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集体式采访如何披沙拣金?

● 孟嘉多 《 新闻战线 》(

    当大事件发生,在全国记者云集的集体式采访中,很容易产生大量同质化新闻。面对同样的人和事,以独特的视角写出与众不同的报道非常困难。我在全国媒体集体采访神州十号的过程中,写出了《航天梦,从山沟里飞上苍穹》通讯。文章跳出动态事件本身,以平民视角写出一个穷孩子逐步实现航天梦的奋斗历程,反映出昂扬奋进的中华民族特性,在《锦州晚报》发表后,又先后刊登在《辽宁日报》和《中国青年报》上。

    如何找到独特角度

    在采访之前,线索、素材纷至沓来,支离破碎。

    张晓光是否成为神州十号航天员的消息还没确定,但诸多媒体已着手准备对张晓光进行报道,有的早早来到航天员家乡锦州当起了“八卦”记者,了解张晓光小时候的事儿。作为锦州本地的记者,我们也启动了报道方案,一旦张晓光确定为航天员,立刻报道。当时在采访前,编辑部的立足点是采访张晓光的轶事儿,追踪神舟十号上天、着陆的动态新闻,以及家乡人对航天员的关注之情,并没有确立特别的采访角度。因此,要想出彩,就必须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并对张晓光有深刻了解。

    张晓光被确定为航天员。全国各大媒体派出高手云集锦州这个不起眼儿的小地儿。在这里,新闻竞争没有市、省、国家级媒体的区别,没有记者、主任、主编的区别,大家都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每个人都想在对神舟十号的轰炸式报道中脱颖而出。无疑,这是一次新闻业务的大练兵、大考验。

    写出与众不同的好稿子谈何容易!信息源高度统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掌握同样的资料。十几个话筒采访同样的人,无论是张晓光的家人、朋友、同学还是亲友,说的是同样的话。而且新闻同行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很强,任何单独的采访难以避开同行的“法眼”。我记得刚刚约到张晓光的同学,打算私下好好聊聊,还没聊上一分钟,几只话筒就伸了过来。在这种情况下,想采访出自己的特色来简直太难了!

    望着眼前乱哄哄的场景,我想,除了完成神舟十号升空、运行、着陆等动态报道以外,能不能跳出这个常规的套路,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很多细节都被记者们挖遍了。这时我把目光集中在张晓光父亲张学身上。采访中张学无意中说了句:“晓光小时候很爱学习,而且很有毅力。别人都骑自行车上学了,由于我们家境贫寒,他每天步行二十多里往返学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反映出张晓光小时候的性格特点和贫穷的家庭背景。

    张晓光的同学也聊起他们小时候的趣事儿,说他特别爱学习:“有时候我们故意逗他,在解方程时故意少给了一个条件,结果他解了几个小时没解开,发现原来是缺少条件。他的认真劲儿把大家都逗笑了……”

    许多同行都把这些只言片语穿起来,写成航天员童年时候的趣事儿。我所想的是,这些童年趣事儿,反映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大家都在挖细节,我同时注意到了一个强烈反差——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航天员张晓光童年的小山村依然破旧,只有一条通往外面的路,家家户户过得并不富裕,这里很闭塞。有的同行不禁感慨:“从这样偏僻的小山村能走出去,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儿啊!”

    这让我的脑海里灵光一闪,如同被电击中一样。

    一个毫无背景的穷山沟里的孩子,经过努力,几十年后成为共和国的航天员。穷小子,和航天员产生了巨大的反差。穷山沟跟太空舱也产生了巨大反差。而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居然就真实地发生了。电视中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三名航天员中,只有张晓光的话紧扣梦想话题。这绝不仅仅是应景的话,我觉得这是他真正发自于肺腑的感慨。于是这些采访中支离破碎的碎片,开始在我的脑海中逐渐穿成了一串“珍珠”:穷孩子—奋斗—小山沟—航天梦—神舟十号。

    在三名航天员中,从山沟中走出的张晓光最具典型意义。从一名山村孩子成为航天员,这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和付出,他的真实故事,必将鼓励更多的人树立梦想,实现梦想。

    有了!我就围绕一个穷孩子的奋斗与梦想展开,从模糊到清晰,从放弃到坚持。这是实实在在的励志故事。张晓光的奋斗,具有“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统一”的典型性。而每个人不放弃自己的梦想,为梦想奋斗,最终才能汇聚成中国梦。而这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宏大主题。航天梦是很多国人不懈努力追求梦想的写照,张晓光是中国梦的一个缩影,紧扣中国梦这一宏大主题,让报道更加有深度和高度。

    如何把握人物性格

    想到这一点,通讯的主题思想已经确立。让我兴奋不已。

    但难度在于,张晓光还在太空中,怎么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进行挖掘?

    于是从周围人入手,包括他的老师、童年玩伴、父亲、哥哥、姐姐、姐夫及熟悉他的人。这些人,都可以成为我的眼睛、耳朵,都会对张晓光的性格进行还原,并互相印证。张晓光的性格、处事方式、奋斗历程,都在这些趣事中闪闪发光。

    在集体采访中,张学的听力不好,需要带助听器接受采访。我当时替其他媒体记者拿着话筒、递字条询问了老人几个问题:“你认为你儿子哪一点像你?你最喜欢他的哪些方面?你对儿子怎么评价?”

    问题是大众的问题,采访是大众的采访。同样的萝卜白菜猪肉,同样的柴米油盐,怎么做出与众不同的菜?得先区分哪些是开胃菜,哪些是主菜,哪些能组成我的“招牌菜”。

    采访中又一个“拦路虎”让诸位老记们犯了难。张晓光的好朋友刘英福透露了一个张晓光没坚持,放弃梦想的细节。在当年考军校时,张晓光起来晚了,没赶上集体去锦州考试的车。又觉得火车票太贵。垂头丧气地打了退堂鼓。当时是刘英福给他垫付了火车票,鼓励他考试,最后才考上的。

    一些老记觉得这样的故事是真实,但有损人物形象,于是把这个细节弃之不用。我当时也犯了难。

    但几经思索,我觉得不应该这么苛求人物,毕竟张晓光小时候哪里能够未卜先知,预测到自己未来是航天员呢?当时他只是一个孩子。而人都有个成长的过程。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真实的,写人物不能刻意塑造“假大空”、“高大全”。而这个真实的细节恰恰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活了,增强了故事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事实证明,正是这次命运之神差点儿与张晓光擦肩而过的经历,给张晓光强烈的震撼,也成为他成长过程中的“奋斗助推剂”,使他倍感珍惜命运的垂青,并为之不懈努力。以至于他叫刘英福这位同学恩人,每次见面都激动不已。所以,这个情节非但不会损害人物形象,反而使人物更加丰满、真实,辩证地说明了努力、机遇、运气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何消化素材

    采访后,处理大量素材的时候我精心做了归类。其中一部分作为动态消息,另一部分,写成了满足五块版的综合报道,报道升空、太空生活、航天梦圆、全国关注内容,形成强势报道,抚今追昔,展现了中国人航天逐梦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其中能反映出主人公精神品质的精华部分,则被我写入通讯,几经斟酌,确定了题目《航天梦,从山沟里飞上苍穹》。                               

    6月11日,在三个航天员的家乡,记者云集,集体采访。第二天,这篇通讯《航天梦,从山沟里飞上苍穹》刊登了出来。文章见报后,我非常兴奋。因为混乱中时间仓促,很多同行把这些采访素材都用上了,但仅变成了以张晓光的童年轶事发表。看着大伙儿急着打出去的“子弹”,我特别庆幸保持了自己的风格,用事实阐述了一个穷孩子追梦的故事。

    《航天梦,从山沟里飞上苍穹》这篇文章成了全国报道神舟十号最早的一篇通讯,反映了航天梦、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紧密结合。事后有熟悉的记者朋友打来电话笑着怪我:“你这通讯先发了,我们再写,这角度可咋错开啊?”

    通过对“神十”的报道,我有着深切的感受:集体采访常规报道容易,想与众不同则需下真功夫。有同行就有看不见的新闻竞争,要善于发现、提炼、归纳新闻素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与平时的新闻修养与知识的积淀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锦州晚报文体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媒体策略
“六论”推动“科技创新 引领许昌”
“落地”时评延展新闻功能
新闻作品应“拎起来”写
好方法拍出好照片
集体式采访如何披沙拣金?
策划让“故事”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