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星罗棋布的风车点缀山间。这里,是中国能建广西工程局风电建设的新战场——马山苏仅风电场。10月22日晚7时30分,随着A10号风机叶片缓缓划出优美弧线,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马山苏仅风电场总装机容量60兆瓦,建设一座110千伏升压站,投产后年上网电量约1.17亿千瓦时。2019年9月,广西工程局中标项目总承包建设,开始绘起一幅践行“两山”理念,石头缝里“种绿色”的工笔画。
“风劲叶轮动,网开电流送”的背后,是项目部“白+黑”“晴+雨”的艰辛。2019年11月30日,风电场迎来首台风机基础浇筑。为保证浇筑连续性,凌晨5时,老工人韦志飞匆匆喝了杯水,便赶往拌合站准备工作。早上6时,混凝土罐车缓缓出站,现场掀起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当晚,施工现场明晃晃的大灯打在施工人员头顶,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倒映在承台的钢骨里。次日早上7时10分,浇筑顺利完成。首战告捷,混凝土共计浇筑626立方米。
韦志飞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从施工现场缓缓走出,脸和脖子上还挂着混凝土碎渣与汗水和成的泥,“苦,我们不怕,难,我们克服。”
马山地形复杂,风电场处在两条山脊中,山路弯多、路窄、坡陡,180度的回峰路时常出现。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设备交货迟滞、吊装机械紧张等因素影响,即便协调好了设备交接,叶片运输也还是难题。
虽然路程仅仅20多公里,但一路极其颠簸,有的山路下方还是悬崖峭壁。即便对于风机吊装已是“老马驾辕”,但面对运输的低风速风机较常规叶片长出近16米的状况,项目部还是捏了把汗。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全程派出专人监护,保障路口有人指挥,车前有人开道,车上指挥、操控,车后跟踪收尾。从设备堆场开始,每运送一次叶片,都需耗费7个多小时。
无论是面对接地检测、平台清理、支撑架安装、电控柜安装、“大风轮”吊装,还是现场大风不断、地面湿滑等风机吊装“大忌”,项目部全体员工都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加油干——全路面起重机作为主吊,汽车起重机负责溜尾,誓要抢下适宜气候“窗口期”,不达目的不罢休。
“庞然大物”缓慢上升,起至垂直方向,转动、缓慢落下,与法兰面完全接触。项目部全员紧绷一根弦,屏住呼吸盯塔筒。“成功!”阵阵掌声爆发出来,汗水浸透了后背,沉浸在喜悦中的大家浑然不知。
在与时间赛跑、与疫情作战、与风雨较量的日子里,项目部一步一个脚印,从首台风机基础浇筑到实现全容量并网用时不足一年,“能建速度”让业主竖起了大拇指。
建一座电站,带一方经济,保一片环境,筑一方和谐。在项目党支部书记杨涛丞的带领下,项目部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扶贫公益事业,洒草籽、种树木、砌挡墙,整改渣场变废为宝,营造绿色风电与自然共生的和谐氛围。开展了风电场公众开放日活动,组织村屯及社会各界人士观看现场吊装,疫情期间还向当地捐赠了防疫物资。
东方即将破晓,薄薄的云雾沿着山头间的沟壑缓慢升腾,一座座风车迎风而立,终汇成为一曲扬帆破浪的“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