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广角

新闻战线 2021年05月01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小媒体” 如何展现 “大作为”

——厦门日报办好双语周刊的启示

《 新闻战线 》( 2021年05月01日   第 10 版)

    摘要:区域性媒体的外宣平台要突出地方特色,客观真实、生动活泼地向海内外读者宣传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情况。以“小”见“大”,通过“小事情”展现大变化;以“精”制“动”,抓住外国受众真正喜欢的亮点展开互动;以“效”取“信”,及时为外国受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增强其归属感,积极做好各个时期的主题宣传,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关键词:对外宣传   国际传播   宣传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近年来,厦门日报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四力”的要求,在办好党报的同时,从厦门特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立新时期开展外宣报道的平台与方法,有效地开展对外宣传。充分利用厦门日报双语周刊,着力打造深受外国友人欢迎的外宣平台。双语周刊只是厦门特区的媒体,在开展对外宣传时,往往会受地域及受众面等方面的制约。如何克服这一制约,把对外宣传的小媒体办出特色,从而展现出大作为,一直是双语周刊思考并实践的一个课题。实践证明,只有以“小”见“大”,通过“小事情”展现大变化,才能让外国受众“窥一斑而知全豹”;只有以“精”制“动”,抓住外国受众真正喜欢的亮点展开互动,通过“投其所好”才能增强其参与感认同感;只有以“效”取“信”,疫情之下及时为受众提供有效信息服务,才能增强其归属感。

    以“小”见“大”

    国外受众对中国的了解,往往是从某个局部、某件小事开始的。传统的对外宣传,往往只进行宏观展示,而对一些“小故事”等细节的展示不够,因而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区域性的媒体,注重“小事情”的策划报道,通过小事对受众开展“有效”展示,将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为此,多年来,双语周刊十分重视以独到的眼力抓住特区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认真采访,集中描写,通过“小事情”从一个侧面展现厦门特区的“大变化”,通过小细节看厦门经济特区的整体改革开放水平,让外国友人从这些新闻事件中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从而达到客观真实、生动活泼地向海内外读者介绍厦门、从一个侧面了解厦门、了解中国的目的。

    厦门经济特区设立40年来,厦门由一个海岛小城蜕变为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在纪念厦门经济特区设立40周年时,在厦门日报从宏观视角全方位展示厦门40年来发生巨变的同时,双语周刊则从“小”处着手,先后策划了来自厦门市区及郊区的变化,用双语写成小故事,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深受外国受众欢迎的报道。例如,图文并茂地反映福建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潘维廉(William N.Brown)热爱特区、热爱中国、推介中国的系列小故事。又如具有厦门特色的曾厝垵、沙坡尾,还有昔日的小渔村成为如今厦门最大的外国人社区的官任社区等变迁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及时向受众展示了特区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厦门、热爱厦门。

    双语周刊精心策划,把握传播技巧和策略的运用,结合叙事风格的打造,同时兼顾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等,将从一线采集的文、图、音视频新闻等通过报社的采编共享平台多点发布,是新时期做好对外报道的有效方法。

    以“精”制“动”

    这里所说的以“精”制“动”,是指抓住特区一些精巧而又很美的地点,组织在厦门的外国朋友开展互动。文化底蕴深厚的厦门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变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美丽,因而深受来过厦门特区的外国朋友的喜爱。但是,外国朋友看一个地方,不光看风景,还喜欢了解当地的文化,而且穷追究底的认知态度是外国人看问题的习惯。这就要求在与他们打交道时,不仅要考虑当地的场景,更要考虑他们的需求与心理,包括他们的思想理念、生活方式、书籍知识等,通过“投其所好”让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并认同。

    厦门岛是厦门的主要岛屿,也是厦门第一大岛屿,这里美丽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饮食文化、风俗文化构成了独特而多样性的厦门地方文化。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厦门有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鼓浪屿,也有位于我国高校前列的厦门大学,还有新增的摩登大楼世贸“双子塔”。近年来,针对前来厦门创业的外国友人增多的现状,双语周刊推出《玩转厦门》栏目,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为外国友人介绍厦门景点的同时,也让他们身临其境,深度了解厦门的历史文化。比如,厦门双子塔云上厦门观光厅新增了“云上滑道”“海景秋千”后,许多外国朋友都很喜欢在双子塔的300米高空体验空中项目的新乐趣,双语周刊编辑部在组织外国朋友体验双子塔的同时,向他们介绍这座号称“中国第一双子塔”的世贸大厦之所以坐落在位于历史文化悠久、风景优美的厦门厦港片区,是因为其面朝大海,外形又像两个巨大的帆船,体现了厦门特区年轻、中庸、现代化的城市个性。并通过双语周刊第一时间刊发《玩转厦门》的报道,让外国朋友不仅了解了厦门最新玩法,而且还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厦门对外开放的海洋文化。

    官任社区是厦门最大的外国人社区,这个社区的外国友人经常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中外友人跳蚤市集、外国人学书法、国际美食节等活动,从这个社区可以折射出外国友人对厦门特区的认同。为此,双语周刊积极参与这个社区的活动并及时报道相关新闻,例如在疫情趋于稳定后,采写报道了社区举办的中外儿童国际夏令营、庆祝中秋佳节等活动,引起了许多外国友人的兴趣,还有向社区的外国友人约稿,通过他们的口述或自己写的英文稿谈感受,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鼓浪屿是厦门市一张亮丽的名片,也称“万国博物馆”,有许多富有特色的建筑,双语周刊编辑部在组织外国友人游览的同时,不仅图文并茂地向他们介绍这里的历史文化,还通过视频、音频等用双语向他们介绍在这里发生的有趣故事。此外,还与厦门市的“海归协会”等社团合作,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外国友人感受“筼筜渔火”、体验“鼓浪洞天”、亲临“鸿山织雨”、感悟“万寿松声”,让外国友人身临其境,采用各种自媒体主动推介厦门、宣传厦门。

    以“效”取“信”

    疫情防控期间,双语周刊及时为在厦门的外国朋友提供信息服务,主动、及时与厦门市外办合作,开设疫情资讯专版和布告栏,第一时间用英文发送《致在厦外籍人士提醒》《新冠肺炎公众预防提示》《厦门各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地址电话表》等消息,通过纸媒、微信等渠道及时传播,从而让在厦的国外友人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

    与此同时,周刊还及时采访报道厦门与国际友城和海外团体互助抗疫的事迹。例如,及时报道以色列内坦亚市和韩国光阳市捐赠防疫物资抵厦的消息;及时报道厦门出口抗疫物资到俄罗斯、新加坡的相关情况;及时报道海外侨团,在厦爱心人士筹款助西班牙抗疫等,在中外读者群中起到积极正面的反响。一年多来,通过跟踪采访留在厦门、亲历厦门抗疫全过程的外籍人士,客观、真实、及时地记录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见所感,介绍了外国友人对厦门市政府抗疫工作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双语周刊适时推出九篇原创系列报道,包括驰援武汉航班的厦航澳大利亚籍机长Myles Bernard Weston;在厦门亲历抗疫过程,并于五月初举办展览向志愿者表达衷心感谢,希望艺术在特殊时期能抚慰人心点亮希望的荷兰艺术家Hester Oerlemans;做了厦门女婿,在疫情防控期间拍摄视频鼓励厦门人民加油抗疫的哥伦比亚人Hector Jesus Palacios;在厦门政府扶持下最早复工之一的自贸片区工作人员丹麦人Kim Finseth Nielsen;在厦门开设多家餐厅,防疫防控及时到位,并称赞厦门“是地球上最安全地方”的希腊人Thomas Karavasilis兄弟;在厦门举办雕塑摄影展,开展“抗疫标语”项目向抗疫者致敬的两位荷兰艺术家等。与此同时,还刊登了“一带一路”国家阿塞拜疆的专题系列报道,以及当地华人在疫情防控之下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的心路历程。这些报道,都由外籍朋友自发口述或撰写,从一个侧面真实展示了厦门特区防疫抗疫、复工复产所取得的成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深受国外受众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对外宣传效果。

    双语周刊针对疫情防控的各个不同阶段,及时报道外国友人关心的当地政府恢复生产以及市民恢复正常生活的最新情况。例如,在厦门举办工博会、厦洽会期间,双语周刊配合报社新媒体中心参与视频采访赴会的各国领事官员。与此同时,先后跟踪报道了在厦门举办的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厦门国际海洋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中国欧洲艺术中心展览、澳头北欧当代艺术中心“蓝色梦想”国际当代艺术展等大型活动;及时跟踪报道城市交通基础建设包括地铁工程等的进展情况,让外国友人了解厦门面对疫情如何一边抗疫一边复工复产。

    双语周刊在原有《厦门精彩》《域外来鸿》《有话直说》等栏目的基础上,增设了《投资厦门》专栏,及时报道厦门招商引资的最新消息以及相关的政策。受疫情影响,针对许多受众出国游变得不可行时,组织外籍作者撰写、推荐厦门游的路线,并开设《国境之美》专栏,邀请中外人士撰写国内网红旅游景点介绍。还及时跟进报道厦门与美国、欧洲、亚洲各地航空货运和船运航线的开通,及时向外国友人展示厦门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环境,而且做到每期版面内容通过双语微信公号每周推送,对外宣传效果颇佳。

    (作者系厦门日报社《双语周刊》编辑)

    责任编辑: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