》(六))
伦敦举办华文书香文化节
老行当里的文化味
日本商界精英关注中国好书
阅读是眼前的诗意和远方(我与书)
工业化不是怪兽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