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媒体传播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党报的政务新闻如何进一步提升传播力、扩大影响力?如何让党委政府的重要举措得到社会支持和更好落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小民生”理念向科学的“大民生”理念的转变,“四力”就会大大增强。政务新闻的“大民生”视角处理无疑是实现“一根甘蔗两头甜”的良策。
政务新闻 民生视角 传播力
政务报道(新闻)是指党政机关的施政活动所形成的新闻报道,通常包括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文件刊发和部分重大主题报道。政务报道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主导社会正确舆论导向、架起党和政府与民众沟通桥梁的重要责任,在选题与文风上与民生新闻存在较大区别,更倾向于严肃、重大的主题以及严谨的文风。①
政务新闻,在党报版面上占据的比例较高,而且与民生有关的内容随着政务公开力度的不断加大也随之增加。基于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百姓关注度极高。但是“八股”味的文风,加上党报党媒在政务新闻操作手段上的沿袭,使得很多有价值的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内容往往会淹没在会议、活动或文件内容的报道中,一定程度上使党报党媒的影响力“打折”。在做好政务报道的同时,始终保持一颗“民心”,从会议、活动、文件或政务事件中,挖掘出更具有服务性、趣味性、贴近性的民生内容,通过补充采访或分类处理的办法,以民生新闻的形式对政务报道进行延伸,会取得两头叫好的效果。
政务新闻是民生看点的孵化器
跑政务的记者报道各种会议是本职工作。材料一拿,拎出重点,做个标题,发个稿子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但是现在的各级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往往都是知识型、专家型的,富有创新意识。在一些重要的会议上往往会脱稿针对某一问题讲上一段,而且非常精彩、有料。如何抓住亮点进行处理,不仅仅考验跑会的记者,同时还考验着报社的值班领导。既要到位还要创新,既要当下又要将来,既要深度还要高度。这样的政务报道党委政府才会满意,百姓读来才会解渴。这样的政务报道才会使政府和人民关系更加紧密,才会使百姓更拥护更配合政府的决策,才会使社会更和谐更稳定。
健康和教育,始终是关乎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大事。一个城市的医疗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及其家庭的幸福。今年6月20日,无锡市委市政府首次召开由四套班子一把手共同参加的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表示,要加快集聚优质资源,积极打造优质品牌,着力提高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并在脱稿讲话时一针见血指出:“对照无锡的城市能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一块突出短板。没有名医,医疗大楼建的再好也没有用。”会议内容通过新媒体传播后,全市百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无锡日报在次日头版头条对会议进行充分报道的同时,配发时评《恪守为民情怀,交出健康无锡建设过硬答卷》,在百姓和相关政府部门再度引起强烈反响。
不仅如此,在随后的20天里,由分管副总编带队,几位采访部门主任、首席记者组成的特别采访组兵分几路,采访了市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所有市立医院院长、大科主任、引进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在与全国有名医院进行对标后,连续三天在头版重要位置推出“无锡打造名医名科名院工程调查报告”系列报道,《没有名医支撑、建多少大楼都难称“饱满”》《没有国家级专科的突破、如何能够得医疗水平的顶端》《不破除惯性思维、如何创建“全国名院”》三篇报道被广泛转发,读者纷纷点赞。据统计,这一组报道新媒体的阅读量是其前后全市性政务活动报道的10倍。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对这组报道给予肯定。市卫计委和各大医院很快启动了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与江浙沪大医院国家级专科的合作计划。许多读者在纷纷转发的同时,称这一组报道是今夏酷暑里的一场“及时雨”。
政务报道是舆论监督的推进器
为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城市进步,政府会推出一些重要举措。但往往因为行业、条线、块面等原因,即使是一些规模大、规格高的会议、论坛、行动、项目开工、签约等,受众关注度也并不高。媒体的相关报道也常常处于“版面不小、读者没有”的尴尬境地。要使政务新闻成为热点,就需要党报记者“吃透两头”。既正确理解上头的指示要求,又准确把握百姓需求的“度”。这方面,适时巧妙地开展舆论监督是一个好办法。
舆论监督,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丰收期。进入21世纪,随着传统媒体经营不断下滑,市场化运作难度加大,加上民主法制化的不断健全和深化,受理投诉的部门多了,舆论监督在媒体上的比重开始降低,有的热线电话成了摆设,有的媒体群工部、热线电话甚至撤销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报的作用不断提升,其中对舆论引导力的要求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舆论监督的职能又回来了。当然,这一次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转型的回归,不仅仅是发挥舆论的作用进行监督,而且是利用党媒平台为受众提供更多的服务。
8月8日,无锡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提出要清楚认识到,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相比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小差距。党委政府有所呼,党报党媒就要有所应。几乎在会议结束的同时,无锡日报就在移动新闻客户端“无锡观察”上,以《不护短、接地气!今天,小敏书记细数了城市管理中的这些顽疾!新一轮城市管理大幕拉开》为题第一时间发布会议主要内容,引起了全市各级的转发。同步在移动新闻客户端推出“党报热线报料启事”。很快报社的热线电话响声不断,移动客户端的报料互动热闹了起来。第二天,报纸和客户端都推出了党报热线82700500报料回复、市民投诉、管理部门回复、记者探访、事件回放、警官提醒、现场调查等,以图文形式即时呈现。读者来电称,从没见到事情处理得这么快的,党报的力量就是不一样!管理部门也称,有了党报的介入,老百姓更愿意跟我们对话了,对我们的工作更配合了,解决问题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8月11日,备受市民关注的某高档住宅区户外违建拆除启动,“无锡观察”进行了图文直播,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业主纷纷表示服从并配合政府的行动。全市其他地区的积存违建拆除也很快顺利地解决了。
同一天,无锡日报刊发了另外一则消息《无锡最大马路市场将“变身”街心公园!鲜花大道、亭台楼阁……超期待》,不仅图文并茂给老百姓描绘了老城改造拆迁带来的幸福场景,还记述了政府“拆违不拆心,真情化坚冰”的担当和柔情。
一天两则消息,一硬一软,巧妙地把党委政府对问题处理的决心和保障百姓切身利益的真情体现了出来,一扬一抑,反映了报社对大局的把握、对宣传效果的事先策划、对受众心理和需求的关注。
政务新闻一般给人的感觉都比较“硬”,如何“软”着陆,一直是传媒业内部经年研讨的命题。只有把党委政府的主诉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挂起钩来,才会引发共鸣,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广大干部“负重前行”,才会换来人民群众的“岁月静好”。党报的使命也一样。
政务报道是媒体运营的项目加速器
新闻经营两分离,这是规矩,必须遵守。但这两者又不是孤立存在的。政务报道看似很“硬”,但其中蕴含“软”实力。如何用智慧的眼睛发现其中的奥秘,需要党报党媒的工作人员兼具对新闻的洞察力和对商机的洞悉力。新媒体如火如荼,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一片唱衰。其实,高超的政务报道操控能力能使传统媒体绝地重生,特别是党报党媒工作者,更要有这样的信心。
城市党报集团运营转型之路就是要实现“好平媒”向“好平台”转变,从“追求最出色新闻”向“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转变。②
形成党报自身的多元品牌效应也至关重要。在品化牌与非品牌化两种状态下,同样的新闻内容会收获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本质上讲,地市级党报的品牌化发展战略只是对原有新闻内容的一种外在提升与包装,并不会影响新闻内容的正常生产。③
中国(无锡)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已经举办第八届,规模不小影响也不小。但唯一不足的是缺少引领核心的“魂”,对于无锡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提升一直没有起到决定性的引领与推动作用。7月下旬结束的无锡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着眼实现文化建设高质量,在增强文化软实力上抓落实求实效。发布这次会议的政务报道时,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再次抓住了其中的核心要义。经过半个月的策划和摸底,8月15日,“首届无锡优秀文化企业系列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由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旨在为文化产业营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全力打响“无锡文化”品牌提供有力支撑。评选面向社会,挖掘一批“文化+”融合发展企业,宣扬一批创业创新青年人物,展示一批最受欢迎的文创产品,充分展示无锡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获奖的企业、个人及文创产品,将在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所有报网端微进行全景式报道,并在10月份的第八届文博会上发布。主办方还邀请国内知名文化企业来到现场,与获奖单位和个人共同探讨无锡文化产业的未来走向。
评选活动启事发出后不久,咨询报名电话和新媒体回应持续升温。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由报社领导、文字记者、视频记者和产业经理组成的文企评选观察团,通过“板块座谈+企业走访”形式,以抽签方式对报名参评企业及个人进行实地考察。与此同时,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又启动了“城市文化客厅”项目,每周邀请社会各界精英举办主题为提升无锡文化标识度的系列研讨会。不仅如此,集团数字媒体运营中心还推出系列视频访谈“让‘无锡宝藏’开口说话”。一时间,无锡百姓的朋友圈被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掀起的“文化旋风”刷屏。无锡各界对文化的关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江苏省文化厅原厅长、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受邀参加研讨会后激动地说:“我建议,可以借助党报媒体的力量,把无锡的文化资源联动起来,搭建文化信息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和资源共享”。
结 语
拥抱新时代,青春再出发。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城市党报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孕育着创新的机遇。我们相信,付出的努力都将成为城市党报持续焕发生机的养分。如何让党报的政务报道更大更好地发挥作用,民生视角不失为一种选择。要做好它,需要党报采编人员对大局趋势了然于胸,同时积极做好策划和主题选择。无锡日报69周年特刊卷首语写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尊重和驾驭新闻传播规律中实现正确舆论导向。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与人民同步,与用户共创价值。用户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大民生”视角的政务报道大有可为。
(作者系无锡日报新媒体部运营总监、《今商圈》杂志主编)
责任编辑:陈利云
参考文献:
①秦建莉:《政务报道新闻价值的多元化呈现》,《传媒观察》2015年第9期。
②乔平:《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经营转型之路》,《新闻战线》2012年第7期。
③刁文朝、赵雅文:《地市级党报的产品化发展理念》,《新闻战线》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