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林风眠:一卷20世纪艺术百科全书

郭珊 《 人民周刊 》(

    在香港,林风眠听闻有爱国华侨愿意捐款在其杭州故居建纪念馆,他婉言谢绝,表示愿将资助之经费,用于培养青年深造。有人建议将款项命名为“林风眠奖学金”,他说:“那就应该从我自己的口袋里拿出钱来,不能占个空名。”

    20世纪上半叶,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传统笔墨艺术日渐衰顿。此时的中国画坛,或师法外洋、“以西润中”,如徐悲鸿、刘海粟;或坚守本源,变法突破,如潘天寿、齐白石。其中有一位大师则以“熔铸中西,汇通文野”著称。他“不惜如哪吒童子般破解骨肉重构金身”(谢春彦语),自成一派,开一代画风。西方美术史研究权威苏利文曾专门撰文称赞他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者”,直言“他比同时代的任何中国艺术家都更了解西方艺术”,“能够把西方美学内在化并与他对中国艺术的理解相融合……以创造新的绘画。”他就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林风眠。

    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19岁赴欧游学,曾担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校长,也是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首任校长。他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家,如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苏天赐、席德进等。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抗战的滔天洪流,“文革”的牢狱之灾,远走香江的韬光晦迹,作为20世纪的同龄人,林风眠见证了百年来民族文化所遭受的困厄与磨难、“中西融合”所历经的波折与流衍。诚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言:“林风眠是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从林风眠独特的个案身上,“能看到百年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忠诚和激情,也能从他和时代的关系中去领会艺术家的责任,重新捡回那些被忽视的价值。”

    命运开篇处的寒凉底色

    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阁公岭村一个石匠家庭。同乡挚友林文铮曾用“痛苦”一词来概括林风眠毕生创作的基调。林风眠的艺术具有一种“罕见的苦味”(许江语),发源于命运开篇一抹寒凉的底色——幼年时,母亲与人私奔未果,险被宗法私刑处死,后被卖到他乡,再无音讯。他因此大病一场,卧床半年,变得沉默寡言。

    1919年底,林风眠赴法勤工俭学。在欧6年,林风眠游学于法、德,曾先后投师于法国第戎美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柯罗蒙工作室。1924年5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会上,林风眠的作品引起轰动,尤其是高2米、长4.5米的油画巨作《摸索》。当时中国《艺术评论》的报道称,“全幅布满古今伟人”,从荷马、耶稣到托尔斯泰、歌德,“个个相貌不特毕肖而描绘其精神,品性人格皆隐露于笔底”,“皆有摸索奥秘之深意。”这幅笔法粗犷、写意,色调灰黑沉郁的作品,据说只用一天时间一气呵成,深得学界泰斗蔡元培的器重。

    万马齐喑时的“一声惊雷”

    1926年,在蔡元培的提携之下,未满26岁被聘为北京艺专校长。两年后,又赴杭州出任我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的首任校长。执掌中国南北两大美术阵营的十年时间里,林风眠在中国艺坛一举成为众所仰望的风云人物,一度被称作“艺术界的胡适之”。在主持校政上,他抱定“为中国艺术界打开一条血路”的决心,投身“改造艺术院校”的事业。在北京,他力排众议,邀请当时被正统国画家讥为“野狐禅”的齐白石来校讲学,又大胆将裸体艺术引入教学;在杭州,他尝试将西画系与国画系合并,毫不避讳地延请与己观点针锋相对、强调国画独立性的潘天寿任教,颇具蔡元培兼容并包、唯才是举的风范。在社会活动中,他更矢志以“我入地狱”之精神,将美术作为开启民智、移风易俗的利器。他撰文、作画怒斥政治腐败,在白色恐怖下掩护进步学生;他发起、组织了以“艺术社会化”为宗旨的北京艺术大会,主办西湖博览会艺术馆;1928年,他在杭州牵头组建了“艺术运动社”,发出了“集中全国艺术界之新力量”“促成新时代艺术之实现”的豪迈新声。周末,他时常与弟子们欢聚于西湖边上亲手设计、建造的寓所“玉泉居”,他鼓励学生纵笔随心,摒除拘谨。待到夜深人散,他栖身于二楼画室,一边听着古典音乐,一边铺纸开笔,通宵跋涉,直至精疲力竭。

    于人,他是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于己,则是滚石头的西西弗斯,笔下可撼摇星河,亦可静影沉璧,林风眠为布丰所言“风格即人”留下了一个精妙的诠释。

    “沉默洞窟”中的惊世蜕变

    抗战爆发后,经历迁徙、并校、学潮和辞职等一系列风波,林风眠将妻儿安置于上海,辗转浙、赣、湘、云贵及香港、越南,避居重庆,从少年得志、才彦环绕的艺专校长猝然跌入残山剩水、乡野民丛,由此迎来了一生由显转隐的分水岭。林风眠坚持艺术的非功利主义态度,拒绝转投写实主义,不喜欢“照相式刻板与平俗”,理由是“在艺术的价值上是微细的”。他将精力集中于宣纸彩墨创作,偏爱风景、花鸟、仕女、苗疆与戏曲人物等“小众”题材;在技法与材质上,他打破油画、水粉、国画等边界,探索方形构图、瓷绘笔线、空间糅合、光线透视、色墨层叠等形式构成,将西方的写实与东方的写意进行挪移、错置、嫁接和重组。

    正如他本人对弟子所言,林风眠很清楚“我走的路,正是你们没走过的”,他更明白,艺术家之修炼譬如织茧化蝶,除了沉潜蜕变,还要有能力挣脱过往经验的牢笼,破茧而出,“许多人走不出来就死在那里了!”他以大破大立之势促成了“风眠体”的出世,但这种与当时的“主流”格格不入的自我苦斗,却注定了余生无尽的孤独。抗战胜利后,林风眠抛弃了所有行李,只带了几十公斤未托裱的彩墨画登上回沪的飞机。此时,作家无名氏却预言,他的命运是“残酷定了”的,“过去他奋斗了20年,被误解了20年,在‘沉默洞窟’里隐藏了10年。今后他还得被误解20年,沉默20年。”

    远走香江后的沧桑诗意

    1977年,林风眠在叶剑英家族帮助下被批准出国探亲,赴巴西探望阔别20年的妻女,此后移居香港。临行前,好友巴金收到的告别留念是他的一幅《鹭鸶图》,学生吴冠中收到的是青蓝色调的苇塘孤雁,他为此赋诗一首,遥祝恩师“浮萍苇叶经霜打,失途孤雁去复还”。客居香港的10多年间,林风眠先后在日本、法国、香港、台湾成功举办个展。在香港,林风眠听闻有爱国华侨愿意捐款在其杭州故居建纪念馆,他婉言谢绝,表示愿将资助之经费,用于培养青年深造。有人建议将款项命名为“林风眠奖学金”,他说:“那就应该从我自己的口袋里拿出钱来,不能占个空名。”他还曾诚挚地期盼:“如果再多给我50年,能够再多画一点……”1991年7月,林风眠突发心脏病入院,绝笔之作是应邀为“傅雷纪念音乐会”题字。一个月之后,一代宗师长眠香江。

    许江用细腻的文字为林风眠描绘了一幅《永恒的肖像》:“鼻梁之上立着圆拱顶一般的隆光引着你潜入他的内心”,“这眼中有火,而双唇却又似冰一样的沉默。”林风眠仿佛知道“那悲惨而恢弘的命运的意义”,“他从孤寂中产生对孤寂的爱,并把这种爱化作艺术的烈焰,温暖着他的时代和人间”。

上影节:讲好中国梦
文创北京,如何补齐短板
哈达铺:长征途中的“繁华小镇”
中国古代的“陪都”
“丝绸之路”名称是谁“发明”的
93年前的日本地震,谣言引发一场杀戮
曾国藩为什么不愿让儿子学八股
陆小曼的另一面:丹青度化起落人生
林风眠:一卷20世纪艺术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