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工而不“匠”

刘杰 《 人民周刊 》(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说懂得道理有先有后,而技能却要有独到钻研与擅长。这里说到的技能,自然让人想到那些具有技艺特长的工匠,他们在某个行当里堪称一把好手,有着各自的看家本领和绝活儿,也有着各自的行规遵循和业界精神追求。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要的是技艺,是特长,故古来就有“一招鲜吃满天”的说法。

    正因为有了工匠对技艺追求的榜样作用,人们对那种精雕细琢、出神入化的工匠精神也格外敬重,对他们所创造的奇妙神品更是推崇备至。读者也许会注意到,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起,央视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的精神,用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成为令人敬仰的国家高级技师。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大力倡导:“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为什么总理会如此郑重地提出“工匠精神”?答案不言而喻。因为中国众多企业缺乏工匠精神,社会缺乏精致追求。随着社会进步,老手艺也许会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却永不过时。对新闻事业而言,同样要讲究“术业有专攻”,讲究“工匠精神”,强调精品意识。不能因为新闻作品是易碎品,就粗制滥造,易碎品也要力求做成精品。特别是头条稿件,更要有一定的质量水准和更高要求。在新闻采写上,记者必须有精益求精的追求,不达精品不出手,不是跟别人较劲,而是跟自己较劲,直至采写出自己满意又为人称道的头条佳作。这是政治责任,也应是党媒境界。

    事实说明,要把头条稿件采写好,没有点“工匠精神”是不行的。工者,《说文》解释为“巧饰也”。匠者,《韩非子·定法》中说是“手巧也”。无论是工,还是匠,讲究的都是功夫,是一种精神历程。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俗话也说:“一分功夫一分货。”工匠精神重在“匠心”之上,匠心独运,方成大器。新闻采写也需要匠心独运,功夫到家才能成就大作。呆板单调,死气沉沉,不可取;过于雕琢,叠床架屋,难免透出“匠气”。匠气之于工匠没出息,之于新闻也会成为半生不熟的三脚猫。

    中国古代名匠大师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业有专攻的精神,实在也应该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借鉴,多些匠心独运,少些匠气之“匠”。

    齐白石先生是学木匠出身的。他的木匠活儿咱没见过,但他在绘画上的造诣,从那笔笔见好的简意写法上,也可看出那种多一斧不行,少一锛不足的木匠功底。在写作《安徽煤炭基地建设奏响“三重唱”》一稿中,我们也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千日斧子万日锛”的苦练滋味,当然也经过了“咫尺匠心难”的辛苦,最终享受到了“精华在笔端”(见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的愉悦。

    这篇稿件是“自选动作”。干记者的都知道,给你个新闻线索,不论是事件性新闻还是工作性新闻,通过细致采访,整篇稿件出来相对要容易些;而“自选动作”则不同,既考验记者采写功夫,又检验记者对新闻的认知能力。当时,我和何聪根据记者部重大选题预报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安徽实际,认真推敲琢磨后,上报了安徽注重资源保护利用,高水平建设两淮煤炭基地选题,意在跳出挖煤卖煤的传统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得到认可后,我们开始了艰苦的采写历程。

    并不是说采访过程有多艰难,而是几易其稿中尽显匠心力道。在安徽工作了几十年,人头熟,情况熟,采访起来并不犯什么难。我们先后采访了省政府分管副省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又赶赴全国煤炭基地淮南、淮北市采访市委、市政府和矿业集团有关领导和专家,匆匆草成一稿传回记者部。值班的副主任很快回复,说稿件立意不错,但文字看上去多为办公室桌上的事情,缺少现场感和生活味。

    采访了那么多人,写了那么多事,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呢?我们认真反思,仔细推敲,发现确实是深入现场不够,只是急于发稿,满足于办公室里的采访,跑部门多、跑基层少,见领导多、见场面少,说的都是对的,写的却不精彩。现场的东西是编不出来的,现场的感觉只有到现场才会找到。没有生活的熏染,就没有新闻的水灵,再精妙的文字也掩盖不了缺乏生活气息的“匠气”。

    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再次下到矿区,下到正在建设中的电厂、煤矿,与建设者们摸爬滚打,一脚水一脚泥,一头灰一脸土,吃在工地食堂,座谈于工棚井口,俯身观察,贴身体验,真正悟出了安徽提出煤电一体化和煤化、盐化一体化的现代工业之要义,更增添了写好此稿的内生新动能。坐下来重新修改,那感觉真的大不一样,不光敲出的新闻事实扎实了,新闻词语活泛了,所用事例也分外鲜亮,比较第一稿自觉大有长进。

    然而,记者部值班领导看后又提出要求,认为稿件鲜活感虽有增强,但似乎还显得精神头不够足,也就是说,还缺点什么,提示我们是不是在精气神上再来点有筋道的东西。好吧,些微不足只有沉下心才能体味出来,稿件内质性的东西外人加不上去,必须靠自己充实提高。谚语说:“蹩脚的工匠总说自己的工具差。”此处不怪工具拙劣,就怪作品内涵不够。我们再度对稿件推敲琢磨,话挑新鲜的说,事实找最近的写,词必己出,陈言务去,关节点集中于打造“火电三峡”、实施“绿色开采”、倡导“吃干榨净”上。经过再三再四的打磨,稿件主题鲜亮,文字洗练,思路清晰,似可交出完美成品了。

    不过,吸取上两次教训,我们没有急于将稿件拿出去,而是自找不足,“回头看”,细品味,再推敲,慢咀嚼,志在以奇巧为善,务求出新出彩。品咂再三,结果发现标题还不够响亮,主标题“安徽高水平建设两淮煤炭基地”,虽“高”不奇,强调高水平,却高不上去,提不起神来。副标题“打造‘火电三峡’,实施‘绿色开采’,倡导‘吃干榨净’”,观点虽新,却显太散。吟哦咂吧了半天,念念叨叨的,我就想把主标题改成“三重唱”什么的,新闻研究生毕业的记者何聪端的聪明,提议将副题做肩题,主题变成我说的“三重唱”。如此巧妙颠倒,果然神清气爽,作品整个儿活跃起来。当时,我一拍桌子,叫道:好,我们成功了!稿件传回,经夜班编辑精心打扮,亮亮堂堂地摆上了2005年4月5日头版头条。

    为此,我遵照记者部领导要求,写了篇业务研讨,有感而发,题目就叫《三推敲推出“三重唱”》。时任总编辑张研农对此文批示说,这一篇有感而发,体会实在。抓头条就应有这种精神,有什么标准就有什么质量。编辑部敢于“将军”,记者乐于修改,这个互动的结果就是好作品的涌现。现在重读头条和业务文章,以及总编批示,确实感慨良多。这让我想到总理倡导的“工匠精神”,假如没有“千日斧子万日锛”的苦功,就不会有木匠大师级的精品传世;假如没有记者部领导的高标准严要求,没有记者一次又一次地下去补充采访,一遍又一遍地雕琢打磨,也不会有令人称道的“三重唱”。如果就第一、第二稿推出去的话,肯定算不上精品,充其量只能是“匠气十足”的半成品。好稿是逼出来的,好稿是跑出来的,好稿也是反复修改打磨出来的。深入生活加上“匠心独运”,才能推出为人称道的精品。虽然后来煤炭行业出现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如不倡导“三重唱”定会更糟),但稿件主题仍然符合大方向,稿件质量依旧够上精品级。可见“工匠精神”也决定着新闻作品生命力。

    本文节选自《头条背后的故事(精选版)》

工而不“匠”
常贵田:相声传薪者,精诚“守艺人”
向毛泽东学读书
古代黄河的“河长”
琢玉之美
温暖的墙根儿
你努力不止的样子最美
旅行是一味草药
我们一起煮月亮
做共享住房合作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