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暴食催吐”塑身,不可取

□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 民生周刊 》(

    “不应成为个别审美偏好的受害者,要有自己的主见。用健康的饮食、适度运动和偶尔的奖励善待自己的身体。”

    近年,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对身材要求严苛,却抵抗不住美食诱惑,在美食和身材之间,他们选择了“暴食催吐”。

    在网上,这个群体有着自己的圈子,有着共同的主题:吃下超多的食物,再把它们吐出来,“兔子”成了他们的自称。

    事实上,“兔子”们大多并不知道,暴食后催吐会产生生理依赖,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进食障碍,危害身体健康。

    看似完美

    朴茵彤(化名)的朋友圈除了晒美食,就是秀身材。大多数苦苦求瘦的女孩看了她的朋友圈都会心生羡慕。很多人不解,每天晒这些高热量的美食,因何还能拥有好身材? 

    暴饮暴食后再吐掉,是朴茵彤保持身材的秘诀。现实里,催吐成了个别女孩闭口不谈的秘密。朴茵彤说,她们在饭桌上放肆吃喝之后,便独自躲进卫生间让还未消化的食物一股脑从嘴里吐出来。

    朴茵彤说,他们的吃法是有讲究的。“先吃一些稀饭、酸奶,用这些半流质食物打底,然后再吃面包、牛排等难消化的。吃的时候,还要用饮料润一润,让吃的东西能更好地吐出来。” 朴茵彤说,刚听到这种方式时,自己觉得接受不了。

    “喝醉酒想催吐的人都经历过吧!也不难。就是把手指伸进喉咙,按几下就会觉得胃里有东西往上反。” 朴茵彤说,吐不难,难的是如何吐干净。有时吐完了,眼泪也跟着下来了,但忍一忍就过去了,下次吃多了心里也没负担了,吐出来就不会胖。 

    获得了通往塑身的捷径,催吐成了一些减肥者的秘密。她们摸索出了一些技巧,吃饭时会刻意先喝点汤或粥垫一垫,并在用餐时大量饮水。聚餐过后,他们跑进卫生间催吐,并将水龙头开到最大以掩盖呕吐声。

    朴茵彤告诉《民生周刊》记者,3个月的时间,她的体重从130斤减到了100斤。身边人都感叹“你怎么瘦成这样”的时候,她却轻描淡写地说,是因为自己经常去健身房。

    朴茵彤说自己不是催吐状况最严重的,贴吧里有的人还会买胃管,从口腔一直插到胃部,让食物倒流。不过,更多人会采用最直接的方式:把头埋进马桶,用力压低舌根,被挤出胃的食物涌上食道,随后涌入口腔和鼻腔,片刻后倾泻而出。被他们塞进胃里的酸奶、馄饨、牛排、蛋糕、沙拉等伴着马桶的水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于和朴茵彤一样“暴食催吐”的人而言,暴食和催吐像是生活里的固定工序,每日重复。他们不断在吃和吐之间挣扎,暴食和催吐引发的身心痛苦,难以想象,也让这个隐秘群体无法正常生活。

    危害健康

    “再瘦一点就收手”,朴茵彤每次催吐完都暗下决心,可让她想不到的是,一旦开始陷入暴食催吐的循环,就很难走出来。“这和整形有瘾不一样,催吐好像有生理上的依赖。” 朴茵彤告诉记者。

    与朴茵彤一样,上海的瞿覃臻(化名)也陷入了焦虑之中,“本以为体重减下来,就可以很开心了。但结果是,这个过程并不让我愉快。没有人知道我这样做,最要好的闺蜜也不知道,我害怕见人,怕他们知道我瘦下来的秘密。我的皮肤没有以前好,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 

    瞿覃臻说,自己更多的时间都是一个人待着,远离社交,除了上班,每天想的都是,吃什么和如何吐掉。

    事实上,更多的“兔子”看起来都不太开心,朴茵彤说这个圈子有时很压抑。有些人因为恋爱、婚姻、学业或工作不顺,导致精神压力大,负面心理严重,这也成为一些人暴食催吐的诱因之一。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正常人如果长期在暴食后催吐,会给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催吐时胃液会逆流腐蚀食道和牙齿,造成沙哑嗓和烂牙,反复催吐会让吸收和消化系统全线崩溃。值得注意的是,催吐时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严重者还有可能暴毙身亡。

    有业内专家表示,有些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催吐行为并不是一种习惯,而是患上了进食障碍,属于精神疾病范畴。

    不仅如此,催吐时会导致腹腔内压迅速升高,胃里的食物不仅倒流到口腔,还可能让十二指肠里的食物逆流,导致十二指肠里的消化液与其他物质进入胰管和胆管。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胰管堵塞,致重症胰腺炎。

    “胰腺犹如没有疼痛神经的动物,如果不用食物喂饱,胰腺反而有了疯狂进食欲望。当你催吐的时候,十二指肠里的消化液有很大的几率逆流到胰腺,激活的消化酶会让胰腺开始消化自己。”

    昆明医学院消化科专家曾霏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减肥、塑身要讲究科学方式方法,一旦陷入进食障碍,不要自己默默承受,应及时就医。

    新华日报评论员梅剑飞坦言,每个想成为或者已成为“兔子”的人,都应该理智地戒掉“暴食催吐”行为。不应成为个别审美偏好的受害者,要有自己的主见。用健康的饮食,适度运动和偶尔的奖励善待自己的身体。只有这样,身体才会赏心悦目,心灵才会悠然自得。

强制普惠不如加大学前投入
民政部为“一老一小”设专门机构
我国流感疫苗供需基本平衡
“暴食催吐”塑身,不可取
文旅游延续青州古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