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

感国运变化 发时代先声

本报记者 苗 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21日   第 07 版)

  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这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广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新疆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3个国家交界。以前这里的人和周边国家的民众交往并不多,但自从‘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以来,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国内外有很多人前来考察,寻求机会,本地人也在憧憬着未来,有的努力学习周边国家的语言,有的准备开旅游公司,发展特色旅游,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回来了。大家都看到了机遇,整个县城现在充满了活力。甚至还有外国客商在这里安了家,准备长住。”正在拍摄纪录片《丝绸之路:沙与海的交响》的总导演任超告诉记者。

  据微信公号“广电独家”报道,目前,我国共有约20部“一带一路”主题的纪录片正在拍摄,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其中。

  真实记录  积极推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指出,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得到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呼应、热情参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精心谋划了一批“一带一路”题材重点影视作品,包括多部纪录片。

  他认为,纪录片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思想性,在揭示主题、昭示意义、阐释道理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还具有传播上的“客观性”和文化上的“共通性”,有利于海内外观众加深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理解,深切感知丝路精神的丰厚内涵和恒久魅力。

  央视的纪录片《一带一路》是这批纪录片里最重要的一部,它将全面宏观地解读“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以“一带一路”的内涵“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及“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为内容,各拍一集,共6集,每集52分钟,于明年5月份播出。

  执行总导演王林告诉记者,该片团队去年拍摄的表现南水北调工程的纪录片《水脉》,曾经受到中央领导表扬。《一带一路》将延续《水脉》的大历史观和宏大叙事。王林说,该片开拍前,主创们到国资委、商务部、外交部调研了五六个月,也和中央“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沟通。虽然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摄制组边策划、边拍摄,从9月份起,分为中亚和俄罗斯、南亚进而东南亚、欧洲和北非等几个拍摄小组,到二三十个国家拍摄。目前已经拍摄了中阿博览会、夏季达沃斯等大型国际性活动,采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俄罗斯总统普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金特等许多国际知名人士。

  记者联系任超时,他正在香港拍摄著名导演王家卫电影里出现过的重庆大厦,因为这里汇聚着各国各族群的商人们。这部纪录片由广东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策划,中央新影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新疆电视台联合制作。

  在新疆和广东、香港的拍摄过程中,任超感受良多。他说,“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而且非常深远,直到现在,新疆依然随处可见丝路的影子,广东同样有着非常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址遗迹。“或许我们可以说这两条路从来没有中断过,只是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骆驼运输和古代商船换成了现在的卡车、火车、飞机和轮船,原来骆驼驮着的包裹和商船上的货箱换成了现在标准化的集装箱。”

  讲好故事  事半功倍

  田进认为,纪录片是一种价值传播,“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必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把正确义利观、荣辱观以及“亲、诚、惠、容”的理念贯穿融入到作品中去,同时要下功夫讲好丝路故事,创新话语体系和创作理念,以故事化表达提升作品感染力。要讲好“一带一路”上的传统友谊故事;要挖掘“一带一路”沿线正在发生的生动故事;更要讲好中外各方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故事,塑造好中国作为倡导者和实践者的良好形象。还必须充分考虑跨文化传播的特殊性,主动适应国外主流观众的收视习惯和文化心理。

  我国第一部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创作题材和阐释对象的纪录片《对望——丝路新旅程》,就是这样做的。该片由国内的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地理频道、新加坡IFA合拍,于2015年9月25日在京首映,随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五洲传播中心副主任井水清说,该片紧扣时代主题,讲述了丝路沿线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开拓进取,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体现了贸易、交通、投资领域的合作以及给沿线人民带来的生活变迁。

  任超表示,《丝绸之路:沙与海的交响》采取的是夹叙夹议的结构,不是讲政策,而是讲故事,每集精选6-8个故事。关注的人物不一定是政界要人或者商业精英,可能只是小企业主、蓝领工人、小商小贩、农民、学生甚至家庭主妇,但是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生活状态都由此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改变。他说:“当我们把这些改变汇聚到一起,就是一部关于‘一带一路’的时代交响。”

  王林说,《一带一路》的节目呈现,载体也都是故事,比如中国工人和外企工人一起攻关,中国施工队的境外故事,希望以故事为载体,以小见大,摆事实,举例子,以外国人能够接受的平和方式,向世界讲述“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突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享共荣。

  虽然面临着摊子大,选材难,吃透政策不容易,合作单位众多等问题,但是参与拍摄的各家单位都意识到媒体的重要责任,全力以赴地工作着。井水清介绍,《对望——丝路新旅程》除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还在香港地区以及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的21家媒体播出,反响较好。

  (本文图片为《丝绸之路:沙与海的交响》剧照)

中俄文化交流的结晶
感国运变化 发时代先声
重庆尚华美术馆举办艺术活动
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在京展演
《功夫熊猫3》曝光全明星配音阵容
“90后”著述“一个人的欧洲”
中国故事 声音表达
老汉智选当家人(中国传统故事·扶正扬善)
哈哈漫画
责编:苗 春 邮箱:miaochun200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