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落地”时评延展新闻功能

● 黄小玲 《 新闻战线 》(

    基于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很多时候,作者观点难以鲜明地体现在消息、通讯中,未免让读者看了不过瘾。而时事评论针砭时弊的功能是对新闻报道的最好补充。

    不少媒体对评论的操作,往往属跨区域的“海阔天空”式,这样容易出现评论话题的“同质化”,尤其是全局性新闻事件出现后,评论集中“爆发”,不可避免地带来相近的声音。

    《温州都市报》去年以来,推出《独家评论》和《今日快评》两个栏目,用评论的独到观点延展新闻,做到题材本地化,很好地规避了“人云亦云”这一评论中易出现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发现,作为地方媒体,有自己的操作难度。因为过多“平辈”式评论,可能触及权力利益而受到制约,如何磨合好这个很实际的问题,是值得思考并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今日快评》——新闻事件的编辑部声音

    《温州都市报》的《今日快评》,通常选取当天、当地的新闻为主要论据。一篇文章或一个主题确定后,由编辑、特约评论员撰写与文章相关的评论。这种评论与传统的编者按、编辑点评等形式有类似之处,但本质上,又有所区别。

    《今日快评》的定位,被看成是放大版的编者按,因为评论中包含了编辑乃至编辑部的意图,其最大优势,是做到与文章并行,给受众提供除新闻本源之外的观点,当然,这种观点的前提,是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基础之上。

    与常规编者按不同的是,这种评论不拘泥于单一的新闻复述,不框定于单一的新闻事实,而是由此及彼、由个案引申带有共性的问题,用更加饱满的文字形式,让评论具备延伸新闻阅读的功能,并给新闻以最大化的观点支撑。比如今年1月,一位老人被撞,肇事者却谎称搀扶老人,幸亏有监控录像拍摄了肇事过程,与报道此事件文章同一天见报的评论《肇事扯谎,开“道德罚单”还算是轻的》,就搀扶老人的问题展开议论,评论不是局限于该事件,而是就老人摔倒之后扶与不扶的社会热点引申开来。

    这种搭配,具有贴近性,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但是,如何规避外来因素对评论形成的干扰,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并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在实际运作中,笔者以为,这种“落地”评论不宜对以下话题作评论:处于进行时、尚未由权威部门认定的话题;引发争议、存在多方不同声音的话题;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可能遭遇困境的话题;涉及法律法规和政策决策的话题,此类话题宜由相关部门发声而不宜由媒体来评论。除此之外,一些不宜由媒体定性的内容,也最好不作评论。

    而适合评论的内容,概括起来包括:个性案例体现共性特征的现象;本身已经具备明显价值取向的新闻;能引发共鸣或者说能发人深省的新闻;体现正能量、具有普遍认同感的新闻事件;需要进一步强化后续报道的新闻等等。

    《今日快评》这种“评”与“不评”的定位,体现的是取舍有度。不作评论的“明哲保身”,固然会给人“缩手缩脚”的感觉,其实是媒体在自我保护的过程,给“评”争取到更大的话语空间。一年多以来,这个栏目能够做到常态化坚持的关键,也正是遵循了上述的原则。评论由点及面的涉猎范围越大,目标指向的针对性就相对较小。但这种评论在总体上,却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跨越式评论的隔靴搔痒。

    《独家评论》——新闻事件的延续和升华

    《独家评论》是《温州都市报》的一家之言,它和《今日快评》的最大区别,不是“抢”在第一时间和新闻一道刊发,而是选择在新闻见报之后做“第二落点”。同时,评论不代表编辑部声音,更多出自评论者的个人观点,这个观点虽然“挂靠”媒体,但允许存在见仁见智的不同解读。

    都市类的新闻,多数走“短平快”路线,即便是调查类报道,也以铺陈事实为主,这种报道提供了一定的信息量,也具有可读性。但明显的不足是提炼不够、观点缺失,很难向受众提供理性思辨的内容。

    《独家评论》的长处,弥补了新闻本身外延拓展的限制,它所具有的“后续报道”功能,和新闻跟进之间并不矛盾,相反,两者间只要处理得当,能起到较好的互补作用。因为评论不受新闻母体的要素限制,具有较大的理性扩展空间,可以在评论中阐述不同的观点,让单一的新闻变得更加多元。

    去年,刊发了景山动物园大象馆出租办私人会所的新闻,这个新闻见报的次日,《独家评论》推出《别把“大象装进冰箱”》的评论,针对“会所现象”作了进一步论述,文章立足于公共资源私有化的现象,对会所带来的系列后果作了理性分析,评论虽然发声迟,却在观点上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去年底,《温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发布,文章见报的第二天,评论《别盲目放大防霾预案的作用》,适时对当前雾霾治理的艰巨性做出提醒,对这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表达了作者的独特见解。

    许多新闻具有持续性的特点,跟进过程可以有多种路径对新闻予以充实,比如相关链接、专家解读、网友声音等,但是,这些路径基于新闻事件的限定,很难实现较大突破,尤其是超越新闻的突破。而评论的作用,恰恰是对新闻延续过程作进一步的升华,达到了触类旁通、揭示新闻多面性的作用。

    突破“落地”禁忌——尊重客观事实

    评论作为媒体拼观点的手段,受到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尤其是都市类报纸的时评版块,在新闻进入多媒体时代所占份额也在加重。

    但是,纵观媒体评论,同质化倾向较为严重,这与网络时代的信息互通有一定关系。绝大多数媒体将落点的视野放在全国,这种选题,一方面突破了本土新闻题材过于单一、从而解决无话可说和形成不了独特观点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属地限制,做到畅所欲言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顾忌。

    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到“落地”,显然要承担题材拓展和评论自由度的风险。从《温州都市报》两个栏目的成功运作,我们不难看到,“落地”评论并不注定是媒体禁忌,关键是要尊重客观事实,把好度。一般来说,只要不违背基本的新闻规律和价值判断,只要不掺杂过多的个人情感,基于全局性问题来考量,即便存在观点的犀利、言语的过激,也通常能够为读者和报道对象所接受。

    今年2月,温州市区松台广场周边的住户,不堪广场舞之扰,试图通过高音喇叭搞“以噪制噪”的对抗,属地的鹿城区在推行《广场文化活动公约》后,立竿见影,报纸在刊发新闻后,跟进推出评论《高频喇叭幸亏没派上用场》,提出了“自娱自乐不管他人感受的‘独脚戏’,博取不了掌声。‘以噪制噪’的‘对台戏’,更加得不偿失”的观点。不料此后不久,“对台戏”最终上演,闹得沸沸扬扬,报纸再发评论《从“以噪制噪” 到以和为贵》,采用更加理性的劝说措辞。仅就前后两篇评论来说,前者存在过早定论的问题,后者具有补救的功能,但文章却不可避免地“各说各话”。但是,基于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评论,归根结底是为消弭矛盾,这种评论,无论读者还是部门、属地,都予以认同。这种认同的根本,是评论本身没有背离客观事实,只是对新闻事件的本身展开议论。

    从这两个栏目的运行看,“落地”评论的另外一种功能,就是作为新闻的补充,比“跨越式”评论的不着边际更具贴近性,从而有效促成问题的解决,这点,显然是“落地”带来的最直接效应。去年,温州著名景区雁荡山准备提价,在听证结束后,包括《温州都市报》在内的所有媒体新闻,都一边倒地报道了“涨价得到了参加听证会所有代表的认同”的新闻,次日《独家评论》提出了《“无一人反对”看起来很美》的异议,对“圈定对象的‘肉食者谋之’”的听政现象提出不同声音,这个异议,最终让决策者重新调整了听证的人员构成,评论文章虽然和媒体新闻有冲突,但最终却以观点的新颖而逾越了新闻的僵化。  

    (作者单位:温州都市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媒体策略
“六论”推动“科技创新 引领许昌”
“落地”时评延展新闻功能
新闻作品应“拎起来”写
好方法拍出好照片
集体式采访如何披沙拣金?
策划让“故事”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