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红色文化为文化自信筑基

李 智 《 人民论坛 》(

    核心提示: 延续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在这一重要历史阶段,我们要以红色文化的发展为文化自信筑基:不仅要塑造文化地标,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还要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全新发展模式,增强传播优势,增进公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自信。

    【摘要】延续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在这一重要历史阶段,我们要以红色文化的发展为文化自信筑基:不仅要塑造文化地标,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教育,还要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全新发展模式,增强传播优势,增进公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自信。

    【关键词】红色文化  文化自信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红色文化是当代人最直接、最具象、最近距离接触革命历史的载体,更是一个常学常新、予以人无限启迪的生动课堂。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强调“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延续红色基因,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义、丰实家国情感、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能够引领人们在多元文化的复杂交织中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思想定力。

    延续红色基因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形成广泛的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复杂交织的背景下,外来文化、网络文化以及本土文化不断争夺着人们的精神阵地,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均难以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新时代,我们迫切需要极具感染力、容易引发共鸣、引人积极向上的有益文化,这既包括信息时代的现代文化,更包括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先进文化。发展文化要适应国情,要以红色文化巩固文化自信,引导大众形成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信仰。

    延续红色基因可以为当代人提供精神支持和实践坐标,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文化品格。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人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才使得红色文化在文化碰撞中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成为新时代人们所需要的精神养料,生成最广泛的文化自信,从而有力回答了新时代需要哪一种文化的问题。

    中国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于红色文化的自信。红色文化既包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凝聚着不朽的革命历史,又延续了改革创新的精神品质。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这一地位是历史赋予的,凝聚了无数革命者的心血。红色基因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优良作风、道德品质与革命传统,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保持红色基因不变,将有力地迎击和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提升文化自信。历史不能抹杀,红色基因不能断流。只有深挖红色资源、延续红色基因,才能巩固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才能强化人民群众的历史记忆,才能在全社会弘扬优良道德风尚。因此,我们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当下与未来,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发展固根守魂。

    塑造文化地标,增强新时代红色文化自信

    发扬红色文化传统,要从红色文化发源地精心取材。各地应加强对革命老区的文化宣传,使革命时期干部教育、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得到广泛传播,增强公众对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以及延安精神等“红色记忆”的深层次认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文化地标,将红色文化与旅游文化、传统文化充分结合起来,找准红色旅游的科学定位。目前,红色旅游的竞争力略显不足。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红色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要着力打造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鼓励旅游行业从业者自觉承担起弘扬红色文化的社会责任。此外,还要不断推出高质量、创意性强的红色文化产品,将革命文化艺术展、革命遗址参观游览、革命文化纪念品销售、革命历史文化讲解等充分串联起来,使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宝贵的红色文化思想得到广泛弘扬。

    发扬红色文化传统,应塑造地标式红色文化宣讲平台。红色文化场馆承载着静态的红色基因,是整合和展现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在红色文化场馆中可以集中、高效地开展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伪满皇宫博物院以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等,收录了大量关于中国革命文化的历史凭证,是推进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也是近距离、系统化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课堂。因此,各地要加强对红色文化场馆的建设,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展现革命历史,将红色文化场馆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革命精神、艺术设计、教育宣传为一体的高质量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使红色文化场馆面向社会,为公众提供历史文化教育服务。不仅如此,相关机构还应结合对红色文化历史的不断考证,及时更新红色文化场馆的展出及活动信息,增强红色文化的真实性与说服力。

    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增进公民的文化自觉

    完善公民素质教育体系,加强红色文化理论研究。相关机构应建立学术引导和研究机制,从研究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强对革命历史、党史党建文化的深入系统研究。在理论研究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建立科学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既要包含历史上党和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优良传统,也要融入党的建设、社会变革等真实生动的发展历程,使公民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兼具历史性与时代感。

    在红色文化经典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红色文化作品的创作与创新。增强文化自信,要采取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方式,使人们了解文化何以自信。文化创新是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关键。然而在一段时间内,部分表现红色文化的影视剧作品出现了剧情夸张、粗制滥造、逻辑混乱和知识硬伤等问题,对红色文化经典的传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也导致了一些公众对革命历史的误读。因此,在通过文艺创作延续红色文化基因时,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督与约束。文艺工作者要跟随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近百年来追寻伟大中国梦的足迹,将革命历史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文学艺术、经典故事以及史料记录充分整合起来,在创作中普及革命历史知识,丰富公众的精神生活,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

    此外,各地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如邀请优秀老兵、榜样人物、先进党员、烈士家属等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充分与新时代的公民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使红色文化基因长久传承,内化到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之中。

    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全新发展模式,增强传播优势

    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全新发展模式,有助于文化自信的提升。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可以扩展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使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不再受到场地、时间及形式的束缚,可以使红色文化的传播效率大大提升。媒体机构应自觉承担起红色文化传播的使命,真实展现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与当代风貌,在信息源头上把好红色文化传播的质量关。

    不仅如此,各地还可以建立功能全面、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数字虚拟场馆,在广阔的互联网平台中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便于人们随时随地了解红色文化。同时,还要抓好新时代的“互联网+党史”宣传工作,建立完备的党史文化数据库,使各地党史文化资源得到合理共享,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红色文化中包含着深沉的红色基因,蕴含着伟大而深刻的革命精神与崇高理想信念,是对党带领人民群众探索民族独立和伟大复兴历程的高度凝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历史阶段,我们要以红色文化的发展为文化自信筑基,建立红色文化与公民教育的联动机制,不断增强红色文化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分量。

    (作者为吉林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李捷:《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红旗文稿》,2017年第14期。

    ②张来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12期。

    ③丁恒星:《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让社会道德随时在线不“失焦”
网络谣言当止于“理”与“智”
微时代核心价值观培育要“识微见远”
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核心价值观培育
让红色文化成为青年群体的流行文化
红色文化为文化自信筑基
新媒体时代民俗文化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弘扬“致良知”学说需补偏救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