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平安校园安全教育和预警快播平台

2017年12月8日-2018年1月8日 刊播内容选登

《 新安全 》(

    火灾逃生失败的七个原因,你要知道!

    2017年11月28日凌晨,湖南省怀化鹤城区天星坪府星路一居民家中突发大火,火势猛烈,5岁的哥哥小峰发现火情后,连忙抱着2岁的妹妹躲到卧室窗台边,并把她举上防盗窗。然他人小力气小,举不动妹妹,只得先爬上窗台,再回头拉上妹妹。可是他还没来得及拉上妹妹,大火和浓烟就席卷了整个卧室,最终妹妹不幸身亡,小峰烧伤。

    据了解,火灾发生后,有邻居被浓烟熏醒后,第一时间冲下楼,踹门救人,孩子的奶奶趁机跑出去喊人救火,但等大家赶去救人时,楼道里已经充满了呛人的浓烟,无法靠近客厅大门。另外,事发当晚,唯一的进出通道停满了车辆,消防车赶到后,开不进来,只得停在外面,耽误了救援。

    我们一再强调,消防通道是生命通道!一定不能占用、堵塞!除此之外,火灾逃生失败的7个原因,你也要知道!

    一、大声喊叫

    遇到火灾,如果大声喊叫不但浪费体力和时间,更容易造成混乱,发生踩踏等其他危险。如果吸入的是有毒烟雾,有可能当场毙命,吸入的浓烟会导致呼吸道烧伤。

    正确做法: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如需示警,按响火灾警报,那个声音比人嗓子穿透力大。

    二、直立行走

    火灾时,有毒气体扩散很快,假如直立行走,容易吸入更多。

    正确做法:应该采取较低姿势,弯腰匍匐前进,快速从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或楼梯逃跑。

    三、强行进入

    起火以后,房间的温度急剧上升,空气压强也骤升,如果突然外门打开,与空气热对流情况显著增加,并受通风条件、房间尺寸等因素影响,可能引起可燃物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状态,即为“轰燃”。

    正确做法:火场情况变化很大,遇到房间着火,想要破门而入的话,必须先用手摸一下门的温度,这样才能确认火源究竟与门有多远。

    如果门不烫的话,踹门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一般为了安全起见,进去前,必须从侧面先将门推开一点缝隙,让空气慢慢贯通,切忌正面突入。

    四、用手灭火

    情急之下用手灭火,不但拍不灭身上的火,反而会烧伤手。

    正确做法: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

    五、错过最佳逃生时机

    发生火灾时,如果卫生间没有通向户外的窗户,非常容易缺氧致人昏迷或死亡。一般情况下就算卫生间有窗,也很小,如果火势长时间燃烧,救援人员很难发现和营救被困人员,所以还是建议不要到卫生间避险。

    正确做法:火灾刚发生时,应立即顺着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向下逃生。

    六、盲目跳楼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跳楼是万不得已才采取的行动,只适用于较低楼层,其中也有技巧问题。

    正确做法: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建议居民家庭配备逃生缓降器、安全绳、逃生软梯等简易逃生设施。

    七、坐电梯逃离

    高层大楼内发生火灾时,严禁使用电梯逃生。因为火灾有可能烧毁电力系统,导致电梯瘫痪,甚至失控滑落楼底,乘坐电梯者很容易危及生命。

    正确做法:高层大楼发生火灾时,应选择应急通道或楼道逃生,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采取弯腰等低姿逃生。

    牢记教训,掌握这些电气防火常识!

    2017年12月13日凌晨1时18分,北京朝阳区一村民自建房发生火灾,致5人死亡,经勘查是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

    2017年12 月10 日13 时51 分,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大北汪镇一洗浴中心桑拿房发生火灾,造成2人当场死亡,4人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2017年12月9日凌晨3时30分,广东海丰县公平镇一社区发生火灾,共造成8人死亡。

    2017年12月1日凌晨4点07分,天津河西区一大厦38层突发火灾,致10人死亡,5人受轻伤。

    短短半个月时间,4起火灾事故,造成29人死亡,为什么这几起火灾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我们发现4起事故中有3起都发生在凌晨,都是在夜间起火!为什么?

    通常20时至凌晨6时,人们多在室内娱乐、休息,警觉性低,火灾发生时往往不能及时察觉。当熟睡的人被浓烟呛醒时,火灾可能已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地步,这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另外,据消防部门统计,2017年1月至10月,全国共接报火灾21.9万起,其中因电气引发的火灾共有7.4万起,造成370人死亡、22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1.2亿元,分别占总数的33.6%、34.7%、33.3%和42.6%。其次,因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有4.4万起,占总数的20.3%;因吸烟引发的火灾有1.5万起,占总数的6.9%;因生产作业不慎引发的火灾有0.8万起,占总数的3.6%;因玩火引发的火灾有0.7万起,占总数的3.2%;其余为雷击、静电、自燃引起和原因不明确及正在调查的火灾。

    现在进入冬季,天干物燥,并且用火、用电、用气频率增加,这些电气防火常识你必须掌握!

    发生电气火灾你该怎么办?

    1、及时切断电源

    若仅个别因电器短路起火,可立即关闭电器电源开关,切断电源。若整个电路燃烧,则必须拉断总开关,切断总电源。切断电源后方可用常规的方法灭火,没有灭火器时可用水浇灭。

    2、不能直接用水冲浇电器

    水有导电性,进入带电设备后易引触电,会降低设备绝缘性能,甚至引起设备爆炸,危及人身安全。变压器、油断路器等充油设备发生火灾后,可把水喷成雾状灭火。因水雾面积大,水珠较小,易吸热汽化,迅速降低火焰温度。

    3、使用安全的灭火器具

    电器设备运行中着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行扑灭。如果不能迅速断电,可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等器材。使用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如何有效预防电气火灾发生?

    1、电气配线、安装须电工操作

    电气线路的配线和电气设备的安装人员须具备相应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证应及时复审,严禁无证人员擅自从事电工作业。

    2、从设计和安装上把关

    在设计和安装电气线路时,导线和电缆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网路的额定电压,绝缘子也要根据电源的不同电压进行选配。

    3、做好施工过程预防

    安装线路和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划伤、磨损、碰压导线绝缘,并注意导线连接接头质量及绝缘包扎质量。

    4、做好特殊场所的防护和清理

    在特别潮湿、高温或有腐蚀性物质的场所内,严禁绝缘导线明敷,应采用套管布线,在多尘场所,线路和绝缘子要经常打扫,勿积油污。

    5、规范选用布置导线

    严禁乱接乱拉导线,安装线路时,要根据用电设备负荷情况合理选用相应截面的导线。并且,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建筑构件之间及固定导线用的绝缘子之间应符合规程要求的间距。

    6、加强线路巡视

    对用电线路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7、规范保险丝

    定期检查线路熔断器,选用合适的保险丝,不得随意调粗保险丝,更不准用铝线和铜线等代替保险丝。

    8、线路附近严禁放置易燃可燃物品

    检查线路上所有连接点是否牢固可靠,附近不得存放易燃可燃物品。

    “20分钟溶解男童眼珠”的东西

    正是干燥剂!孩子们一定要小心!

    最近,一则关于“男童因一举动眼珠被溶解”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大多数人看完此文不由得“胆战心惊”。而伤害孩子的“罪魁祸首”就是零食包装袋当中的“干燥剂”。

    干燥剂里的什么东西竟有这么大的危害呢?不小心碰到“它”又该怎么办呢?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

    干燥剂是什么?

    食品干燥剂是一类能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物质,食品中添加主要是为了降低食品包装中的湿度,从而防止食品变质腐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限。

    在食品当中,干燥剂多以氧化钙、硅胶、活性矿物、三氧化二铁、氯化钙为主要成分。生活当中,以氧化钙和硅胶为原料的食品干燥剂比较常见;生石灰干燥剂相对而言成本较低,所以在食品中使用频次很高。

    干燥剂(生石灰)为何会爆炸?

    对于生石灰,它有一个化学性质是这样的:生石灰(氧化钙)+水→熟石灰(氢氧化钙),在这个反应中会释放大量热量,使水在局部快速升温并蒸发,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会导致压力增大,从而引起爆炸。而且,这个反应中的生成物氢氧化钙对皮肤和眼睛具有腐蚀性。

    文章当中孩子被“溶解眼球”,正是此反应所导致的结果,不小心将干燥剂生石灰放入水中,引起爆炸,氢氧化钙飞溅入眼,导致孩子眼球被腐蚀致盲。

    生活中如果碰到生石灰该怎么办?

    ①如果皮肤接触到生石灰,很可能会灼伤皮肤,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以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然后立即去医院进行处理。

    ②如果生石灰类干燥剂进入眼睛,肯定会引起灼伤和腐蚀,这时是比较危险的,此时应该用棉签或干净棉布将生石灰粉清理干净,然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受伤的眼睛,至少要冲洗15分钟。冲洗后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注意:当生石灰进入眼睛之后,有两个“误区”一定不能触及:一是这个时候不能直接用手揉眼睛;二是不能直接用水冲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生成碱性的熟石灰同时产生热量,处理不当反而会灼伤眼睛。

    ③如果误食生石灰干燥剂,首先切勿进行催吐,也不要用任何酸类物质来中和,以免加重损伤;如果是误食了吸潮后成粉末状的熟石灰且未咽下时,一般只要漱口就行了;如果是误服了生石灰,应立即口服清水稀释碱液,然后迅速口服牛奶、生蛋清、橄榄油或其它植物油,保护创伤面,防止腐蚀加深;做完上述处理,应马上去医院,请医生做进一步的治疗处理。

    ④如果是误食了少量氯化钙干燥剂,不必过分惊慌,氯化钙刺激性不强,此时喝适量水稀释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大量服用,由于无水氯化钙溶解时大量放热,严重者可致食道烧伤甚至引起胃肠道溃疡,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如何避免“干燥剂”对孩子产生危害?

    ①如果家里的孩子特别小,根本不知道“干燥剂(食品中的小袋子)”是什么,那么请家长提前扔掉它,避免伤害发生。

    ②孩子较大,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告知他干燥剂的危害,并且教予他如何处理,科普知识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③如果儿童误食了干燥剂,家长千万不要慌张,首先要分辨干燥剂的种类,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不要耽误了最佳的抢救时间,为自己的孩子负责。

    无论是氧化钙(生石灰)还是氯化钙,请慎重对待,别让食品当中的干燥剂误伤了孩子。

    冬季孩子的安全不容忽视!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安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请告诉孩子这6件事!

    防冻伤

    寒冷天气切勿让孩子碰触户外铁、铜、铝等尽数材质物体,这些金属迅速传走接触部位的热量,导致表面水分结冰粘连。切记:千万不要在结冰时用力拉,那样会将皮肤拉伤,可将热水等将金属温度升高后脱困。

    防滑倒摔伤

    选择穿保暖、防滑性好的鞋子,应尽量稳步前行,避开积雪易结冰的地方,以防发生事故,一旦摔倒发生骨折,奇伟不可乱揉乱动。请求大人帮助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防触电教育

    冬季电器使用频繁,应对孩子进行放出带你教育,不能随便玩电器,不拉电线,不用剪刀剪癫痫,不用小刀刻划电线,不将铁丝等插到电源插座里等等。

    消防安全教育

    对孩子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要让孩子懂得玩火的危险性;让孩子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孩子及家长应自觉遵守烟花爆竹购买、燃放规定,做到依法、文明、安全地燃放烟花爆竹。

    生活安全教育

    成人要教育孩子不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如小剪刀等。在运动和游戏的时候要有秩序,不拥挤推撞;在没有成人看护时,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从低处往上蹦。乘车时不将手和头伸出窗外。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等等。

    交通安全教育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家长可带孩子做做如“红灯停,绿灯行”等游戏,教育幼儿行人走人行道,上街走路靠右行,不要在马路上踢球、玩滑板车、奔跑、不横穿马路的知识。

    冬天一定要让孩子远离“暖气病”!

    寒冷冬季,不管是集体供暖,还是长时间开空调暖气,都会让室内干燥、身体水分丢失加剧……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极容易生病。家长一定要照看好孩子,让孩子远离“暖气病”!

    这些症状出现要小心!

    呼吸系统→症状: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

    屋里有了暖气后,干燥温暖的室内给病菌的生长提供了温床。同时,呼吸道如果长时间缺水也会刺激喉部,引发疾病。

    心血管→症状:心慌、胸闷、头晕眼花

    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抢走”人体的水分,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暖气过热,导致室内外温差大,会使血压波动变大,引发冠心病。

    泌尿系统→症状:尿量减少、尿道感染

    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流失多,如果又经常忘喝水,尿量也就会越来越少。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ml-2000ml左右。

    如果尿量过少,易引发疾病,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皮肤→症状:容易干燥、瘙痒、出现皱纹

    来暖气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

    如何预防暖气病?

    控制好室内温度和湿度

    冬季房间的适宜温度为18℃-22℃,湿度为50%-60%。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应保证每天两次开窗通风,上午8时-10时,下午4时-5时各一次,每次要超过半小时。

    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

    最好选绿萝、吊兰,这些植物叶面蒸腾的水分比较多,既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同时还有吸附空气当中有害气体的作用。

    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

    应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气病”,这部分人更不能“猫冬”。

    补充水分

    多喝水,多吃含有水分较多的水果和蔬菜,也可起到清咽利喉,消肿止咳的作用。

    电暖宝使用不当很危险,

    你还在给孩子用吗?

    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正气!其实,南方人除了一身正气,还有取暖“神器”!空调、 “小太阳”、电热毯……还有这个小物件更是人手必备——电热水袋。电热水袋,也叫电暖宝,各种造型,煞是可爱。最便宜的十几块就能搞定,销量也是一路飙升,简直就是暖被窝的“最佳帮手”!可是这个最佳帮手已出过多起爆炸事故。

    电热水袋为什么会经常爆炸呢?

    专家表示,电热水袋分两种,一种是电热丝(管)式热水袋;一种是电极式热水袋。

    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储热式电热暖手器的特殊要求》,已经明确将“电极式电热水袋”列为禁止生产产品。因为电极容易生锈,当锈末进入液体时,会导致液体电阻力降低,加热功率提升,进而温度升高。这时如果温度控制器失灵,液体超过一定温度后就会因气化而爆炸。另外由于在加热时液体本身会带电,又没有过压保护装置,因此这种电热水袋在发生爆炸或泄漏时,使用者不仅会被烫伤,还很可能触电。

    而电热丝(管)式热水袋有绝缘线圈,能把发热体和液体隔离开,相对比较安全。然而,因生产成本等问题,“电极式热水袋”仍被不法商贩销售,如果买电热水袋,一定要看清!

    如何辨别这两种热水袋呢?

    买电热水袋时,可以用手轻轻地捏一下。如果于袋子底部能摸到网状物体,则为电热丝式热水袋;若是能摸到内部有一个硬邦邦的体积较大的U形或圆弧形管子,则为电极式热水袋!

    购买、使用时要注意!

    1、在正规商家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产品必须具有国家3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布料应选用防火面料;

    2、检查电热水袋密封是否完好,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电源线接口是否有裂纹或其他安全隐患等;

    3、每次充电时间不宜过长,更不能电源长时间不拔,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4、防止其从桌上等高处摔落,以免热水袋出故障;

    5、不要放在腰部或其他身体部位用力挤压,可能会让充电热水袋爆裂。

    家庭火灾隐患“大清扫”

    除了楼道堆放杂物以外,家里还有哪些火灾隐患,你知道吗?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进行家庭火灾隐患“大清扫”!进入2018年,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燃气灶具要检查输气胶管是否有老化、松脱及连接处是否漏气。使用燃气前应注意先闻一下室内是否有异味,提早发现是否有燃气泄漏。如果怀疑家中燃气泄漏,不可点火测试,应以肥皂水检查有无泄漏,一旦发生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关,打开所有门窗,并迅速逃至户外,同时报警,千万不可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开关。

    抽油烟机要定期清洗。如果抽油烟机长期未进行彻底清洁,会导致机器内部的油垢越积越多,不仅影响抽油烟机的使用效果,而且在做饭时火苗往上蹿,油垢很容易一点就着。

    电炉子、电褥子、电暖器等电加热器具以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因使用方法不当或器具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都可能引起火灾。因此,要经常检查电器插头、插座是否为合格产品,做到不超负荷用电,不能在同一个插座上同时连接几个大功率电器。不要私自乱拉乱接电线,不要在电视机、空调、电暖器等周围放置窗帘、书籍等可燃物品,要检查电器线路有无破损、短路、接触不良等故障,发现问题及时检修或更换。

    楼道、阳台杂物要及时清理。每到过春节,有些人为让自家整洁,将酒瓶、硬纸壳、旧家具之类的杂物放在楼道、阳台中。居民楼道是上下楼的安全通道,是应急逃生的生命通道,若将杂物堆放在楼道造成通道不畅,一旦居民家中发生火灾,不仅楼内人员无法有效逃生,还会加速火势和烟气蔓延扩大,消防人员也难以迅速进入救援,后果不堪设想。节日时家家户户燃放烟花,阳台堆放杂物极易被飞溅的烟花火星点燃。

    易燃易爆品如烟花爆竹如果要在家中存放,应选择干燥、通风的位置,避免高温、潮湿的环境,不可将烟花爆竹存放在客厅、卧室等房间,特别是儿童能够触及的位置。不要将烟花爆竹放在窗户下,防止阳光通过玻璃聚焦引燃发生爆炸,更不要将烟花爆竹长时间放在汽车驾驶室或后备箱内。

    火灾伤害大,“重返火场”或“引火烧身”可要不得!火场逃生是项技术活,今天我们再回顾一下火场逃生诀窍

    第一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身处陌生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第二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第三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又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第四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面对浓烟和烈火,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指引的方向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天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第五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为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了最佳逃生时间。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第六诀:简易防护,捂鼻低姿。

    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捂住口鼻,弯腰低姿的办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凉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子裹好,再冲出去。

    第七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高温的原因,致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导致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

    第八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假如楼层内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的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安全通道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身处楼层又不高的话,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然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第九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或门把手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冒然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用毛巾、床单、被罩等浸湿后封堵门缝?,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第十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安全地带。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第十一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可惊慌乱跑,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冬天如何防止静电?

    提到冬天,不得不提到“被电”这个话题,很多人都经常被电,每次一看到金属的门把手,出门开车门,心里都发怵,甚至就连在家洗手的时候都能被水流电到,和别人接触衣服或者身体就更不用说了,真是时时刻刻都担惊受怕。

    关于“被电”,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电到呢?

    1、皮肤干燥的人

    皮肤干燥的人更容易产生“静电”,这是因为干燥的环境更容易积累电荷,从而产生静电。从根本上来说,基本每个人都会被静电电到,只不过一部分人皮肤含水量高,静电的电荷就能导入地下,对身体影响比较小。

    而另一部分人皮肤干燥,被电时绝缘性好,皮肤干燥,电荷不好导入地下。干燥的身体就处于绝缘状态,容易积储这些静电而不被传导散发,变成很强的静电压强,人就会处于带电状态。

    2、身体缺氧的人

    我们的身体缺氧时,就容易产生静电。当我们的身体太过劳累时,体内会缺氧,令身体产生很多正电荷。而冬天身体积累成的电荷不容易散发出去,就会慢慢积累形成电压。

    静电的危害

    静电对人体的影响不仅是感觉疼痛,对人体健康还有许多不利影响。研究者认为,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堆积,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从而导致人的血液酸碱度和机体氧特性的改变,影响机体的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状。

    如何防止“被电”

    1、经常洗手

    上面已经说了,身体干燥是容易被电到的原因,所以经常洗手,保持手上皮肤的水分是十分有效的。

    2、尽量穿纯棉的衣服,少穿化纤的衣服。

    冬季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或丝织内衣裤。

    3、养成良好的防静电习惯

    对容易带电的物品,在接触前可用微湿抹布擦拭一下,将其表面的静电消除。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平时随身带一个硬币或者金属钥匙。使用电脑前,手拿硬币或钥匙与水管或暖气片接触一下,可将身上静电放掉。

    4、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以减轻静电影响。西红柿以及香蕉、苹果、猕猴桃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带鱼、甲鱼可增加皮肤的弹性和保湿性,具有良好的除静电功能。

    总的来说, 对付静电的时候,我们要采取两手措施,就是“防”和“放”。

    “防”,就是说我们应该尽量穿戴纯棉材质的衣物,少穿化纤的衣服,来防止摩擦起电。尽量远离诸如电视机之类的电器,来防止感应起电。

    “放”,就是要增加屋子的湿度,空气湿润的时候,就基本不会被静电电到,让环境的静电更容易被释放。

    如何教孩子学会道歉?

    道歉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各种错误,一个从不道歉的人,是难以交到朋友的。教孩子学会道歉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可能需要一些妙招。

    1、学会换位思考

    教孩子体会歉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换位思考,比如当孩子毁坏了东西的时候,可以提醒他也曾有过类似的体验,“上回你的飞机被牛牛弄坏了,你是不是也很伤心?” 耐心地向孩子解释,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如果这样还不行,下次要设计换位实验,让孩子体会被欺负、被冤枉的感觉,明白人际交往的边界在哪里。

    2、及时鼓励不可少

    当孩子做错事,家长要及时指出孩子的错误,以及给别人带来的麻烦,语速稍缓,语调稍低,眼睛对视,表情严肃但不严厉。然后问孩子,这样做对吗?今后怎么做?一边问,一边观察孩子,如果他知道错了,表示会改正,在他道歉后就要鼓励几句,或者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样做能很好地强化做错事要道歉的意识。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做错事后,一味地批评、指责,这样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后犯错时就会总想找借口推托。

    3、道歉不是一种形式

    让孩子学会道歉,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关心、理解、尊重和担当,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应谨记,道歉不是草草一句话的形式,应该教会孩子真正向别人表示歉意,除了口头表达外,还可以通过行动来对自己做错的事做出弥补,并在以后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孩子才算真正学会“道歉”,并能把学到的“道歉哲学”贯彻到底。

    4、家长做好榜样

    父母是否能在生活中适宜而自然地说“抱歉”或“对不起”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反,如果父母即便是自己的过失也很少致歉,那么,当他们要求孩子这样做时,孩子会在心里觉得不公平,他会在心里说:你们总来要求我,为什么你们自己都不这样做?

    5、事先定好规矩

    批评是为了今后不批评,道歉是为了不道歉,针对孩子的习性,事先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是长久之计。开始可以很简单,比如,不许欺负别的小朋友;给别人添麻烦要道歉。定下规矩就要做到。版本半年更新一次,慢慢添加重要而又容易被孩子忽视的内容。有了规矩,一旦孩子违规了,他就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而知错是道歉的前提。

    包车出游 安全必读!

    近日,全国多地普降大雪,风雪带动了冬季滑雪游、温泉游,随之带动了自驾出行、包车出游需求的增加,但这也同时带来了较高的交通安全风险。

    近日社会关注的北京林业大学女生4死5伤的交通事故,就是发生在赴雪乡旅游的途中。据哈尔滨警方通报,涉事车辆系非法营运,涉嫌超速竞驶。

    正是如花的年纪,生命却戛然而止,令人扼腕叹息!而这也提醒我们:旅游出行,无论何时都要绷紧安全弦!

    客车驾驶人要注意?

    不超速,严格按照道路限速要求行驶;

    不超员,乘客数量不超过核定载客人数;

    不疲劳驾驶,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

    不违反凌晨2时至5时的禁行规定。

    客运企业要注意?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按照《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客运企业应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严格管控挂靠车辆。对挂靠经营车辆不能只收费不管理,在日常安全监督管理上,更要严于自营车辆。

    严密旅游租包车监控。针对车辆动态监控不到位问题,要创新监管方式和监控手段,制止防范无证包车、非法运营等违法违规问题。

    严格落实动态监控措施。严格落实全程动态监管,严禁动态监控平台无人值守或者不履行职责,严禁故意破坏、人为干扰、屏蔽信号,严禁伪造、篡改、删除车辆动态监控数据。

    切实防范疲劳驾驶。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客车驾驶人休息权利,定期对驾驶人进行体检,杜绝驾驶人疲劳驾驶、带病上岗。

    坚决杜绝危车、病车上路。加强车辆日常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临近或达到报废年限、行驶里程长的车辆,要加快淘汰更新。

    乘坐客车要注意?

    选择正规营运车辆;

    发现车辆及驾驶人有违法行为要果断举报;

    不乘坐超员车;

    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

    全程系好安全带;

    包车出游注意检查车况,掌握车辆及驾驶人基本情况。

    最后还要提醒所有包车旅游的乘客:不要参与通过QQ和微信群等非正规渠道组织的包车旅游。在2016年发生的致35人死亡的湖南“6·26”特别重大交通事故中,车上乘客就是通过QQ和微信群参与旅游包车,而事后调查显示,此次事故存在旅游发起者和组织者未与旅行社签订劳务合同、假造旅游包车合同、未与乘客签订旅游合同或购买保险、GPS动态监控形同虚设、司机疲劳驾驶、车辆超员载客等违法行为。而由于此次旅游活动的发起和组织是通过“不具备旅行社营业资格的QQ和微信群”来进行,以上种种违法行为均绕过了监管,最终酿成悲剧。

    流感肆虐!

    一定要做好这些冬季防护措施

    1月2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流感防护——北京市疾控中心致家长的一封信》,信中指出,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市流感病毒活动强度仍将处于较高水平,家长朋友们应提高防病意识,加强家庭成员的健康防护,最大限度预防流感等传染病侵害。

    据媒体报道,不仅在北京,自入冬以来,我国多地区进入流感高发季,感染者多为儿童。这样一波流感病毒让家长们猝不及防,全国各大医院儿科急诊的接诊量更是居高不下。

    如何分辨“流感”与普通感冒?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做好孩子的防护工作?一起看看吧。

    别错把“流行性感冒”当成普通感冒

    “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同属于呼吸道感染,但是二者却有很大差异,不能简单的等同。

    普通感冒是以打喷嚏、咽痛、咳嗽、低热、头痛和不适为表现的一类疾病,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能够自己恢复。流感病毒传染性强,每年可引发大量病例,人群普遍易感。

    两者相同点:传播途径、基本症状相同。都通过飞沫和接触(直接和间接)传染,都有打喷嚏、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两者不同点:普通感冒一般由鼻腔病毒和冠状病毒引起,症状轻、自愈快;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来的更突然且症状明显严重,常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关节痛等严重症状,同时有引发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流感”有哪些特点??

    感染症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起病突然,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传染性强:流感的传染性极强,它可以短时间波及周围的人群。它几乎每年都会引起全球范围的流行,因此它又被称为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每年的春夏交替时,就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

    传播方式:流感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打喷嚏或者说话时候从口腔喷出来的唾液可以传播给与其密切接触的人,飞沫可以留存于物体表面,如果手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再接触到口腔眼鼻黏膜也会被感染。?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易感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病者感染流感后症状较重,流感也可能使原有基础性疾病的病情加重。?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孩子感染流感?

    1、提高孩子自身抵抗力

    教育孩子一日三餐规律进食,主食、蔬果和禽鱼肉蛋的比例为3:2:1,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锻炼,注意保暖和增减衣服,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身抵抗力,降低感染流感的几率。?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

    3、远离传染源

    在空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房屋每天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

    4、接种流感疫苗

    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疫苗能有效减轻流感引发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给孩子多一层保障,尽量避免感染流感。

    如何教育孩子在学校预防流感等传染病?

    尽管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然而家长也不可能24小时全程陪在孩子身边。当孩子不在家长的保护范围内时,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预防传染病?学校应该如何避免孩子感染?

    家长可以这样做:

    1、教育孩子避免接触发热伴有咳嗽或咽痛的同学;如果需要接触病人,请佩戴口罩;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或香皂洗手。?

    2、教育孩子如果有同学在班级内呕吐,应该及时告诉老师进行处置,不要在不戴口罩时接触呕吐物或照顾患病同学。

    学校应该这样做:

    1、落实每日健康检查制度

    晨检午检需落实体温测量,出现发热的老师和学生应戴口罩和及时就医,建议居家休息,避免感染。?

    2、追踪病情,及时处理

    当出现流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和疾病防控中心,及时科学处置,防止出现更大范围的感染。

    3、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定期开展环境消毒

    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应保持厕所卫生,配备洗手液;每周至少清洁、消毒教室与宿舍的地面、门窗一次,常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即可杀灭流感病毒;定期清理垃圾。?

    4、教导学生注意个人防护

    学生应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学校可适当给学生安排体育锻炼。当外出时,告诉学生需戴口罩,注意防寒保暖。

    孩子感染流感后,家长应该怎么做?

    1、发现孩子被感染后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当病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治疗。?

    2、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水,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家里应该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当家长带流感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流感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5、建议家长让孩子暂时不要去学校,在家休息。当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症状消失48小时后,可送孩子回校正常上课。?

    6、家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感染流感时,应尽可能以相对固定的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儿的接触机会,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

    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

    很多人在吃鱼、鸡块等食物时,容易被鱼刺、鸡骨头卡住,很痛苦又不知道如何科学处理。尤其是老人、小孩,被卡到的时候可能会用一些不恰当的方法,让情况变得更严重。今天,就给大家介绍救了很多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教授是美国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关于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

    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来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发现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1974年,他做了关于腹部冲击法解除气管异物的首次报告。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

    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气管的气流,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应用

    1、如果是3岁以下孩子

    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2、应用于急救成人

    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3、用于自救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的后面几个步骤,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准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个超实用的方法,建议大家都学会。相反,大家平时所说的“土方法”反而存在着很大的危害,会让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鱼刺卡喉误区

    1、饭团吞咽

    土方法里面,卡了鱼刺第一步就是赶紧吃大饭团,越大越好,一口团下去,把鱼刺裹住,顺到胃里,其实这方法是很不科学的,饭团的吞咽不仅会造成噎住的危险,也会让鱼刺更深地刺入肉中,难以拔除。

    2、大口喝水

    喉咙卡鱼刺后,不要不停地饮用开水或者汤和饮料,因为你的咽喉里已经卡了鱼刺,你再不停做吞咽,很容易引起鱼刺的位移,乃至鱼刺卡位的加深,危害性是相当大的,所以,你一般只需要简单漱口后,就要准备去医院就诊。

    3、手指扣挖

    鱼刺卡在喉咙里,不要轻易就使用工具或用手指扣挖喉咙,这样不仅会造成反胃呕吐,也容易加深鱼刺卡的位置,造成症状更加严重。你可以尝试用镜子观察下喉咙,但不要伸手或自己用镊子夹取,万一不稳,就会加剧痛苦。

    4、耽搁太久

    有些朋友喉咙里卡了鱼刺后,当时觉得不是很严重,就没有当一回事,还有些认为过几天鱼刺会自己顺下去,没必要采取什么措施,一切照常即可。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耽误时间太久的话,会造成咽喉的感染,造成并发症。

    5、大量喝醋

    喝醋的方法并不能真正起到软化鱼刺的作用。因为醋只能短暂地在被卡的位置停留,不仅效果十分有限,而且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

    除了鱼刺,孩子在吃另外一些食物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发生食物卡喉这样的事。为了避免卡喉的情况发生,建议少给孩子吃以下的食物。

    易使气管堵塞的食物

    1、果冻

    孩子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不能轻忽大意!建议家长给孩子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孩子食用。

    2、麻花、糖果

    不好咬的食物,本来就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孩子食用,如果真的要给孩子食用,建议先切成丁状。

    3、鱿鱼丝

    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孩子吃。

    4、花生酱

    黏稠度过高,不适合孩子吞食。

    5、坚果类

    体积太小,有时孩子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6、小巧水果

    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并不适合给孩子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孩子食用。

    7、多纤维蔬菜

    维纤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孩子,如芹菜、豆芽。

    8、大肉块

    大块的肉块孩子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很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9、长面

    太长的面条孩子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10、多刺的鱼

    建议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否则容易噎到并会刺伤孩子食道与口腔。

平安校园安全教育和预警快播平台
校园欺凌受刑法制裁 积极干预杜绝犯罪
别让孩子间的“小打小闹”发展成真正的校园欺凌!
户外体育游戏“放手”有智慧
儿童的隐性反抗,你看得懂吗?
“对症下药”转化“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