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报告

新闻战线 2020年04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从新闻发布看疫情期间的舆论引导

● 唐 铮 姜紫荆 《 新闻战线 》( 2020年04月01日   第 01 版)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多主体、多因素、多变性等特征。经过非典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播报疫情发生——传播路径——患者救治——如何预防”在媒体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应急报道程序”。①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主流媒体依靠权威信息发布支撑起应急报道程序,对防疫措施与防疫知识进行科普,构建起公众防疫知识体系。

    与非典时期不同的是,当前用户主要聚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呈现出全局与个体的双重视角,在疫情报道布局上以全渠道、技术化的创新形式提升疫情报道的时效性与可读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主流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报道布局、议题选择以及舆论引导效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论议题

    根据清博大数据的疫情传播分析,1月20~23日,媒体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量激增,主流媒体的报道量也开始大幅攀升。1月23日,武汉封城,微博信息量达到高峰。

    疫情期间,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市场化媒体、商业媒体等媒体报道体现出及时响应、多线程推进、呈现方式技术化等特点。1月20日至今,主流媒体对于疫情报道议题涵盖范围广泛,包括疫情防控措施、疫情来源核查、权威信息发布(官方、专家)、抗疫一线报道、辟谣科普等多类议题。3月初,随着国内疫情的稳定,媒体关于海外疫情发展态势以及防控措施的议题逐渐占据舆论场,呈现出鲜明的议题设置特征。

    迅速响应:主流媒体权威性彰显

    疫情期间,主流媒体报道覆盖范围全面,跟进及时,能够回应公众基本关切,安抚公众焦虑情绪。

    消息的权威性通过信源得以体现。主流媒体的信源多为专家、学者、官方文件等专业来源。公开权威的专家言论对公众进行防护、遏制谣言有重要作用,钟南山、张文宏等专家信源成为公众的“定心丸”。从1月27日起,央视《新闻1+1》每期节目重点分析当日疫情,通过与专家、前线医护人员等相关权威人士的连线,对疫情防控措施(如何消毒、集中收治和重症治疗、境外疫情输入等)、政策解读(复工复产)、抗疫一线等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对清博大数据的“自定义榜单-政务榜”2019年12月到2020年2月前50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疫情信息的发布,各省(市)人民政府为主体的微信公众号(如上海发布、苏州发布、中山发布等)上榜数量逐月增多,排名也有所上升。2019年12月,进政务榜单前50的微信公众号有中山发布、苏州发布、南京发布、杭州发布、广东发布、上海发布等。这一阶段媒体疫情报道数量极少,疫情态势尚不明,没有受到公众的关注。随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安排,来自各省(市)人民政府的权威信息也成为民众了解本地区疫情防治状况的重要渠道。1月,浙江发布、宁波发布、成都发布、佛山发布、抚州发布也进入政务榜前50名。2020年2月,南昌发布、江门发布、台州发布这3个公众号也上榜。这些公众号的WCI指数②也逐月攀升。

    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这些政务新媒体起到了发布政策信息、沟通群众、倾听群众意见的作用。民众最关注的文章主题为确诊人员流动情况、复产复工产业政策等。疫情中期,各地基本形成了响应流程,对该地区疫情状况和政策措施进行每日播报。对于疫情来源核查、防治信息等议题的公布与讨论,不仅满足了受众对于疫情信息的基本需要,也具有引导舆论走向、凝聚大众共识的作用。

    双重视角:记录疫情下的真实中国

    分析主流媒体的选题可以发现,主流媒体以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疫情防控报道,报道主题既体现了政策发布与舆论引导的全局视角,又能够从细微小事刻画疫情下的人民生活,报道生活点滴,体现人文关怀。

    中央媒体对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正面报道显得更加“接地气”。虽然仍然有“树榜样”的典型报道,但也尝试通过描绘医护人员的生活日常,刻画典型人物更为人性化的一面,以相对朴素的报道技巧展现真实的人物。

    从信源来看,主流媒体在医患日常、疫情个体的报道中不仅使用记者的采访资料,也接受读者来稿。来稿形式多样化,包括家属给一线医护人员的家书、医护人员的Vlog、普通民众的感受等。

    @人民日报2月14日推出《疫线Vlog》,将镜头对准疫情中的医护、患者和普通人。《火神山ICU硬核护士长》等以Vlog形式真实记录医护人员抗疫期间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来自武汉的声音日记#是咪咕阅读携手新华社“声在中国”、新华FM共同创建的话题,以援鄂医疗队人员的个体角度讲述在武汉的援助故事。

    将全局视角与个体视角结合,体现了主流媒体疫情信息发布与价值传递的双重功能,发挥了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相比于赞歌式的“榜样”“先锋”,接地气的日常小事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在舆情引导方面,该类主题报道的贴近性与趣味性更容易激发受众情感共鸣,凝聚社会共识。

    形式创新:新技术报道加强时效性与可读性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发布与价值传递是主流媒体的首要任务,既要吸引年轻受众,又要守住底线。③央视频通过5G直播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以慢直播的形式关注抗疫相关医疗设施的建立。5G技术对直播流畅度的支持,使观看直播的用户获得沉浸感与在场感。基于微博平台语境下的用户在线交流也增强了主流媒体与用户之间的黏性。

    市场化媒体与自媒体的疫情数据可视化为早期的疫情信息发布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查询入口,以另一种方式凸显了新闻事实的时效性。丁香医生综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全国大部分省份医疗卫生机构的权威发布渠道,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更新页面。

    澎湃新闻发布的《视频:新冠病毒全球首例传播地图》展现了1月13日~3月6日全球范围内每日病例流动情况。从视频中能直观看出多个国家首例确诊病例的流动路径。清晰的数据与可视化的地图呈现提高了信息表达效率与可读性,也为新闻报道与数据分析疫情现状提供了思路。

    中央媒体的可视化海报运用鲜艳的色彩与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积极抗疫的情感倾向。一些海报强化数字或符号的指代含义,传递疫情信息的同时,也隐含积极情感,传递抗击疫情的信心。如@人民日报海报对数字“0”的放大,一方面传达湖北除武汉外连续7天新增确诊病例为零的信息,另一方面表达了对尽快清零的期盼。

    主流媒体通过形式创新吸引受众,同时保障疫情信息的时效性与可读性,以新的技术手段完成了疫情信息、价值与情绪的传递。但是这种价值传递在舆论引导方面的效果与效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主流媒体在疫情期间的报道流程、议题选择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媒体的应急报道程序总结了有效的经验。舆论场对媒体报道的反响也为同类事件的舆情引导策略提供了思路。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信息滞后会导致民众的焦虑。此时应通过权威、真实、可读性强的新闻报道,提供疫情防控信息增量,遏制谣言散播,安抚公众恐慌焦虑情绪,对公众进行价值传递,鼓舞抗疫信心。公开透明的新闻真相有助于缓解焦虑,引导舆情正向发展。结合对报道特点及舆情特点的分析,笔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议题以及舆情引导提出几点建议。

    双向结合,统合信源时效性与媒体权威性

    信息来源不仅有前线记者,还有作为个体的民众。互联网时代激活了个人操控社会传播资源的能力、湮没的信息需求与偏好以及各类微资源(闲置的时间、知识、经验等)。这种激活带来的结果就是媒介生态被重构,个体话语表达和内容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个体参与公众话语表达的方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更加积极主动进行个体观点意见表达,这种表达大多是零散的,本质上仍然是新闻消费者;另一种则是与新闻生产者相融,成为新闻生产主体之一,打破了单项传播时代新闻生产的边界。

    在疫情报道过程中,记者的角色不再仅仅是观察者。武汉封城后,一线报道的记者具有武汉居留者与记者双重身份,报道中呈现参与者与观察者的双重视角。由于受过专业的新闻培训,在选题、视角方面以重要性、时效性为先。

    原本作为新闻消费者的个体也参与到疫情报道中。@蜘蛛侠面包从1月23日起拍摄了十余条Vlog,记载武汉封城以后他的志愿者工作。这些新闻消费者因为特殊的环境往往能够接触到一手资料,成为新闻生产的一员;以普通人感兴趣的视角描写真实事件,具备时效性与趣味性。但是相对来讲,在写作、观点表达上缺乏训练,难以形成持续更新。

    原本的新闻消费者成为提供一手资料、自我表达的新闻生产者,提供的信息往往在时效性上占有优势。而专业记者的新闻嗅觉则更加灵敏,新闻操作更加标准化。培养民众的新闻素养,将记者的专业性与用户信源的时效性相结合,或许会产出更加优质、受到用户喜爱的新闻作品。

    应对恐慌,利用辟谣平台有效阻断谣言

    目前的应急报道程序,基本涵盖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应对民众告知的信息与议题。但是,随着谣言传播成本的降低,疫情期间的谣言既不利于防控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民众抗击疫情的情绪调动与舆论走向。辟谣平台的建立与及时更新为社交媒体时代阻断谣言提供了思路。

    疫情前期,人们隔离在家,用更多的时间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相关信息。由于信息井喷式增长,真伪难辨,一时间许多谣言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公众信息过载、焦虑情绪上升。媒体邀请专家辟谣、社交媒体平台对谣言进行标注都对遏制谣言、平息焦虑起到了积极作用。

    媒体的事实核查技术与医学专家的权威判断有助于辟谣平台的建设。媒体行业本就要求查证新闻事实、核实新闻来源、评估新闻可信度。这与辟谣机制不谋而合。而谣言的传播会引起公众恐慌与焦虑,滋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在遏制谣言的过程中,一方面,媒体要保证报道事实核查流程规范化,确保新闻报道事实与辟谣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媒体的新闻事实核查机制以及医学专家的专业判断,有依据地公布查证结果、查证要点,进行辟谣。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堵不如疏,应向社会公示查证过程与查证理由。

    平息焦虑,打造公开透明的报道集群

    据国家信息中心、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院共同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认知与信息传播调研报告》,主流媒体的报道基本获得了公众的认可。公众印象最深刻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中央媒体,最关注的是疫情发展的实时情况、各级政府抗疫防疫的决策部署以及疫情相关的科研进展,疫情知识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权威信息的及时披露有助于缓解公众焦虑,回应公众关切,同时也增强了媒体的公信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也会导致社会公众自身安全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全面、及时、客观、准确的信息公开可以尽快稳定人心,保证社会正常秩序,同时也能够整合社会资源,减少负面影响,避免谣言传播。

    疫情期间,主流媒体应做到权威信息及时发布,疫情发展状况与国家卫健委数据库全时态、全渠道链接。确保报道时效性,公信力与影响力会进一步提升。

    同时也要注意,理性的议程设置需要遵循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方面要将受众关心的议题体现在报道当中;另一方面,要掌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权,通过议程设置,将舆论向更健康的发展方向引导。

    发挥媒体的信息发布功能与舆论监督作用,对真相进行发掘仍是媒体的第一要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媒体更应该坚守责任,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报道方式上以增强公众体验为要,不断尝试提升文本的可读性,但也要时刻牢记守住底线,不可过度媚俗。

    (作者唐铮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姜紫荆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金建树、严芒芒:《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非线性”拓展之策——以禽流感疫情报道为例》,《中国记者》2013年第8期。

    ②WCI指数是从“整体传播力”“篇均传播力”“头条传播力”“峰值传播力”四个维度评价微信公众号的参数。

    ③陈逸君:《从“俯视”到“蹲下”——主流媒体“卖萌”的缘起、尺度与未来》,《新闻战线》2020年2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