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2月15日 星期五

今年,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成立110周年。这百多年中,国图随国运震荡,走过怎样坎坷的岁月?

国图: 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

□ 本报记者 张稚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2月15日   第 07 版)

  现今的国家图书馆外观如巨书堆叠

  广曙法师介绍广化寺
  张稚丹摄

  居仁堂前身海晏堂

  气势宏大的文津街旧馆,现为古籍馆

  由西向东,鼓楼巍峨的建筑在望,车向右一拐,进了停车场。下车向西南行300米,见一上书“南无阿弥陀佛”影壁。影壁对着的,就是广化寺山门。正常的寺庙模样,灰墙与红色门窗相间,最后一进是藏经阁和僧人生活学习的地方。

  谁能想到,如今矗立于北京白石桥附近、拥有庞大建筑群的国家图书馆,第一个容身之地竟是这里。

  广曙法师介绍说,元代时,这一带很荒凉。来了个和尚,坐在荒地念了10年经,周围的贵族、士绅有感他的愿心,资助他建起了广化寺。

  清末,见识过西方文明的官员意识到,要变法图强就要开启民智,设立公立图书馆非常必要。

  1906年,学部参事、考古学家罗振玉在《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中写到,若想将存续国粹、户牖民智有机结合,就要像泰西(欧美)各邦那样“广设图书馆”。从“系天下视听”的京师率先做起,借助朝廷权威和高层政治力量,自上而下,逐级推广。

  宣统元年(1909年),学部尚书、洋务派的军机大臣张之洞病逝前一个月上奏请设京师图书馆,9月9日得到了批准。这一天,被定为国家图书馆的成立日。

  馆舍三迁

  罗振玉在《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中指出,选址应为:一是交通便捷、消息汇集之地,便于信息的收集和传输、书籍的整理和修缮;二是远离城市中心地带和闹市贸易区域,以隔离世事尘嚣和众声喧哗。因为清净幽雅、景致怡人之地最适合读书习文;三是不易罹患火灾之处,图书典籍是易燃物,不能与木质结构连片的民居群落搭界,力争靠近取水点;四是规模宜宏大气派,藏书应丰富翔实。无妨按欧美图书馆的体例,用地40到50亩,预留一些备用;五是建筑样式应取东西方两者之长,防盗、防虫、防水、防震、防霉。

  据说图书馆本来选址在净业湖西侧,因没钱修建,只好占用广化寺。2012年8月开馆,首任监督(馆长)是翰林院四品编修缪荃孙。藏书不到6万册书,来源包括内阁大库残帙、国子监与翰林院藏书、敦煌写经以及部分私人藏书和金石拓本碑帖。京师图书馆的创建,意味着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完成了从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然国运动荡,文事艰难。因缺乏财力,图书馆几易其址、四处飘零。

  今人肯定无法想象,当时人会觉得二环边的广化寺“僻在京城东北一隅”,每天只有10来个“士子”读者购券阅览,且距后海太近,空气潮湿,于古籍保护不利。开办仅半年,就将图书转移,宣南前青厂开设分馆,无论士农工商军界还是女学界,皆可阅览。

  1917年1月,图书馆在安定门内国子监南学(原国子监师生居住之所)旧址重开,藏书达到13.6万册。鲁迅作为教育部主管图书馆的官员,参加开馆仪式。之前,因为他的斡旋与奔走,《四库全书》入藏京师图书馆,且仿各国通例,全国新出版图书在内务部立案者,悉以一部发馆庪(音轨)藏,并征各省府州县方志及金石拓本,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职能。

  如果说上次怕水,这次就是怕火了。这里虽地名颇具文化味儿,但靠近大片民居,终有火患之虞。1925年5月,京师图书馆主任呈文教育部,请拨北海官房。1928年又报请南京大学院拨中海居仁堂为馆舍,“屋系欧式,利于藏书。且建筑尚新,有避火设备,修理费五千元已足”。

  1929年1月,京师图书馆在中南海居仁堂开馆,藏书达21万册。两层西洋式楼,在一片中式建筑中特别突出。这里曾是慈禧听政、袁世凯办公、傅作义主持政务的地方。因国都南迁,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副研究员马涛说:庚子赔款吸干了中国财政,有识之士虽一直力主办文教(当时军阀也还是尊重文化人的),但政府无钱支持。利用庚款之前,一直财政紧张,别说建馆舍,就连职员工资都发不出来。梁启超1925年到1927年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期间,抵押自己的人寿保险单借款,维持馆务运转并给员工发了一年工资,之后辞职。

  文津立馆

  在京师图书馆的明线之下,还有一条暗线在发展。

  1925年,管理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第一次年会,认为办理文化事业,宜从图书馆入手。所以除建设清华学校(即后来的清华大学)外,还向教育部提议,鉴于京师图书馆藏书丰富,但地址偏僻、馆址湫敝,最好合并组建一规模宏大、地址适中之新馆,旧馆书籍得善藏之所,亦可腾出经费购置图书。这一提议因政局多变和京师馆的反对而告终,中基会便租借了北海公园内庆霄楼设立北海图书馆。

  1929年,接受教育部提议,京师图书馆与北海图书馆合并为“国立北平图书馆”,蔡元培为馆长,两家图书合计32万册。

  1931年,图书馆搬入了北海西侧的新建场馆。这次吸取了经验教训,占地66亩,为后期发展预留余地。主楼造型仿清宫式大殿楼阁,绿瓦红墙,馆内有从英国定制的书架、图书传送带、饮水器、木地板等现代化设施。因馆中所藏以文津阁《四库全书》最为宝贵,馆前无名道路被命名为文津街。

  走进文津街7号这个专为国图建立的第一个场馆,马涛指点着开阔舒朗的庭院:“建好了需要美化啊,怎么办?经北平市批准,去圆明园拉回了正大光明殿前的丹陛石、福海西岸望瀛洲的昆仑石、安佑宫的华表、文源阁的四库全书石碑和乾隆御笔骑射碑。”真是高大上啊,以充满历史感的艺术品来装饰建筑,还以为美化就是绿化呢。

  主楼一楼如今常办讲座。二楼是阅览室,严禁拍照摄像,无关人等不得入内。因为建筑高大,每个阅读位都配有读书灯。

  可惜稳定发展的好日子不长,1935年至1936年,为防范日本利用战争进行文化掠夺,图书馆将一批珍贵的善本特藏先后转移到北京 、天津的学校和银行,上海租界区和南京的中央研究院,最精华的部分1941年运往美国国会图书馆暂存。

  “七七”事变后,图书馆一路南迁,在昆明与西南联大一同办图书馆,并在上海、重庆、香港等地设立了办事处。表面看四分五裂,实际却在坚持馆务运行。

  白石桥边

  1951年,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北京图书馆。上世纪70年代,藏书达750万册,因藏书空间严重不足,租借北海静心斋、蔡松坡纪念堂、故宫寿安宫等处存放。管理困难,借阅也不方便。

  周恩来总理指示:“只盖一栋房子不能一劳永逸。这个地方就不动了,保持原样,不如到城外另找地方盖,可以一劳永逸。”国家计委下发《关于批准北京图书馆进行扩建的通知》,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投资7800万元,藏书2000万册,设3000个阅览座位。幸而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多了个心眼,预留了3公顷,这才有了现在的二期大楼。

  新馆址选在远离市区的紫竹院公园北侧白石桥,1987年落成使用。

  1998年12月,北京图书馆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现在开通了地铁,交通便捷。2008年9月9日,国图开启国家数字图书馆,让读者在家也能享受到馆藏服务。

  目前,国图馆藏文献达3768万册(件),其中中文文献2568万册(件),典藏善本古籍34万册(件),普通古籍162万(件)。馆藏的殷墟甲骨、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极为珍贵,外文善本中最早版本为1473年至1477年间印刷的欧洲“摇篮本”。数字资源1603TB,自建资源1102TB,外购数据库255个,充分起到传承文明,散播知识,为国家决策提供助力的作用。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

国图: 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
一堵书房
花中有道
《弄墨》:笔墨之间滋味长
建设“儿童数字阅读公益生态”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