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西安古韵府学巷

崔秦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28日   第 12 版)

  说起西安的府学巷,可能外地朋友知之寥寥。然而这条西安最古老的巷子,历经千百年沧桑,迄今孔庙仍在,老树长青。作为古长安留存不多的人文景观,其间包罗的民风情怀,远非名胜地标可比。

  府学巷是与碑林博物馆为邻的一条南北小巷,南起三学街,傍碑林博物馆西大门,北通碑林博物馆后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曾是府学、咸宁学、长安学办学的地方。乾隆年间的《西安府志》这样记载府学巷:“大门前有坊,内有泮池,仪门内当甬道为魁星楼,中为明伦堂,两旁四斋,曰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堂后为尊经阁,阁后神器库。”府学巷经过百年变迁,古树尚存,神韵犹在,可惜许多古建筑已不复存在,府志中记载的“魁星楼”也已成为三学街社区委员会。

  今天的府学巷以民居为主,比起书院门的游人如织和碑林博物馆的声名远播,并不引人注目。但我以为,这一带民居与碑林博物馆却是鱼和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成长的关系,是根与叶的关系。千年以来,书院门、三学街及府学巷,与碑林博物馆遥望相守。

  府学巷浸染着墨香,书法家段绍嘉曾居住在此。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或名人字画、或字画装裱、或镜框制作、或文房四宝、或茶肆、民宿。传统文化民俗跨越千年传承,在这里交融,代代繁衍而生生不息,为这座古巷增添了烟火气和神韵。

  来自全球各地的游人,或从城墙游览之后拾级而下,或穿过古城门来到街口,都会立刻感受到这里的不同,那是一份历史带来的厚重感。静谧与熙攘,古老与新生,竟能高度和谐地统一起来,我想这就是市井的力量,它代表着西安丰富多元的内涵。

  “百年历史看上海,五百年历史看北京,千年历史看西安。”千百年来,府学巷历尽风雨却古韵幽香。其实,每一条街巷、每一间商肆,都是一棵大树,它们繁衍一域子民,带动一片产业,书写一部历史,传承一方文化,而我们都是被老街抚育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作为一名老西安人,珍爱这条府学巷,就如同珍爱一直陪伴我们却垂垂老去的父母。我永生难忘巷中的时光,涓细如水而流深。

西安古韵府学巷
避暑旅游亟待升级
广东惠阳办吉他荔枝嘉年华
妙手刻紫砂
避暑赏花轿子山
责编:赵 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