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外人员往来,是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让更多外国朋友到中国来,感受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其中重要内容。当前,国家正在采取相关政策举措,吸引外国人来华从事商务、旅游等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说。
据国家移民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入境人员2.1亿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的62.9%。预计2024年入境人数将会持续增长。
韦朝晖说,最近,我国陆续推出“两减三免”政策,即减少签证申请表填报内容,阶段性调减签证费,免采部分申请人指纹,免签证预约,对马来西亚、泰国互免签证以及对法国、德国等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等便利举措。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与44个国家达成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同23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但目前,境外人员在华参加商务、旅游等活动存在一些不便利。”韦朝晖说,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手机通讯不便。随着科技进步,手机已经不仅是简单的通讯工具,而且是办理公文公务、处理食宿行等日常生活事务的必要工具。例如境外人员在华期间,购买车票机票、预约参观景点等都离不开手机。境外人员在华如使用本国手机因国际漫游费用昂贵不合算,而办理中国手机卡,按照实名制要求,须用护照等有效证件,且手续较为烦琐。近期,我国电信运营商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成都、厦门等城市机场口岸新增9个服务网点,在北京、广州、深圳、西安、青岛等城市对外交往较多的重点区域新增6个服务网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境外人员在华通讯的便利性,但上述网点亟待扩大到更多城市、更多区域。
二是移动支付不便。移动支付在我国已经非常普及。以前境外人员没有中国银行卡,无法在微信、支付宝开户,2023年7月,微信和支付宝全面开放绑定主流境外卡,但每次扫码消费会增加手续费。另外,短期来华人员携带的国际信用卡在中国的使用场景不够多,给其商务、旅游活动带来不便。
三是国际出行不便。据中国民航局公布数据,至2023年底,我国国际客运定期航班恢复至每周4782班(每个往返记为1班),约为疫情前的62.8%。航班少的原因之一是客座率低。如,2023年1—11月南宁至金边的航班客座率仅为48.7%,比2019年同期航班客座率64.5%低15.8个百分点,航空公司运营航线亏损风险较大,难以增加航线航班。
为进一步提高境外人员在华参加商旅活动的便利性,韦朝晖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着力解决手机通讯不便问题。建议国家层面对来华参加商务、旅游活动的境外人员提供便捷的手机卡购买服务,简化办卡流程,并将涉外通讯服务网点延伸到所有入境口岸及大城市主要涉外宾馆。
二是着力解决移动支付不便问题。建议国家层面研究相关金融政策,支持微信、支付宝运营商与境外金融机构协商,降低微信、支付宝与境外银行卡绑定所产生的手续费并制定最高限价标准,鼓励境外人员在华期间使用微信、支持宝作为移动支付工具。
三是着力解决国际出行不便问题。建议国家层面研究对我国与重点区域复航或开通临时直航包机、加密航班等给予一定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