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京沪之别

北京人有更多的家国情怀,重视宏观思维;上海人则注重实用、微观及可行性,更擅长于灵活变通地运用政策。

李文漪 《 人民文摘 》(

    北京、上海的比较,永远不可回避。

    北京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京城:背靠长城、面南而坐,端肃安稳。北京的城市人格,是其特殊文化土壤孕育的产物,是在帝都历史的积淀上,在官学两极的强大磁场中定型的。皇城根下讲政治、红墙黄瓦遛大弯、后海酒吧听摇滚、胡同方言把话侃、化俗为雅现痞气,一批又一批热爱中国艺术及京派文化的海内外人士纷纷“漂”入京城,去感受京味、重塑京味。

    上海的地理环境、文明习惯则迥然不同,上海侧脸向东,面对浩瀚的太平洋,从宋元时期的“因港兴市”、晚清的通商口岸到近百年的租界历史,海派文化源远流长,西学东渐影响颇深,上海是国内最早开办西式工厂和学校,最多引进西式建筑、市政管理的城市,就连编门牌号码、人车分道等习惯也受到西化影响。上海人对国际社会的心理状态比较平衡,对海外文化保持开放型追求。就在久居北京的老外不经意地口吐着夹杂了些许京味儿的普通话时,现代的魔都却把上海人塑造得愈发海派洋气,即使是一个上海老太太也能泰然自若地面对老外的问路,外滩沿岸那片集“古典”“巴洛克”“洛可可”“折中主义”风格于一体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仿佛重新置人于租界年代。

    在审美形象上,上海人追求雅,北京人追求痞。上海男人讲究有“调调”,重视穿着和仪表:老克勒做派的上海男人,有时穿一套戗驳领、双排扣西装,裤管翻了边;有时穿背带裤,皮鞋头不管是尖是圆还是方,都擦得油亮油亮。红酒、雪茄、烟斗是他们的常规道具,讲闲话的辰光爱拗造型。现代的上海男人穿着整洁细致、修边幅,出门还不忘在口袋里放一包餐巾纸。这种讲究及香喷喷却被北京男人所鄙夷,北京男人追求痞气、做爷们儿,那是一种粗犷随意、返璞归真,他们不刻意雕琢,怎么随意、怎么舒服怎么来。

    上海人的小资、中产情结是深入骨髓的,闲适优雅间不时露出一丝优越感,跳跳华尔兹、喝喝罗宋汤,用个杯子也极考究:喝红茶用红茶杯,喝咖啡用咖啡杯,喝碧螺春一定用玻璃杯。

    北京人有更多的家国情怀,重视宏观思维,这是处于中心和高层人士居高临下、从大处着眼的俯视角度,具有政策制定者和改革者的视野与责任感,热衷于对整体、宏观、战略层面的讨论。上海人则注重实用、微观及可行性,更擅长于灵活变通地运用政策。北京人善于辞令、口才出众,语言往往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煽动性,能侃在北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有用的社会资本。上海人的眼中,这种“豪情万丈”往往显得牛皮哄哄,不着边际。上海人相对更心思缜密、精干实在,这种特质培育了如李政道、钱学森等严谨细致的科学家,唐家璇、杨洁篪等灵活得体的外交官。北京有段子说,上海人太精明、会算计,譬如上海阿姨们如果要去市内一个较远的地方,出发之前会花不少时间去思考、比较和打听哪一条路线换乘次数最少、车票最划算。上海人的这种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常常被北京人调侃,戏称其为聪明有余、智慧不足,胆子不大,失算不多。

    北京气候干燥、大风凌厉,赋予了北京人风风火火、大大咧咧、豪放豁达的性格。他们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在公交车上争着给老人让座,借钱可以不计较利息。老舍、王朔、史铁生等为代表的京派作家形象刻画了接地气、有热度的“京痞子”形象。

    上海的风水、气候及土壤孕育了上海的阴湿,这种阴湿适合长霉菌与无病呻吟。体现在男人身上是“面”,体现在女人身上是“作”,有些像淋黄梅雨,雨不大,不冷,但幽深、黏稠。上海女人的“作”更是远近闻名。上海人的“各管各”和阴湿,对于生人的客气但疏离让不少异地人感受到魔都的冷光泽。

    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得住乡愁”,城建新坐标
不是为了回望时热泪盈眶
今天该怎样看孔子
京沪之别
胜者败论
无人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