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争做三类人 坚守两道关

——对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人才转型的思考

冯 珺 《 新闻战线 》(

    新闻匠人、数据能人、融媒达人,是融媒体时代新闻从业人员转型的目标。新闻匠人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压舱石,融媒达人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奠基石,数据能人是传统媒体转型的铺路石。媒体人要完成从“腹中有诗书”到“心里有用户”的思维转型,既要做深耕主业的尖兵,也要成为内容传播的行家里手。

    走进新时代,贯彻新思想,担当新作为。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快速抢占舆论阵地。传统媒体提升竞争力,必须加大对从业者全媒体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破除“本领恐慌”。新闻匠人、数据能人、融媒达人,是融媒体时代新闻从业人员转型的目标,传播美好、揭露丑恶永远是媒体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新闻匠人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压舱石

    不管智能化如何发展,对于新闻人来说,写作仍旧是必备的技能。以“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为特征的“工匠精神”,也适用于新闻写作中,鞭策新闻人谦恭待人,匠心独运于稿件。

    进入“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后,媒体间竞争激烈,出独家新闻的难度加大。作为媒体人,需要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探索战胜困难的方法和路径。新闻匠人应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压舱石,其数量多少直接关系到新闻产品的质量优劣,影响媒体对市场份额的占有。

    严谨细致的匠人精神往往能发掘独家新闻。2017年春节,记者参加“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听说有一村医扎根科尔沁沙漠行医23年。我们当即决定住在当地深入挖掘。5本厚厚的陈年老账、20余万元的欠款、满墙的锦旗、荣誉证书、专利证书,一切都在诉说着“大漠深处赤脚医生”的不易与艰辛。《“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 ——记“大漠村医”梁春荣》见报后,立即引来读者广泛关注,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多家权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提及或转载此报道,很多读者表达了对梁春荣感人事迹的由衷敬佩和崇高敬意。经过阜新日报挖掘后,梁春荣从“阜新好人”成为“辽宁好人”,再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殊荣,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领者,成为激励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遍改。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不负众望。记得笔者初涉新闻采访时,也是习惯于快写快发,每晚挑灯夜战,一两天就能赶出一篇稿子。可当我满怀希望交给编辑部主任后用稿率很低。后来,在一些资深记者的指点下,我把重点放在提高成功率上,用心采访、打磨稿件细节,每篇稿件不经过再三修改绝不出手。这样,虽然采写速度慢了,上稿率却大有提高。

    勇于创新的新闻匠人是转变文风的排头兵,他们力求用作品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他们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善于运用鲜活的语言表达观点,说明事物,善于把文件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在融媒体时代,他们深知融合发展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媒体变局中,他们会及时跟进新思想、新理念,重构科学的传播流程,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专业性与新兴媒体的实效性、互动性、便捷性有效结合,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

    融媒达人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奠基石

    懂新媒体并习惯用互联网思维推动采编工作是传统媒体人转型的又一目标,他们互联网思维的活跃度决定了传统媒体能走多远。

    众所周知,阜新即将迈入高铁时代,京沈客专建设如火如荼。这件从2014年起就备受阜新人民关注的大事一直是热点。当京沈客专辽宁阜新段终于进入了开通倒计时,阜新进入“高铁时代”的梦想即将成真之际,阜新日报社联合阜新市铁路建设办公室,面向社会开展“建言阜新高铁时代”征文活动,为更好地迎接“高铁时代”、乐活“高铁时代”做好准备,为阜新的转型升级开启新视野、增添新动能。

    活动开始后,兴奋的阜新民众,尤其是活跃于各界的自由撰稿人争相表述,文字、图片、视频,带着“高铁征文”字样的作品纷至沓来,参与度极高。树立了融合思维、创新意识的编辑、记者进行精巧的谋篇布局,为作品的多元化传播打下良好基础。

    现在,笔者身边很多记者已经具备了“预想一步”的全媒体意识。面对即将开始的采访,脑海里不仅谋划如何采访写稿,还考虑到刊播效果;不仅想着报纸上怎么表达,还想着文字、图片、图表以及视频怎么在“两微一端”上与读者见面,这样一来,原来相对“枯燥”的政策性强、解读性难的党报稿件大有改观。

    2017年1月9日,曾在阜新求学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奖。听闻这一喜讯,记者立即赶赴赵忠贤曾经就读的中学采访,全力还原他在阜新的求学岁月,同时寻访他多年来关注母校及阜新发展的鲜活事例。

    随后,又电话辗转联系到了他在阜新、北京等地联系密切的多位同学,使得细节材料进一步丰满。当反应赵忠贤一生致力于超导事业的文字、图片、视频通过阜新日报的融媒体各平台与读者见面后,大家瞬间读懂其专注一生的科研领域。读者们普遍认为,这篇稿件鼓舞了阜新人民爬坡过坎的信心,也坚定了转型振兴必定成功的信念。

    一名优秀的融媒体记者,需要完成从“腹中有诗书”到“心里有用户”的思维转型,既要成为深耕主业的尖兵,又要成为内容生产传播的行家里手。拿着话筒能主持、扛着摄像机能录像、举着照相机能拍照、揣着笔记本能实时发布新闻,成为融媒体时代记者的标志……总之,只有既熟谙新闻传播规律,又具备全媒体传播能力的记者,才能在融媒体环境中游刃有余。

    数据能人是传统媒体转型的铺路石

    现在,提到“大数据”,很多人并不陌生。“大数据”逐渐从一个热门概念落地为具体业务,媒体也在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挑战。熟悉大数据和统计的人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急需人才,他们能让新闻变得智能化。

    对传统报业来说,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去发掘、应用好数据,让大数据成为未来报业的一大新增长点,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信息深加工、趋势分析和舆情监测,应是传统报人在大数据开发使用中具备的本领。

    在当下,重新认识统计数据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和作用,努力增强媒体人的数据意识,意义重大。阜新日报社在这方面做了尝试,成立了拥有专门的数据人才和统计人才的新闻生产团队——新媒体中心。和传统的新闻生产有较大不同,这个中心由编辑、主持人、音频制作者、数据工程师等组成,很多精彩的新闻得益于该团队的生产作业。

    在新闻报道中客观、准确地使用数据,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接近性和说服力。在采写《民生事业:快马加鞭未下鞍》这篇稿件时,记者从公开的数据库和政府部门、相关机构中获取数据和信息,分析后选择有表现力的数据。最终,在新媒体中心人员的协作下,运用可视化和叙事化手段,打破了以文字为中心的单一报道形式,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图表及精炼的文字表述了阜新五年的民生事业发展中温暖的成绩、质感的故事,让读者看到阜新的民生改善翻过了一山又一山。把原本晦涩难懂的新闻事实和新闻数据直观、形象地展示给了读者。大数据时代,新闻从业者需要增强“大数据修养”。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一代又一代新闻人共同的理想抱负。不管新媒体如何发展,报道事实、追求真相、传播美好、揭露丑恶永远是新闻记者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融媒体时代,既要改变和适应,也要不变和坚守。

    当前,中国处于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观念发生深刻变革,信息鱼龙混杂、思潮泥沙俱下,舆论环境日趋复杂和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工作者除了要“妙笔”可待,文章能“绣”,还要有一副担得起“道义”的“铁肩”。融媒体时代,这仍是制胜砝码,是任何时代都不容舍弃的“核心竞争力”。

    初心永不忘,使命催人进!融媒体时代,赋予新闻从业者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呼唤新的历史担当,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要勇敢迎接新时代带来的新要求、新课题,交出融合发展的新答卷。

    (作者单位:阜新日报社)

    责任编辑:杨芳秀

以主动创新应对自媒体舆论场的挑战
用融媒体产品点亮重大主题报道
做有生命力的文化新闻报道
如何由个案引爆网络热点
争做三类人 坚守两道关
全媒体时代的采编生产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