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戈尔巴乔夫新书秘闻多

文|方亮 《 人民文摘 》(

    “叶利钦事件”,堪称全书最重要内容之一,里面首次披露了叶利钦曾“自杀未遂”的惊人消息。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带着自己的第六本书《孤独相伴》,在莫斯科与读者见面。这本书里面有对妻子的诸多追忆内容,同时包括了戈氏亲身经历的苏联解体前后的史实,而这些恰也是读者们关心的内容。

    戈尔巴乔夫又出新书了。

    2012年11月22日,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带着自己的第六本书《孤独相伴》,在莫斯科与读者见面。如他本人所言,这本书献给已经过世的妻子赖莎,里面有对妻子的诸多追忆内容,同时仍包括了戈氏亲身经历的苏联解体前后的史实,而这些恰也是读者们关心的内容。

    这位身形臃肿了许多的昔日苏共总书记,已然老态明显,难怪近年来频频传出他健康状况恶化的消息。今年5月,俄罗斯的一些社交网络和部分媒体中,甚至还传出他“已逝世”的谣言。

    因此,当新书面世时,他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签售会现场,前苏联领导人雷日科夫等大人物纷纷莅临,媒体和热心读者更是趋之若鹜,等待的人们排了老长的队。

    如同前几本回忆录一样,戈尔巴乔夫的新书《孤独相伴》仍然在市场上表现不俗,短短数周就已进入畅销书榜单。

    由戈尔巴乔夫持股的不同政见报纸《新报》,在该书面世后马上开始转载部分章节的内容。其中有关苏联解体前,高层政治运行及戈氏辞职后的见闻部分,最为引人注目。   

    书中有一章节,名为“叶利钦事件”,堪称全书最重要内容之一,里面首次披露了叶利钦曾“自杀未遂”的惊人消息。

    戈尔巴乔夫在书中这样描写了1987年发生的“叶利钦事件”:

    叶利钦当上莫斯科党委第一书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莫斯科不仅是当地精英的集聚之地,还是俄罗斯乃至全联邦精华聚集的地方。能够在这里推行改革的人必是政治成熟、意志坚定之人。

    我希望叶利钦能胜任莫斯科的工作。一开始,他也确实一心扑在首都工作上。我则一直对他给予支持,哪怕是在出现了一些对他不利的传言的时候。

    逐渐地,在叶利钦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倾向于使用行政方式而非作为改革实质的民主方式来解决问题。此外还有民粹问题,民粹是叶利钦及我们大家的一大灾难。当时,莫斯科民众仅因为叶利钦的民粹手段就对他表示支持。我们这个社会特别吃民粹这一套。

    叶利钦自己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他作为全国最大城市的党委第一书记却不是政治局委员。这让他的权力欲望得不到满足。

    这年夏天,我还在克里米亚半岛度假时,叶利钦突然给我寄来一封信,里面讲了他对中央委员会秘书利哈乔夫的不满,认为利哈乔夫总拿他当小孩(意指主管人事工作的利哈乔夫迟迟不给他升迁)。

    ……

    在信中叶利钦还希望我结束休假后能和他好好谈谈(关于他升迁的问题)。他对当前的中央有意见。我对他说,我们一定会坐下来好好谈谈这个问题。但那要在我准备好十月革命胜利七十周年大会讲话稿之后。我让他有些耐心。

    但没想到,在中央委员会于10月21日审议十月革命胜利70周年大会报告时,叶利钦闹出了事端。

    当时,会议对报告表示同意,在提了一些改进意见之后,主持会议的利哈乔夫准备宣布讨论结束,开始对报告进行表决。这时,我看到叶利钦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提醒利哈乔夫注意这一情况,并让叶利钦发言。

    叶利钦站起来说,他对报告提了意见,意见也得到了采纳,但是他想对当前党的领导集体提意见。

    听了他的意见之后,与会人员很震惊。他竟然说党内出了新的个人崇拜,这显然指的是我。

    他还说,他因为利哈乔夫的反对而无法进政治局。所以他要求免去他政治局候补委员资格,同时免去他莫斯科党委第一书记的职务。

    这些让所有人感到震惊,大家开始热烈讨论,其程度是无法阻止的。大家基本上都对叶利钦这种方式感到难以接受。有24名代表发表了意见,认为应该解除叶利钦的职务。

    我观察着一切,不知道叶利钦到底想干什么。我提议让叶利钦发言,谈谈他如何看大家的发言。大家反对,认为无需让他发言。我则认为,既然开启了民主化,就应该让他说话。

    这是给他个台阶下,让他自行放弃自己那个解除职务的要求。结果,他却坚持己见,一定要求解除职务。最后会议决定将这个问题交给莫斯科党委。

    11月3日,叶利钦意外地给我发信,请求让他继续工作。

    7日,他照常参加了十月革命胜利70周年大会。

    9日,莫斯科党委突然报告称,叶利钦在休息室企图自杀。当时他用一把剪子企图自尽,医生们已经赶了过去,发现只是皮外伤,没有大碍。

    我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这一问题。然后我们通知叶利钦,莫斯科党委将在他身体恢复之后讨论他的去留问题。

    在这期间,叶利钦又希望我让他提早退休。后来,党委决定将他留在中央委员会中,但调任建设委员会副主席。

    后来有很多人埋怨我,认为当时如果辞退了叶利钦就不会有后来的种种麻烦了。但是,这不符合我的准则,也不符合我致力于在党内营造的那种人际关系氛围。

驻站5年感受朝鲜之变
戈尔巴乔夫新书秘闻多
解码日本“最右翼”石原慎太郎
全球行贿隐秘地图
美国为什么没有身份证?
那些“不婚”的国家领导人
华人圈的美国大选:选人不选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