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十

把“绿”写进人心

刘 杰 《 新闻战线 》(

    没有现场的通讯不能打动人,没有现场的消息也不可能打动人。不论在什么时候,新闻在现场,即使工作性消息也要到现场。如果不去现场,就抓不到那么多生动感人的事例,就采撷不到那么多新鲜活泼的新闻事实,当然也就写不出那样满篇透着“醉绿”的新闻报道。

    对比法     绿化报道     新闻现场

    对比法是认识事物、推进工作的法宝,也是获取重大新闻的法宝,更是用心写作高质量新闻的妙招。当年安徽推进全民绿化是这样,我们采写安徽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重点稿件也是如此。对比显高低,对比出优劣,对比更会让人心如明镜。

    (一) 

    上世纪80年代,缺柴少林的安徽,虽与浙江、江苏比邻,但那种一边是森林一边是秃岭的鲜明对比,让安徽人很没颜面。多少次,在全省各级干部的大会上,安徽省委领导都会郑重而痛切地提到,从浙江、江苏回来,不用问到没到省界,只要看到山是秃的,就知道进了安徽。这一比较,使安徽人无不为之汗颜,也是对安徽人最大的激励。知耻而后勇,安徽毅然制定出“5年消灭荒山、8年绿化安徽”的规划,立誓要改变缺柴少林的落后面貌。

    那是1989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决定。由于历史原因(大炼钢铁等)和造林机制不活,安徽当时仍有荒山1800多万亩,而且全省每年有800万立方米木材的消耗量,并因此带来每年200万亩的新增荒山。兴林富民、绿化安徽,成了几任省领导和一代又一代林业人的美好梦想。在安徽做出“五八规划”之后,省长与各地市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省委、省政府在安徽北部的宿县召开现场动员会。全省各地干部群众奋起拼搏,拉开了决战江淮、绿化安徽的阵势。8年后,在我们动手采写《安徽:跨入绿化先进行列》(见199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一稿时,还会想到安徽党政领导为此奋力疾呼、咬牙苦干的一幕幕。

    安徽人不缺少改革和创新的勇气,当然更不缺少吃苦耐劳的拼劲。1997年植树节前后,人民日报社安徽记者站老站长王启明带领着我,在省林业厅相关同志陪同下,用了半个多月时间,驱车前往江淮大地,从江南到淮北,跨长江过淮河,跑完了整个安徽,实地考察了安徽绿化实绩,真切地感受到安徽人的说干就干,苦干实干而又真干,也就是说,在造林绿化上是蛮拼的。王启明是“文革”之前的老牌大学生,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是位举重若轻的“大笔杆子”,为了绿化报道也和年轻人一起奔波,同样蛮拼的!

    我们看到,通过几年的奋斗,安徽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五八”既定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实地采访,我们也圆满完成了自以为非常得意的绿化报道。在消息中我们兴奋地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导语里:“今年植树节前后,记者驱车前往江淮大地,但见皖南山区,群山含黛,云蒸霞蔚;千里淮北,林网纵横,花红柳翠;江淮丘陵,遍植新木,芽黄枝绿。安徽绿了!安徽省1989年实施的‘五年消灭荒山’目标已经实现,‘八年绿化安徽’的任务也将高质量完成。”

    仅仅如此写来,还不足以体现安徽造林绿化的成就,接下来的第二段,又延伸了导语的写作,也可以叫做消息的第二导语,为体现第一导语的真实性,我们感慨而又详实地写道:“安徽的绿,源于全省干部群众扎实苦干,源于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更源于林业体制的改革,正是这种苦干加巧干,使全省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5.6%,木材蓄积量达1.04亿立方米,缺林少柴的安徽终于跨入造林绿化先进省、区行列,成为全国6个生态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

    从缺柴少林到跨入全国造林绿化先进省行列,这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多么努力的拼搏,多么艰难的付出!我对安徽过去缺柴少林境况是有着切身感受的,小时候在安徽砀山老家,吃没吃的,烧没烧的,经常放了学还要去拾柴火。那时候村里村外连棵树都很少有,去哪里捡拾柴火呢?只好捡些蒲苇草根什么的。那是在淮北平原地区,其实就是在皖南山区,树是有的,但不属于个人,那些集体的林木,谁也不会用心去管护,为了换点粮食,有的人还要偷伐上一棵两棵,当然也就不会想着补栽补种了。然而,仅仅七八年,安徽就发生了如此迥然不同的变迁,而且气气派派地摆上了人民日报头版,还排在了《省市区的得意之笔》头条栏目里,又加上了长长的一篇“编者点评”,岂不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嘛!

    同记者心生感慨一样,编辑点评也是十分动情,上来就是一个设问:“缺柴少林的安徽省,何以能在短短的8年内跨入造林绿化先进省区行列,成为全国6个生态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高超的编辑点评,是新闻作品最抓人心的“画外音”,是锦上添花,更是画龙点睛。

    此篇点评就是如此。在设问之后立马又跃上了改革新高度:“这篇报道用事实告诉我们,关键是他们像当年抓农村‘大包干’那样抓林业体制改革,调动了广大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仅此似乎还嫌不够,点评又进一步说:“但是,我们认为还需要补充一句,安徽省的领导班子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在长远建设上保持了一种连续性、继承性,认准了一个主攻方向,就一以贯之,咬住不放,不像有些地方,经常见异思迁,今天干这,明天干那,‘放一枪换一个地方’。”点评最后进一步点明:“这一点非常重要。群众不怕苦干,就怕白干。从历史上看,我们在长远建设上为缺乏连续性而付出的‘学费’实在太多了。”

    编辑点评也是运用对比法,进行强化评说,充满了情感。在说明了安徽的关键经验之后,针对地方上“一届领导一个调”的通病,赞赏安徽在造林绿化上一以贯之,一个“五八规划”管几任,一张蓝图干到底,领导以自身表率取得了群众信任,把绿化变成了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最终夺得了绿化先进桂冠。如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任领导一个调门,别说造林绿化如此长远的大事,就是招商引资办企业,也是难以取得很好成果的。对于这一点,消息并没有多加着墨,是编辑体会到了几届领导一张蓝图接力干的重要,所以“还需要补充一句”,进行对比强化,也真是说出了消息报道所蕴含的另一潜在内核。

    (二)

    在我后来写作这篇头条背后的故事时,正好是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参加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从习总书记首次在丰台永定河畔植树,到海淀南水北调团城湖调节池、朝阳孙家河乡,再到大兴西红门镇,4年中,总书记植树步伐坚实而有力。据中央办公厅信息透露,每次总书记都是和群众在一起,不单独安排,树种也要求根据规划和地块的实际需要选择,不要名贵苗木。

    另据新华社报道,那天在植树活动中,习近平殷切地告诫大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谈起造林绿化,习近平说,6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35年前,经邓小平同志提议,全国人大做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家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中国因此成为新世纪以来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望着一片片新近种植的树林,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再到“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深入人心。义务植树是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总书记出访过捷克,在那里和捷克总统一起植树,种下了一棵来自中国的银杏树,种下了世世代代中捷友谊之树。总书记几次植树栽得最多的也是银杏树和榆叶梅,银杏树俗称子孙树,可见总书记是多么重视长远建设上的持续性和继承性。正如上述编辑点评所说,认准了一个主攻方向,就要一以贯之,咬住不放。中国这样做,就成了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安徽这样做,也一跃而跨入全国绿化先进行列。 

    那时候安徽绿化成就之惊人,在2001年我去了山西之后,对比黄土高原的缺水少绿,安徽的绿化造林成果更加鲜明耀眼。那时每次回皖省亲,从飞机上往下看,恰如当年安徽与浙江、江苏之反差,显然是一望到绿色,就知道进入了安徽境内。在合肥一出机场,满眼是绿,扑面花香,最大的感觉是绿色萦怀,绿意荡漾,眼花缭乱,大有醉氧之感,我将此说成“醉绿”,还自觉特有道理。后来读到艾青的诗《绿》,更觉得自己所说的“醉绿”一词不光富有情趣,而且还挺有诗韵,算是独家创意吧。不信咱们一起读读艾青的诗。作为现代文学家、著名诗人的艾青,1933年第一次用此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两年后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右派帽子曾经压得他20年抬不起头,“文革”后诗情才如其所写的《绿》一般,“飘动在一起”。

    那是诗人1979年2月在广东迎宾馆写下的,诗人感慨着广东的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翻倒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得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想想看,“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一波一团的,跳跳跃跃的,那情景看上去会不会让人绿意如醇,入怀微醺,醉眼迷离,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绿呢?我想应该正如作家楚楚在《草原散章》中所说,那是一种灵醒的绿,一种每个毛孔都会出油的绿,一种恣意率性、肆无忌惮的绿,一种看一眼都会心旌摇荡的绿,一种整个生命都跃跃欲试地要从绿色中挣脱出来的绿。读着诗人的《绿》,品着作家的《草原散章》,我一直在想,如此这样和那样被绿摇动着的心境,岂不就是一种“醉绿”的感觉吗?

    1979年广东如此浓郁的绿,不用说那都是自然萌生、上天造化的绿。在那里,人们常说,插根扁担都能长成树。而在1997年,相差18年后,我们采写安徽造林绿化报道时,那种绿恐怕就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了。正如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召开的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所说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一样。在安徽当时有那么多荒山秃岭,特别是长江以北地区,别说插根扁担成树了,有些地方就是种活一棵树,也要花费很多心血和汗水,所以安徽不光要苦干,还要巧干。苦干就是硬拼,巧干则是改革。苦干是根本,巧干管长远。没有苦干,再好的改革想法也不顶用;没有巧干,再能拼也不能调动起人民群众广泛而持久地参与,当然也就不会绿满江淮,更不会绿染大地。

    (三)

    报道正是从这些方面着手,条分缕析地解剖了安徽人富有创造性的成功经验。那时候,全国需要这样的典型,需要在造林绿化上能够借鉴的经验,同样,报道安徽也需要更多的切实事例,让外界看到安徽的成就不是虚的,安徽的举动全是“碌碡碰石磙——实(石)打实(石)”的。我们必须在新闻报道中拿出硬邦邦的干货。

    首先写领导带头苦干。消息中说,要让群众苦干,领导必须像当年推行农村“大包干”改革那样真干,省、地、市、县、乡领导层层包干办绿化点,立碑挂牌,功过示人。草多、石多、兔子多的龙泉山,省委书记卢荣景包干后9次造访,干部群众实干苦干,5000多亩荒山秃岭已郁闭成林;曾遭战火焚毁的肥西县紫蓬山古树林区,秃了几十年后成了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孟富林的包干绿化点,他一年几趟往山上跑,与当地群众一块筹划,几年下来,这里出现了国家级的紫蓬山森林公园。列举了省里两位主要领导带头的事例后,我们又用了两组数字:据统计,全省各级领导在消灭荒山中的“包干”点763个,5年“吃”完荒山后,接着又向深度拓展,也就是继续完成“八年绿化安徽”,各级办点增加到800个。写到这里,我们文思泉涌,笔下淌绿,如诗人高歌一般,放情抒怀:“数百万亩绿化点如同种子,带着蓬勃生机向四处迅速延伸,绿了大地更绿了人心。”

    “绿了人心”,是神来之笔,也是心来之笔。这来自领导带头大得人心,来自改革措施温暖人心,更来自记者对生活深切感动着的内心。于是,笔随心意行走,情在字眼上跳动,消息紧扣“绿了人心”主题接着写道:要把荫及子孙的好事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关键在于给绿化造林引入竞争机制,向改革要绿。为了改变以往一山多主、一主多山、四荒无主的兴林弊病,安徽鼓励各地改革创新,探索股份合作经营办法,国家、集体、个人、联户一齐上,投资、投劳、投山作价入股经营,先后创办了大量股份制林场,片片丰产林,成了群众的宝贝蛋,成了百姓“绿色银行”。那时候,宿县地区6个县市拍卖“四荒”的锣声此起彼伏,47万多亩“四荒”从此有主。写到这里,我们也用一组全省性数字加以概括,即全省当时已兴办国有、集体、家庭林场9000多个,800多万亩林地成了富民强省的雄厚资源。这种机制发展到后来,成了全国各省市学习推广的林权改革新经验,不光绿了安徽,也绿了全国。

    “绿了人心”,来自对绿化成果的体悟,更体现在将市场机制引入造林绿化,引导群众围绕市场办林业。口号造林不可取,没有效益的造林绿化肯定不能长久。要效益就要看市场。在5年灭荒之后,安徽提出了“林业二次创业”,着力点就是发展经济林。他们推行企业办基地,公司连农户,以改革推进林业产业链建设。消息中列举了几个很有说服力的事例:明光市泊岗乡有眼光,动手早,1989年6400亩荒坡栽上银杏,人工嫁接后去年人均收益140元,以后连年扩种,如今成了“安徽银杏第一乡”;“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宁国市,注重高新技术走进山林,300多家林副产品加工企业紧跟上,全县人均经果林收入到了600多元;太和县千家万户搞装饰木条加工,年创产值5亿多元,农民以工补林,平原林网更加郁郁葱葱;岳西县从靠斧头难以致富的困惑中醒悟过来,对119万亩荒山造林、封山、飞播、管护、节约五管齐下,规划、质量、苗木、技术四项统一,短短几年,绿化程度达92%,覆盖率上升了17.66%。

    “绿了人心”,重要的是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发展。缺柴少绿的安徽在跨入绿化先进行列后,真正尝到了造林绿化的甜头,也更加明白了改革创新和市场机制的魅力,在以后的林业发展中,围绕市场不断深入推进改革,最典型的是“树随地走,谁种谁有”。省里紧抓改革和市场,加强造林绿化规划,完成“五八”任务后,又推出“万里绿色长廊”建设,让道路成为全省林业新的增长点,随后又实行千万亩林业增长规划,强调提升林业质量,全面推进平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道路绿化等。

    为此,记者后来又写过安徽许许多多绿化典型,有《煤城巧做“绿”文章》《马鞍山“灰城”变“绿城”》,还有淮北、亳州、宿州、池州、黄山等地绿化典型经验,这些都是以改革为动力,让林权进万家,“林权落了根,群众才放心”,放心才会继续“绿人心”。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的前一年(2015年),全省森林面积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2.2倍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3%上升到28.65%,森林资源总量增长了4倍多。林业真正成了安徽人民的“绿色银行”,爽歪歪地绿透了安徽人民的心田。

    “绿了人心”,报道才能浸润人心。把绿写进人心,是记者此次报道最感温馨的行动纲领,也是一种梦的追寻,一种圆梦之旅。安徽从缺柴少林到跨入全国绿化先进行列,就是一种梦的追寻,一种圆梦拼搏。人是要有梦想的,有梦想才能有目标,才能有动力。人连梦都没有了,那就到了生命尽头。中国是最早对梦有研究的国家。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30年代著有《梦的解析》等著作,而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周公解梦》,虽然那是后人借周公旦之名编纂而成的。梦是人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着物理、生理和心理因素作为基础。有梦的人生最美好。东汉思想家王符在他所著的《潜夫论》中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将梦想变成现实那是做梦者最高理想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中国梦”的治国理政新概念,阐释了“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就是“两个一百年”——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和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表示,这个梦“一定要实现”!有梦的民族一定会是强大的民族。有梦的人也一定会有所作为。

    安徽在极其困苦的情况下,有了“5年消灭荒山,8年绿化安徽”的梦想,经过几年拼搏,梦想成为现实。新闻记者有着“绿了人心”的梦想,经过努力也把报道写成了绿意浓浓的篇章。中国梦要经过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的奋斗才能实现,安徽的绿化梦想也是经历了一届又一届省委领导的努力,才把绿色洒满江淮。记者更是历经相当长时间,才最终采写成了绿满江淮的“省市区的得意之笔”。

    (四)

    本来跑跑林业部门就能够完成的报道,我们为什么跑了3000多公里?本来可以坐在办公室就能写成的新闻,我们为什么要到现场去写作?一篇千余字消息,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计算下来,跑一二公里才诞生一个字,一天才摊百把个字。而且是南一趟,北一趟,跑遍了安徽江淮大地。也许你要问,有没有必要花费如此巨大的牛劲和笨力,划不划算,值不值得呢?

    如果在当时,回答也许是肯定的,因为有头条成果摆在那儿。如果在当今,真的不好说。互联网时代,人心浮躁,谁还能如此沉住气,用半个月、跑三千多公里去写条消息?但是我要说,不论在什么时候,新闻在现场,即使工作性消息也要到现场。如果不是去现场考察,就抓不到那么多生动感人的事例,就采撷不到那么多新鲜活泼的新闻事实,当然也就写不出那么满篇透着“醉绿”的新闻报道。

    没有现场的通讯不能打动人,没有现场的消息也不可能打动人。事件性消息要到现场,工作性消息也要到现场。到现场是记者的看家本领,无论什么形式的新闻报道,都要尽可能多的到现场。这就是为什么采写安徽跨入全国绿化先进行列时,本来可以听听汇报,看看材料,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写作的却要跑三千公里路的缘由。现在再读这篇头条消息,仍然觉得那时投入那么大的牛劲和笨力,划得来,很值得。

    当缺柴少绿的安徽,成为了全国6个生态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时,感同身受的记者万分乐意如此奢侈地进行采写,并激情满怀、兴趣盎然、妙笔生花地渲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深入人心。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穷而不见生机的安徽在“大包干”之后,又勇敢地向自然挑战,志在“5年消灭荒山、8年绿化安徽”,那时候谁会相信,谁敢相信,不知多少人在说省里“瞎吹”(合肥话叫“哈吹”)。就是长期生活在安徽的记者——我们也不大相信会成为现实。

    5年过去了,我们没动手采写,8年就要过去了,我们将信将疑地上了路,先往南部跑,又往北部跑,越跑信心越足,越跑越是兴奋,到后来写作时,基本不用看采访本上的笔记,一口气就写成了千余字的消息,而且自认为是文笔不凡,因为那些都是从生活泥土中深挖细掘、千淘万滤出来的如金子般粲然闪光的文字:

    导语中,我们情不自禁地写道:“安徽绿了!”

    正文中,我们又由衷而感慨地写道:“绿了大地更绿了人心”。

    新闻来自生活,我们觉得,报道必须把“绿”写进人心!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杨芳秀

把“绿”写进人心
破解地市主流媒体深度报道的“密码”
做有新时代特色的民生新闻
提高报纸编校质量的路径探析
史学副刊特点探微
强化“三种意识” 扮好“三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