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发展迅速,以“快”抢抓热点新闻,对传统媒体步步紧逼。但拥有强大采编实力的传统媒体仍能成为优质新闻的挖掘者和生产者。
2017年12月13日,钱江晚报刊发《“倔强”教授蒋克铸:站着上课,是老师最基本的素养》一文,让“浙大老教授”一度成为微博热搜榜前三和百度热搜榜的关键词。他用“最后一课”再次定义了何谓“敬业”。
钱江晚报的这则报道,是传统媒体对热点塑造的主动出击,也是媒体议程设置的典型范例。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1968年,美国传播学家麦克姆斯提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议程设置的主要内容和流程是:构造事件,吸引眼球;提高责任,引导舆论;建立共识,实现对话。
与传统的媒体议程设置环境不同,此文首先在钱江晚报新闻客户端浙江24小时发出,发布时间是2017年12月12日晚上9点11分,当晚阅读量突破10万。
次日,该文刊发在钱江晚报版面后,持续发酵,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媒体全文转发,阅读量、点赞数爆表。
读者看后纷纷表示:“向老教授致敬”。
为何这位老教授的事迹能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传统媒体如何准确找到新闻点,深入挖掘,发挥自身优势?
热点发掘——寻找矛盾冲突
《“倔强”教授蒋克铸:站着上课,是老师最基本的素养》一文中的蒋克铸,是浙江大学机械学院一名老教授,1994年退休。2017年11月,84岁的他受邀为机械学院的学生开设一个讲座,讲授设计思维课程内容。
校方一开始只是想把蒋教授的授课作为一次好人好事进行报道。记者在接收到校方的信息后认为,仅仅当成一桩好人好事,太过简单,如果这是“最后一课”,那么,无论是写作上的情感充沛度,还是报道即将产生的影响力都会提高很多。
因此,在向浙大相关院系求证以后,记者发现,这确实是蒋教授的“最后一课”。
这一“题眼”有独特的限制性,既是新闻的由头,也是内容的重点。
蒋教授如何准备“最后一课”?为什么他想重回课堂给学生上课?“最后一课”讲了什么,对教授有何意义?蕴藏在“最后一课”中的究竟是什么精神?这些问题需要立刻找到答案,也是读者关注的重点。
因此,我们决定深入补充采访。
2017年12月初的一个冬夜,我们来到蒋教授家进行采访。他住在6楼,没有电梯,很难想象一位半月板撕裂的八旬老人,是如何艰难上下楼的。
记者问他,“站了三个小时,大家多次请他坐下讲课,为何执意拒绝?”
蒋教授毫不迟疑地表示,“站着上课,是教师最基本的素养”。他坚持上课书写板书,手绘机械零件图,认为“教授”,“教”时要“授”,示范是最关键的,不然与网络授课又有什么区别?
在采访前,我们观看了几遍蒋教授“最后一课”长达3个小时的视频,根据细节有针对性地提问。上课的“站”与“坐”、“教”与“授”,都让报道远离平淡叙事,增加了可读性。
热点塑造——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
虽然传统媒体早已“触网”,从技术上可以实现即时塑造热点,但在内容生产上仍沿袭传统流程。所以常常热点“跟不上”“慢半拍”,容易被网络带着走。而蒋克铸教授的“最后一课”已具备了独立成为热点的条件。
如何将记者脑中的亮点转换为公众的议论热点?有意识的议程设置是关键。
当记者想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时,应以恰当的方式来构造相应的媒介事件。另外,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关注与该事件相关的议题,所以应力求真实和中立。在这条新闻中,跳出教育圈,实现学校与外界的关注共识,实现不同团体之间的交流对话,加速了热点的蔓延。
该报道着重从以下方面设置议程、引发热点。
独家报道。我们拿到的是独有的素材,事先并未在网上引起关注。
题材特殊。前文所述的“最后一课”的特殊性,也是记者打算做大选题的初衷。
主题正能量。2017年,社会上屡现各种大小不一的校内外矛盾。蒋教授敬业奉献精神的传播,能够引发人们对职业道德的深入考量,加之又不局限于教师这一职业本身,而是对全社会工匠精神的唤起。
采写扎实。我们以“最后一课”为核心展开,从现在的课堂理念、早年的教学故事、工作与家庭的取舍三方面立体地讲述了人物故事,在细节中突出人物精神——
年轻时曾是体操和跳水运动员,在运动中半月板撕裂,多年来行动不便,但84岁的蒋教授“倔强”地连站三小时为学生上课。他说,“怕人走了,经验没有留下来,这是最大的遗憾”;
光备课就花去了两周的时间。上课前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坐在第一排。上课时间一到即走上讲台,站定后向学生深深鞠躬;
习惯书写板书,虽然因年纪大,抬手画图时胳膊难以伸展,但仍不简化任何细节;
讲到工程实例时,为鼓励同学们深入实践获得经验,他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张1米×0.6米大的泛黄图纸,这是其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建设富春江水工机械厂绘制的;
他认为现代教育有个遗憾:“一代人离开后,实实在在的经验没留下来,现在的年轻人要重复我们以前走过的弯路。我们每一个老教授都有一笔巨大的知识财富,应该传承下去”;
他在老伴的墓边为自己留了一块空碑,已经篆刻好了墓志铭:“我造物,故我在;我育人,故我在;我创思,故我在。”……
在观察与白描中,我们将这些微小细节真实细腻地表现出来,于无声中见真情、见精神。
正因如此,这篇报道赢得了这样的评价——“这个教师典型报道,有细节,见故事;有立场,见观点;有感情,见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图像的快速传播能够催生热点。我们将3个小时的讲课视频剪辑为3分钟的短视频,与文章一同刊发在浙江24小时APP的新媒体平台上,引起热议。
央视新闻、浙江卫视基于我们的视频报道,进行了跟踪采访,再度引发关注。
最终,该文在首发平台浙江24小时APP上阅读量达到了22万;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60万;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79.8万;人民日报微信头条转发,阅读量逾10万,点赞超2万;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超10万。
蒋克铸教授站立讲台授课的照片,也成为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17年底评选的年度十大最感人照片之一。
热点触觉——传统媒体需要主动出击
本次传统媒体的热点主动出击取得了胜利。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媒体主动发现热点、制造热点。其中,热点触觉是关键。
有时,热点会发酵于一件平常事。2017年8月的开学季,浙大竺可桢学院在学生选拔环节出了一道“奇葩”试题。题目的“奇葩”开始仅仅在学生中引起了讨论,但我们敏锐地感受到了热点的雏形,从题出发,撰写了《“说要爱你一生一世的男人,和你离婚了,这样算不算说谎呢?”浙大竺院昨天选新生 一道感情题从场内吵到场外》的报道,将这场讨论推向了社会,使得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前三名。
有时,热点只是换个角度。毕业典礼本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却让网友集体泪奔。2017年6月,浙大本科生毕业典礼特设感恩环节,毕业生向食堂师傅、保安等学校后勤人员献花感恩。后勤人员也表达自己的祝福,“要记得按时吃饭”“注意身体”“常回来看看”。我们抓住这个角度,以感恩为基点,从小人物出发,在浙江24小时APP上首发《浙大毕业典礼,食堂大叔一句话让毕业生们纷纷泪奔!》,文章既描绘了大集体中“螺丝钉”的奉献精神,也表达了学生的不舍与感恩。随后,钱江晚报官微头条发布此文,报道热度不断发酵,经济日报、广州日报、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推出相关评论。7月6日,人民日报《评论》版对事件进行报道,报道影响力再次上升。青春时光的爱与泪水,勾起了人们对学生时代的回忆,引起情感共鸣。
有时,热点已然酝酿成熟,只差先机。郑强是中国教育界的“热点人物”。2012年,他从浙大调任贵州大学校长。2017年1月,他又回归浙大,出任党委副书记。4年中,他的新闻不断,却一直低调,不接受媒体采访。而我们获得了独家采访权,赶往贵州,围绕他去贵大的原因、在贵大具有争议的行为处事以及回到浙大后的打算等方面,用一周的时间采集一手信息,进行了扎实充分的报道。2017年3月17日,钱江晚报头版头条大导读,并刊发4个版面的《支援西部,只有一个郑强,是不够的》,引发社会热议。
由此可见,拥有强大优质新闻采写实力的传统媒体也具有制造热点的能力。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体需要主动出击,成为优质热点新闻的生产者。
(作者单位: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郭潇颖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叶传增:《浅析传统媒体强化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性》,《中国广播》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