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报告

新闻战线 2020年04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在抗疫一线践行党报使命初心

——人民日报社全力做好抗击疫情一线报道

● 人民日报社武汉前方报道组 《 新闻战线 》( 2020年04月01日   第 01 版)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报道是一场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对媒体的协调指挥能力、应急组织能力、现场报道能力、融合传播能力等都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验和检验。

    人民日报编委会高度重视抗击疫情报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明确要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央赴湖北指导组要求,聚焦主战场、打好主动仗、守好主阵地,及时准确做好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各项工作。

    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当天,编委会就决定成立前方报道组,要求地方部特别是湖北分社全力投入抗击疫情报道,同时部署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选派骨干记者驰援武汉。人民日报先后派出4批共23名记者,加上其他分社抽调增援的记者,武汉前方报道组总人数达到59人。

    这次抗击疫情报道任务之重、风险之高、难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工作环境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两个多月来,前方报道组不畏风险、冲在一线,克服困难、连续作战,采写了一大批鼓舞人心、提振士气的报道,制作了一系列爆款新媒体产品,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彰显了强烈的使命和担当,充分发挥了党中央机关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前方报道组已采写报道2000多篇、拍摄图片300多幅,制作新媒体产品400多个,创下近年来重大战役报道的新纪录。

    其中,《冲锋,这里就是战场!——记抗疫一线的军队医护人员》《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用生命谱写英雄的壮歌——追记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这座城,有爱有温暖》《我是党员,我先上!》《院士,也是战士》《记者夜访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火线上激扬青春力量》等重点报道和评论,《武汉保卫战》《武汉24小时》《微视频|方舱37日》《奋战45天后在医院的最后一天》《武汉日记Vlog》等新媒体产品,引起广泛好评,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湖北、武汉干部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2月初,人民日报发起大型全媒体行动,搭建生命绿色通道,广泛征集“四类人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求助信息,为彻底排查“四类人员”底数、推动“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方面给予高度评价,赞扬这项工作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

    守准绳,把方向,明主线——始终紧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展开报道

    这场疫情防控战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作出重要讲话,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入考察调研。3月10日还亲赴湖北武汉,实地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宣传报道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前方报道组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组织相关重点报道。

    总书记强调“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前方报道组迅速采写《270多名工人党员昼夜奋战——火神山工地有支党员突击队》《重返岗位,继续作战》《我是党员,我先上!》等报道;总书记明确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迅速组织《同舟共济战疫情》整版报道,反映离汉通道关闭以后,武汉市民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

    总书记强调“务必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前方报道组迅速组织《“五朵金花”绽放一线》《“为了胜利,一切都值”》等报道,撰写《今日谈》评论《用心用情关爱医务人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组织小分队,采访数十位一线医护人员,撰写5000字长篇通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记无私奉献英勇奋战的医务人员》,在人民日报一版刊发;围绕全军4000多名医护人员坚决响应总书记号令星夜兼程驰援湖北,采写长篇通讯《冲锋,这里就是战场!——记抗疫一线的军队医护人员》,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

    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前方报道组迅速组织采写《打好武汉保卫战 不获全胜不收兵》,深入宣传阐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武汉广大干部群众必胜信心;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连夜采访武汉医疗卫生领域权威专家,采写报道《打硬仗,关键要靠科技》;3月10日,总书记亲临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记者第二天上午即深入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广泛采访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等,推出报道《越到关键时候 越是不能松劲》,充分反映总书记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增强信心的强大力量;就总书记为奋战抗疫一线的“90后”“00后”点赞,撰写《人民论坛》评论《火线上激扬青春力量》;总书记指出,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围绕这一主题,采写头版头条文章《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后,不到4小时点击量即突破100万次,湖北主流媒体全文转载,还制作了短视频在抖音等平台推出。

    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前方报道始终突出一个“准”字,把握一个“稳”字,强调一个“快”字,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

    抓大事,扣重点,强策划——始终做到把握主动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抗疫报道千头万绪,前方情况错综复杂,突发新闻随时出现,“点多面广战线长,人少事多任务急”。为了打好主动仗,前方报道组一开始就提出,资源集聚,力量集合,优势集成,根据疫情防控进程和各阶段重点任务,统筹安排,统一调度,策划为先,集中用力,突出重点,展示特点,挖掘亮点,力求做到每天都有重点策划,每天都有主打稿件,每天都有传播亮点。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当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前方报道组采写的长篇通讯《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传播声势。

    抗击疫情报道是一场硬仗,要讲究打法,既要敢打,也要巧打。前方报道组提出,角度要巧、故事要新、写法要活,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实现高出一筹的目标。围绕《应收尽收 刻不容缓》《一线抗疫群英谱》《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4个重点栏目,前方报道组抓新鲜故事、挖独特人物、现精彩事件,有情有景有“活鱼”,见人见事见精神。两个多月来,先后推出50多篇自主策划的重点报道,包括《这一仗,我们必定赢!——武汉保卫战10个感人镜头》《这座城,有爱有温暖——武汉守望相助的故事》《疫情不必怕,一起战胜它!——患者讲述治愈的故事》《救治患者,展现中国速度与力量——武汉方舱医院的5个动人故事》《武汉五位社区党委书记夜以继日奋战一线——为了千家万户平安,值!》《看,那些冲锋在前的白衣“95后”》《志愿者,温暖这座城》《看,那些并肩奋战的医护伉俪》《这个时候,必须往前冲!——走近四位火线提拔的基层干部》《勇往直前——4位快递小哥的战“疫”故事》《倾听大学生志愿者的战疫心声——“抗疫一线就是我们的课堂”》《深入武汉集中隔离观察点——“隔离不隔爱,温暖一直在”》《方舱日记》《战疫一线的男护士们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守护生命——“把温暖送进每位患者的心田”》《4名医护人员讲述——坚守在重症病房的日日夜夜》《武汉4位市民讲述——我的居家生活》《“武汉也是我的家”——四名外国友人的抗疫故事》《倾听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的家庭心声——“我们苦点累点不算啥!”》《火线上汲取成长的力量——听5位“00后”讲述战疫故事》《又上战场 再挑重担——五位医务工作者的故事》《五位下沉社区党员干部的抗疫故事——用心服务是最好的防控》《院士,也是战士》《青春闪亮最前线——走近ICU病房里的“90后”医护人员》等。这些报道的共同特点是小切口、故事化,借事说理、寓理于情,产生了较好传播效果。

    方向决定导向,角度事关热度。人民日报推出的一线重点报道,紧跟抗疫进程,紧扣社会关切,在网上网下都产生了很大反响,很好发挥了党中央机关报排头兵、领头雁作用。

    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以融合提升传播力,以协作提升战斗力

    人民日报社武汉前方报道组成员有总编室、新闻协调部、经济社会部、政治文化部等采编部门的记者,也有新媒体中心、人民网的采编人员;有总社记者,也有湖北、河北、山东、甘肃、西藏等分社记者;有主报和海外版的同志,也有环球时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以及传媒广告公司、数字传播公司的同志。在抗疫的战场上,大家协同作战,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经受住了融合发展的实战检验。

    海外版前方记者在给版面供稿的同时,积极采写“学习小组”“侠客岛”微信公众号报道,其中《习近平的战疫时刻》被全网推送,《疫情当前,中央这场电视电话会议为何不同寻常》《习近平考察武汉的三大看点》,总阅读量达530万次。同时还推出“岛叔在武汉Vlog”,用镜头记录前线故事,其中《派出所的哭声》一文,讲述为基层派出所提供餐食服务的潘师傅的故事,登上当天微博热搜,全网播放量超过4000万次。

    新媒体中心前方报道团队制作新媒体产品326篇,仅在人民日报两微两端的单条阅读量就超过13亿次;策划推出各类短视频产品228条,其中《武汉保卫战》《微纪录片|武汉百步亭的社区民警》《武汉24小时》《微视频|方舱37日》等被全网置顶推送;60条微博登上热搜,占所发微博的36%;推出现场直播60场,其中《直播|武汉方舱医院首次大规模集体出院》仅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和人民日报微博浏览量就超过3185万次,微博点赞19.4万次;策划推出“武汉有我”系列微纪录片,关注抗疫一线感人故事,微博阅读量超过9500万次;推出系列权威访谈“疫线对话”,请张伯礼院士、李兰娟院士等知名专家解读疫情防控形势,仅在微博上的阅读量就超过4000万次,对张伯礼院士的专访还登上微博热搜首位,话题阅读量达6.6亿次。

    人民网前方报道团队先后推出《探访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污染水源系谣言》《探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防护物资面临短缺 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探访武汉超市:货品储备充足 市民购买有序》等“探访”系列图文稿件,通过《人民战疫》栏目进行现场连线直播。同时每天推出一篇《武汉日记》及配套的Vlog,《“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全网阅读量超3000万次,《西哥的方舱初体验》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二名。人民网记者拍摄的火神山施工现场“手套照”,被作为整版公益广告刊登。

    环球时报前方记者4次进入重症监护病房采访,1次进入方舱医院采访,1次进入隔离点采访,3次跟踪报道病人转运,3次全程跟踪记录定点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置,1次跟随社区医院医生开展密切接触者上门排查服务,1次跟踪拍摄危重病人救治,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担当、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忘我的敬业精神。

    健康时报前方记者推出原创短视频产品28个,总播放量超过5100万次;已制作15期《人民名医》“战疫·最前线”系列视频直播专访节目,在线观看量超过3000万人次;与主报记者合作采写反映方舱医院建立党组织的通讯《“这个时候更要牢记我是党员”》,在人民日报一版推出;采写报道《武汉医院新冠肺炎医疗垃圾处理压力大》,反映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疗垃圾积压问题,报道推出第二天,积压垃圾即被全部清理。

    生命时报前方记者一个月采写各类报道240多篇,推出视频25条、视频直播1次、图片500多张。围绕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推出《中医抗疫,不怕质疑》《抗疫一线的中医人》等系列报道;第一时间推出视频报道《送别彭银华!我们用镜头独家记录了同事眼中的他》,播放量近300万次。

    每一次重大报道,都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在战疫报道中,人民日报社各部门、各媒体的前方记者勠力同心,形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出现了主报记者出镜给客户端、人民网当直播主持人,海外版、新媒体中心、人民网、环球时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记者争相给主报写稿的合作氛围。目前,社属媒体前方同事累计为主报提供稿件和图片超过30篇(幅)(含内参稿)。

    重责任,讲担当,求实效——开通新媒体通道征集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有力推动“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生命至上,救援第一。面对抗疫中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对称、需求不匹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人民日报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媒体功能,突出平台作用,从记录者、见证者变身行动者、参战者。前方报道组与后方密切联动,开展全媒体行动,广泛征集“四类人员”求助信息,这项工作贯穿抗疫报道全过程。人民日报也是迄今唯一开通这一网络平台的媒体。

    2月初,在疫情急剧扩散蔓延、整个武汉医院“一床难求”的危急时刻,前方记者紧急帮助收集“四类人员”信息。社长李宝善听取汇报后,亲自部署推动。2月5日,人民日报社推出征集“四类人员”求助信息网络通道,前方报道组每天把求助信息及时上报,危重患者求助信息即收即报,没有一例延误,最多的一天给宣传组报送30多次。活动的后期,大量非新冠肺炎患者求助信息也一并纳入征集范围。征集“四类人员”信息主要依托新媒体中心的两微一端平台,报社各部门、各单位、各平台广泛推送,其中,上海分社、人民网、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等都作出重要贡献。

    征集“四类人员”求助信息网络平台的开通,让数以千计的患者得到及时收治,社会好评如潮,称赞人民日报“党心贴民心,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2月13日晚,前方报道组收到求助信息:武汉市硚口区长丰街道一名怀孕39周的孕妇感染新冠肺炎,尚未得到收治,情况危急。前方迅速将这一信息转给宣传组。2月14日上午,患者即被送进武汉中心医院住院治疗,15日下午,患者产下一个7.2斤女婴。经CT确认,孩子没有感染新冠肺炎。“感谢人民日报!”报道组记者去看望时,患者和家属热泪盈眶、连声道谢。还有很多患者和家属发来信息,“谢谢你,善良的人,如果不是你,可能这条命就没有了!好人一生平安!”“我和老妈都住进医院了,谢谢你们!让你们跟着担心了!”……

    网络征集“四类人员”求助信息,在全社会特别是湖北、武汉的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武汉市委有关负责同志专程来到前方报道组驻地,向人民日报社表示衷心感谢:“人民日报的恩情,武汉人民会铭记于心!这项工作彰显了人民日报的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必将名垂青史!”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也与前方报道组联系,详细了解求助平台运行情况,表示在今后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将充分借鉴这一方式。

    广大网民对人民日报推出这一平台纷纷点赞,“党报关键时候冲在前,管用好用实用!”“这个通道就是救命通道!”“人民日报以党性高扬了人性!”“我今后要成为人民日报铁粉!”……

    拉得出,顶得住,打得赢——在抗疫一线践行党员初心,彰显党报作用

    关键时刻、紧要关头,最考验人也最锻炼人。两个多月来,前方报道组全体同事以尽职显担当、置安危于度外,展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示了党报记者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对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为报社壮大了声威、增添了光彩、赢得了声誉,为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疫情发生后,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记者通过深入细致采访,在各媒体中最早报道《武汉不明原因肺炎不能断定是SARS 7例病情危重》。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后,传闻四起,分社记者又采写了《直击:离汉通道关闭第一天》,通过见闻和事实澄清了谣言、引导了舆论。

    为了获得一手素材和图片视频,前方记者冒着危险,多次深入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隔离点,天天早出晚归。在疫情最严峻时期,很多人夜以继日采访、写稿,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经常忙完一天才想起没有吃饭。病毒无情,危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大家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但两个多月来,没有一位同事叫苦叫累,也没有一位同事完整休息过一天。只要接到选题,大家都是争先恐后认领。有的同事被安排休整,仍然“偷偷”出去采访。安排轮休时,都异口同声表示“我不累,让其他同事休整吧”。按照报社要求,前方报道组提出强制休整计划,由于大家工作热情高,一直都无法落实。

    为详细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医生的工作情况,前方记者在金银潭医院ICU通宵采访。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也是收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最多的医院之一。报道《“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在网上热转,形成刷屏效应。面对危险,两位记者说:“明知可能感染,我们也要上,看到这些医生处在高危环境,我们冒这点风险算不上什么”。

    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感染新冠肺炎殉职,前方记者深入采访,率先推出报道《用生命谱写英雄的壮歌》,记者边哭边写,最后已泣不成声,中央指导组有关负责同志称赞“英雄的事迹很感人,采访英雄的记者也很感人”。

    2月9日晚,环球时报前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武昌区水果湖街道将30多名重症老人通过一辆公交车进行转运,过程衔接无序、组织混乱、跟车服务不到位,导致这些患者因长时间等待情绪失控,部分老人病情加重无人照料。发现这一紧急情况后,他们立即通过前方报道组上报中央指导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随后,中央指导组有关负责同志约谈武汉市和武昌区、洪山区相关领导,有关人员被严肃问责。中央指导组对环球时报前方记者提出表扬,肯定他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事情。

    3月9日,生命时报前方记者接到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志愿者求助:方舱医院休舱后,他们被酒店要求搬离,但是所在小区不让返回,而所在公司也没有安排他们14天隔离,处于进退失据状态。了解情况后,生命时报记者迅速上报。3月11日,汉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约见记者,告知解决方案。3月12日,志愿者被妥善安排隔离……

    为了不影响家人,湖北分社所有同志跟大部队一起住在酒店。有的分社记者只能在父母到酒店送换洗衣物时匆匆见一面;有的分社记者告诉女儿“出差”了,女儿每天画一幅画表达思念和祝福。在前方报道组中,还有不少“90后”,他们在抗疫的战场上经受了磨砺,也收获了成长,是党报的青春力量,也是人民日报的希望和未来。

    战场在哪里,党旗就要插到哪里。人民日报社武汉前方报道组组建后,临时党支部也随即成立。在抗击疫情报道中,支部委员和全体党员始终坚持“哪里危险就在哪,哪里困难哪里上”,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3月5日,临时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一致同意5位同志火线入党,3月19日,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

    此外,人民日报社前方报道组同报社数字传播公司商议,紧急调拨13台电子阅报栏,以最快速度进驻7家方舱医院,同时调拨10台党建会议屏,赠给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

    在战疫报道中,社长李宝善、总编辑庹震和编委会各位领导时刻牵挂前方每一位同志,悉心指导前方报道,反复强调严格做好防护、确保绝对安全,同时要求做好轮休安排,保持体力,保证营养,让前方将士备受鼓舞。报社各部门各单位给予前方报道组大力支持,不少部门和单位为前方组织防护用品、药品、蔬菜食品等,解了燃眉之急,令参战记者和工作人员倍感大家庭的温暖。

    当前,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人民日报社武汉前方报道组将认真贯彻落实编委会要求,再接再厉,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以顽强斗志和饱满热情做好后续宣传报道,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党报力量,交上合格答卷!

    (执笔人汪晓东系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陈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