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工匠精神”,人们就想到德国、日本。实际上,中国也曾盛产“工匠精神”。历史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令世界无比羡慕和叹服。可以说,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匠品出口国、匠人层出国。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产品市场还处于“短缺时代”,人们对产品数量和规模的关注,远远高于对产品结构和质量的关注。今天,我们的产品供应已出现过剩,世界经济竞争也早已变成品质和品牌的竞争。这样的形势下,必须通过供给侧改革,改善产品供给结构,提高质量与效率。这个“由粗到精”、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是一个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过程。
“工匠精神”的回归,不是喊两嗓子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不断进行培育和涵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培育工匠精神重在转变观念。“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想观念,理当顺应时代而变。
现实生活中,重管理轻技术、重学历轻技能的错误认识,要彻底加以扭转。在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技师的工资普遍比本科毕业生、甚至比大学教师的工资还要高,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同样是“家族的骄傲”,这值得我们反思。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提升其社会认可度,不断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等,都是培育大国工匠的应然之举。
培育工匠精神,还需营造“匠心文化”。工匠精神既指向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也关乎一个国家的工业文明。今天,我们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关键是提升人的创造力和专注性。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在全社会营造和确立一种推崇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的“匠心文化”。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应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不仅从工作责任上形成职业自豪,还要在价值取向上追求“匠心价值”。就像那些民间的“九佬十八匠”,毕生秉持一种从容淡泊、精益求精、永不放弃的“匠心”。
应该看到,德国、日本也曾经历过粗放制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完成了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推动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
可见,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国富民的过程。这启示我们,建构崇尚品质、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文化氛围,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我们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必会再现匠人、品牌、百年老店层出的盛况,这种回归的过程,与复兴之路同频。
(据《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