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1月18日 星期一

礼貌用语的教与学

林 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1月18日   第 08 版)

  在教德国留学生汉语时,曾经遇到这么件事:我教了礼貌用语“请”字以后, 德国学生们马上兴致勃勃地开始造句:“服务员,一瓶啤酒, 请!”“两斤苹果,请!”

  我知道,在德语中“请”字出现频率颇高,人们在日常对话中也是“请”字不离口,尤其是在购物、点餐的时候。但汉语中“请”的用法和外语中不一样。我告诉学生:在汉语中,应该说“服务员,请给我一瓶啤酒!”“请给我两斤苹果!”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一上课,这些德国学生就告诉我,他们昨天下课后进行了社会调查。没有听到中国人使用“请”字,也没有听到我昨天给出的这两个例句。我大为惊讶地问他们去哪里调查了,他们说是分组调查,有的在水果摊,有的在饭店。我虽然知道德国学生的一贯学习方式是社会调查,但真没有想到这些才到中国3天的德国青年就开始以这种方式学习了。

  留学生们还直截了当地问我:“老师,您买苹果时也用‘请’吗?”

  留学生们的话令我深思。细想起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较少使用礼貌用语。而来华学习的外国学生不仅要从教材中、课堂上学习汉语言,更会从社会上的人群中去听、去模仿汉语。如果礼貌用语只停留在教材里、课堂上,那怎么能让这些外国学生学到我们礼仪之邦的文明谈吐呢?

  于是,我一方面在课堂上介绍更多的礼貌用语,如“麻烦您给我一瓶啤酒”、“麻烦您称两斤苹果”。告诉留学生们,其实汉语中还有很多的礼貌用语并没有包括在教材里,但如果你深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仔细去听就可以听到。比如问路时既可以用“请问”开始,也可以先说“不好意思”,或者如上海人那样,问路前喜欢先说“谢谢你”等等。另一方面我也不断地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使用礼貌用语。

  不久后的一天,我在跟门卫用“你好”互相打招呼并礼貌地寒暄了几句后正要进教学楼,一个我不认识的留学生走过来说:“老师,我听到你们刚才的对话了,真的和我们教材上的一样!”

  这再次说明,礼貌用语的教与学,是从生活习惯中点点滴滴地培养起来的。对外汉语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外国来华留学生接触中国人的窗口,更应该以身作则,不论课内课外都坚持使用礼貌用语,因为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往往是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直接的模仿对象。

  (本文作者系同济大学对外汉语教师)

礼貌用语的教与学
两岸词汇存差异 对照交流增意趣
“我太喜欢中国了”
跟着中文歌学中文
中国是我们的榜样
多种形式学习乐趣多(点点滴滴)
留学中国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