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炸开人才金字塔

□ 陈黎芳(华为高级副总裁) 《 环球人物 》(

    今天能与大家分享,非常荣幸。21年前,也就是1995年3月,我加入华为。我想说,自己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未来是什么样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这样描述: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会演变成智能社会,其广度、深度我们现在还难以想象。那么,如何面对这个不确定的未来?我们认为,越是面对前途的不确定性,越需要探索和创造。如何发挥创造力?主要还是依靠人才。

    过去,资本是比较稀缺的资源。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过去资本雇佣人才,现在和未来,是人才雇佣资本。人才会起到更主导的作用。资本需要附着在人才身上,才能够保值增值。基于这种看法和假设,华为也在实践,究竟用什么机制才能让人才创造出更大价值?我们的经验是,让人才在良性约束下自由发挥。什么是良性约束?良性约束,就是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的愿景和个人的追求契合在一起,人才有了方向引领,才能够奔跑得更快。

    这其中又包含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炸开人才金字塔,与世界交换能量。金字塔是最稳定的建筑结构。在工业时代,人才金字塔结构的优点显而易见,有秩序、层级,分工明确,效率高。而数字时代,这种人才金字塔结构也有了缺点。比如它是封闭的,层级严密,内生,不利于创新。又比如,金字塔塔尖这么小,只能站下少数人。所以任总提出,把人才金字塔顶端炸开,无限扩大外延,使内生领军人物倍出,外延天才思想云集。

    怎么才算与世界交换能量?举个实际的例子。隆巴迪先生是著名微波研究专家,他是意大利人,5年前华为因为他把微波研究中心设在了米兰;爱尔兰人克里纳先生是全球知名商业架构师,两年前华为为了他在爱尔兰科克市,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设立了研究所,如今这个“一个人的研究所”已成为拥有20多人的专家团队;马修先生,曾设计过卡地亚、三宅一生,现在是华为法国美学研究所的首席设计师。

    人才在哪儿,华为就在哪儿。华为尽可能为人才提供合适的场景、条件来激发创新,而不是由华为来规定怎么创新、往哪个方向去创新。

    第二个观点,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华为每年把收入的10%至15%投入到研究和开发中去。其中开发是确定性工作,研究是不确定的,需要鼓励探索。对于不确定性工作,华为允许有50%的失败。这不叫失败,应该叫探索!

    第三个观点,英雄不问出处,贡献必有回报。在华为,评价人才只有一个唯一标准,就是责任结果。有个简单统计,华为市场体系担任国家CEO的岗位中,41.4%都是3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管理的业务规模是10亿到100亿元。在研发领域的专家中,70%也都是“80后”。

    28年前,华为刚成立时,任总就认为,华为没有别的优势,就是靠人,所以他设计了一种分配机制来激发全体员工的奋斗热情。今年,华为的业务收入预测会超过800亿美元。每想起公司诞生之初的艰难与今天的快速发展,我心中都有万千感慨。支撑这些的力量是什么?就是之前我讲的三点。我自己也是一个例子。加入华为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太会做的小姑娘。今天站在这里,我应该感谢,是华为给了我成长的平台。

    最后,我想用一幅画作为结束语,这就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画面里,不同时代、学派、领域的优秀人物汇聚一起,创造了黄金时代。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如果能以自我变革应对内外变化,就能抓住机遇。如果可以给人才提供一个罗马广场,让全球优秀人才能够发挥价值。那么,黄金时代就在眼前。 谢谢大家。

    (本文为陈黎芳8月16日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峰会上的演讲节选。)

《人间世》里的生死故事
“跳”上奥运开幕式的“中国大妈”
西班牙华裔女孩,用漫画为中国正名
希伯来大学,比以色列建国还早30年
炸开人才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