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9月12日 星期一

油田增效需巧解 “三元一次方程”

■刘继宝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9月12日   第 14 版)

  产量、成本、效益是油田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关键因素。这三个因油价变化的变量,犹如一道难解的“三元一次方程”,产量如何配、成本如何降,成为油田管理者面对的难题。若将这个方程解好,求得效益最大化,就找到了油田扭亏脱困的钥匙。

  过分追求产量,忽视成本快速增长,最终将导致效益下降。当前油价与成本倒挂,若大面积关停油井,不仅影响效益,还会带来更多社会问题。如何处理好产量、成本、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考量着管理者的智慧与担当。

  以经济产量为目标,坚持产量与利润并重,保证产量在获取利润中的绝对位置 。目前,东部老油田基本处亏损状态。按照企业的一般效益法则,亏损就应该关停。甚至有人认为既然国际油价低于油田产油成本价,就没必要花大功夫采油,买油即可。但低油价下油井并非一关了之这么简单。

  油田总成本=操作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期间费用等。其中,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是油田企业的硬性成本,无论生产与否都要发生。既然固定资产折旧都要计提,开井生产肯定比不生产好。

  油价对于利润来说,是重要因素,不是最大因素。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而收入等于产量乘以油价。从这两个等式可以看出,企业的利润取决于收入,也取决于成本,收入越多,成本越低,效益越好;而收入又由产量与油价决定,产量、油价越高,收入越多。

  如果当前油价合适,油价减去成本、税收应该大于或者等于0,现如今,油价与成本倒挂,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油井不能随便停,那么保持一个什么样的产量规模才是经济产量、效益配产?

  在油价50美元情况下,按中石化江苏油田资产折旧规模,需要生产216万吨原油才能盈亏平衡(在其他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而该油田今年定产为136万吨。这是因为这个产量能实现效益实大值,这就是江苏石油勘探局局长、分公司总经理李东海提出的“底线”。因此,无论现状多困难,都不能突破这个底线。一旦突破这个底线,油田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根据油价和折旧确定产量目标后,再来测算油田生产所必须的动力费、油气处理费,运输费,材料等,并以此标准来确定到底哪些井可以生产,哪些需要关停。

  为了提高存量资产的创效能力,江苏油田各个采油厂均采取了相应措施。其中,采油二厂加强老井管理考核,改变以往基层单位把产能希望寄托在新井和措施上,从政策上控制自然递减,争取老井多产油,确保存量保效。上半年,江苏油田采油一厂、二厂、三厂分别减亏2092万元、4588万元、1193万元。

  利用经济评价模型,对油井措施过筛子,改技术作业为经营作业,确保措施增效。低油价打破了油田的生产秩序,管理理念趋向于精益求精。“上任何项目做任何事都要把效益放在首位,放在效益的筛子里过一遍,合算则干,反之不干。”江苏石油勘探局副局长、总会计师肖国连说。

  井下措施作业是油田常见工作,一个百万吨的中型油田,每年发生的作业费至少几亿元。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各级管理者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按以往思维方式和考核机制,措施作业只需增油,至于增多少,投入产生如何,很少有人去算账。而现在增油要有量化指标,如果达不到增量指标就不应作业。

  利用“三线四区”经济评价模型,江苏油田对所有油水井进行单井作业经济分析,划分无效、边际、低效和利润四个区,分类施策:将产出投入比大于1.5,判定为高效措施,需要作业时可以立即实施;产出投入比小于1.5大于1,为有效措施,可择机实施;产出投入比小于1,为无效措施,不予作业。

  低油价下,不同类别的油井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边际效益井加强管理,科学加药,争取不躺井;负效益井通过关停或改变生产方式,如捞油、间抽、间开等形式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打破成本刚性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抓住时机,以空间换时间,为扭亏增盈打基础。

  当前油田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持续攀升的成本将企业拖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客观来说,东部老油田因为进入开发后期,含水增加,生产成本比较高,低油价下扭亏脱困任务更加艰巨。油田成本由操作成本、固定成本、期间费用等组成,其中,固定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操作成本包括作业费、动力费、材料费、运输费、维修费等组成。部分观点认为固定成本无法改变,只能在操作成本中想办法。表面上看似乎如此,但并非无计可施。

  油田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为了维持生产,每年需要进行大量投资。多打一口无效井,就是几百万的投资,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以江苏油田为例,一口开发井投资800万元,若按10年产油折旧,每年80万元。因此,他们细化研究,讲究投资效益,上半年探井综合成功率54%,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人工成本也可以通过优化组合、结构调整、信息化手段等途径控制,组织富余人员开拓市场,向市场要效益。

  有人认为,作业费、动力费、材料费、运输费、维修费等操作成本也是刚性上升的,保持这样的水平都难,想降下来根本不可能。事实果真如此吗?

  2015年,江苏油田成立了动力费、井下作业、资金三个管理项目组,推出了一批管用的实招,动力费同比下降1822万元,单井直接作业费用同比下降2.5万元,财务费用节约617万元。今年,该油田又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大成本管控力度,成立了7大费用管控项目组,牢牢牵住了影响油田生产效益的“牛鼻子”。在动力费管控上,创新合同能源管理思路和模式,推进天然气扩容并网发电,密切监测各条线路功率因素,努力降低能耗和线损。在作业费管控上,强化油井加药、热洗等日常维护工作,建立油水井躺井预警机制,对重点工作量实施油藏、地质、工程联合论证,高成本措施比例由年初的17.3%降至目前的7.8%。上半年动力费、作业费同比下降2148万元、2548万元。

  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是可控的。只要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打破成本刚性上升论,使固定成本“不固定”,可控成本降下来,才能降下不断攀升的成本。在低油价情况下,用时间换空间,待油价回升到合理水平,油田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作者供职于中石化江苏油田)

油田增效需巧解 “三元一次方程”
资讯
关注
国家石油储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国内首家固井队伍成功进入沙特石油市场(图片新闻)
青藏高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